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轨迹与轨迹方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轨迹与轨迹方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100分)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 A3,1,B−1,3,若点 C 满足 OC=αOA+βOB,其中 α,β∈R,且 α+β=1,则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A. 3x+2y−11=0B. x−12−y−12=5
C. 2x−y=0D. x+2y−5=0
2. 平面内一点 M 到两定点 F1−4,0,F24,0 的距离之和等于 8,则点 M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圆C. 直线D. 线段
3. 设 A 为圆 x−12+y2=1 上动点,PA 是圆的切线,且 ∣PA∣=1,则 P 点的轨迹方程为
A. x−12+y2=4B. x−12+y2=2
C. y2=2xD. y2=−2x
4. 动点 P 到点 A8,0 的距离是到点 B2,0 的距离的 2 倍,那么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A. x2+y2=32B. x2+y2=16
C. x−12+y2=16D. x2+y−12=16
5. 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P 是侧面 BB1C1C 内一动点,若 P 到直线 BC 与直线 C1D1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所在曲线是
A. 直线B. 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
6. 设曲线 C 到两坐标轴距离之积为 1 的点的轨迹,那么曲线 C 的方程是
A. xy=1B. xy=−1C. ∣xy∣=1D. ∣x∣+∣y∣=1
7. 已知 l1 和 l2 是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为 A,动点 B,C 分别在 l1 和 l2 上,且 BC=32,则过 A,B,C 三点的动圆所形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A. 18πB. 16πC. 8πD. 6π
8. 点 P4,−2 与圆 x2+y2=4 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22+y+12=1B. x−22+y+12=4
C. x+42+y−22=4D. x+22+y−12=1
9. 点 P4,−2 与圆 x2+y2=4 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22+y+12=1B. x−22+y+12=4
C. x+42+y−22=4D. x+22+y−12=1
10. 一动圆与直线 x=−1 相切且始终过点 1,0,动圆的圆心的轨迹为曲线 C,那么曲线 C 上的点到直线 x=−1 的距离与到直线 x+y+4=0 的距离和的最小值为
A. 2B. 522C. 423D. 22
11. 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作直线与此抛物线相交于两点 P 和 Q,那么线段 PQ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y2=2x−1B. y2=2x−2C. y2=−2x+1D. y2=−2x+2
12. 已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 O0,0,A1,0,B1,1,C0,1,点 D,E 分别在线段 OC,AB 上运动,且 OD=BE,设 AD 与 OE 交于点 G,则点 G 的轨迹方程是
A. y=x1−x0≤x≤1B. x=y1−y0≤y≤1
C. y=x20≤x≤1D. y=1−x20≤x≤1
13. 已知圆 F1:x+22+y2=36,定点 F22,0,A 是圆 F1 上的一动点,线段 F2A 的垂直平分线交半径 F1A 于 P 点,则 P 点的轨迹 C 的方程是
A. x24+y23=1B. x29+y25=1C. x23+y24=1D. x25+y29=1
14. 在 △ABC 中,已知 A−1,0,C1,0.若 a>b>c,且满足 2sinB=sinA+sinC,则顶点 B 的轨迹的方程是
A. x24+y23=1x0
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动点 Mx,y,满足 x−32+y2+x+32+y2=6,则动点 M 的轨迹是
A. 直线B. 线段C. 圆D. 椭圆
16.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 在面 ABCD 上运动,且满足 EB=ED1,则点 E 的轨迹是
A. 抛物线B. 直线C. 椭圆D. 双曲线
17. 如图所示,在三角形 ABC 中,AD⊥BC,AD=1,BC=4,点 E 为 AC 的中点,DC⋅BE=152,则 AB 的长度为
A. 2B. 32C. 2D. 3
18. 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P 为底面 ABCD 上的动点,PE⊥A1C 于 E,且 PA=PE,则点 P 的轨迹是
A. 线段B. 圆弧
C. 椭圆的一部分D. 抛物线的一部分
19. 实数 m 满足 m+1mb>0,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曲线 C 关于 y 轴对称;
②过平面内任意一点 M,恰好可以作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与曲线 C 都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存在唯一的一组实数 a,b,使得曲线 C 上的点到坐标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1;
④存在无数个点 M,使得过点 M 可以作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与曲线 C 都恰有三个公共点.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
26. 已知动点 M 和 A1,1,B2,0 两点,若 MA⋅MB=2,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27. 当点 A 在曲线 y=x2+3 上运动时,连接点 A 与定点 B6,0,求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28. 直线 l 过曲线 C:y=18x2 的焦点 F,并与曲线 C 交于 Ax1,y1,Bx2,y2 两点.
(1)求证:x1x2=−16;
(2)曲线 C 分别在点 A,B 处的切线(与 C 只有一个公共点,且 C 在其一侧的直线)交于点 M,求点 M 的轨迹.
29. 已知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 −1,0,1,0,直线 AM,BM 相交于点 M,且直线 BM 的斜率与直线 AM 的斜率的差是 2.
(1)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C;
(2)若直线 l:x−y=0 与曲线 C 交于 P,Q 两点,求 △APQ 的面积.
30. 已知点 P 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 P 到直线 x=−p2−1(p 是正常数)的距离为 d1,到点 Fp2,0 的距离为 d2,且 d1−d2=1.
(1)求动点 P 所在曲线 C 的方程;
(2)直线 l 过点 F 且与曲线 C 交于不同两点 A,B,分别过点 A,B 作直线 l1:x=−p2 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 M,N.记 S1=S△FAM,S2=S△FMN,S3=S△FBN(A,B,M,N 是(2)中的点),λ=S22S1S3,求 λ 的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 D【解析】解法一:由向量的直线方程可得点 C 的轨迹是过 A,B 两点的直线,故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x+2y−5=0 .
解法二:设 OC=x,y,由已知 OA=3,1,OB=−1,3,
所以 αOC+βOB=3α−β,α+3β,
所以 x,y=3α−β,α+3β,
所以 x=3α−β,y=α+3β,
又 α+β=1,x+2y−5=0,
故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x+2y−5=0 .
2. D
3. B【解析】提示:由勾股定理可得 P 到圆心 1,0 的距离为 2.
4. B【解析】设 Px,y,根据题意,有 4x−22+y2=x−82+y2,
化简,得 x2+y2=16.
5. D
6. C
7. A【解析】提示:因为 AB⊥AC,所以过 A,B,C 三点的圆的圆心为 BC 的中点,所以动圆的圆心到 A 点的距离为 12BC=322,又动圆的半径为 12BC=322,所以动圆形成的区域是以 A 为圆心,32 为半径的圆.
8. A【解析】设圆上任意一点为 x1,y1,中点为 x,y,
则 x=x1+42,y=y1−22, 即 x1=2x−4,y1=2y+2.
代入 x2+y2=4 得 2x−42+2y+22=4,
化简得 x−22+y+12=1.
9. A【解析】设圆上任一点的坐标为 x0,y0,
则 x02+y02=4,连线中点的坐标为 x,y,
则 2x=x0+4,2y=y0−2⇒x0=2x−4,y0=2y+2, 代入 x02+y02=4 中,得 x−22+y+12=1.
10. B
【解析】设动圆的圆心为 Mx,y,由题意知 ∣x+1∣=x−12+y2,即 y2=4x,所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y2=4x,由此可知抛物线的焦点为 F1,0,准线为 x=−1,设曲线 C 上的点为 P,点 P 到直线 x=−1 的距离为 d1,到直线 x+y+4=0 的距离为 d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d1=∣PF∣,所以 d1+d2=∣PF∣+d2,要使 d1+d2 最小,只需 P 、 F 与 P 在直线 x+y+4=0 上的垂足 Q 共线即可,所以 d1+d2min=∣1+4∣2=522.
11. B【解析】(排除法)由已知可知轨迹曲线的顶点为 1,0,开口向右,由此排除答案(A),(C),(D),所以选B.
另解:(直接法)设过焦点的直线 y=kx−1,则 y=kx−1,y2=4x,
消 y 得 k2x2−2k2+2x+k2=0,中点坐标有 x=x1+x22=k2+2k2,y=kk2+2k2−1=2k,
消 k 得 y2=2x−2,
故选B.
12. A【解析】设 Gx,y,OD=BE=a0≤a≤1,则 D0,a,E1,1−a.OE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y=1−ax,AD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x+y−a=0,所以 x=a,y=a−a2.,故 G 点的轨迹方程为 y=x1−x0≤x≤1.
13. B【解析】连接 F2P,则 F2P=PA,
因为 F2P+F1P=PA+F1P=F1A=6>F1F2=4,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点 P 的轨迹为以点 F1,F2 为焦点,长轴为 6 的椭圆,
所以 2a=6,即 a=3,又因为焦点为 2,0,即 c=2,
所以 b2=a2−c2=9−4=5,
故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x29+y25=1.
14. A
15. B
【解析】设点 F13,0,F2−3,0,
因为动点 Mx,y 满足 x−32+y2+x+32+y2=6,
所以 MF1+MF2=6,
又 FF2=6,
所以 MF1+MF2=F1F2,
所以动点 M 的轨迹是线段.
故选:B.
16. B
17. C【解析】以 D 为原点,分别以 BC,AD 所在直线为 x,y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 BD=x,CD=4−x,则:D0,0,A0,−1,B−x,0,C4−x,0,E4−x2,−12;
所以 DC=4−x,0,BE=4+x2,−12;
所以 DC⋅BE=16−x22+0=152;
因为 x>0,所以解得 x=1;
所以 B−1,0,又 A0,−1;
所以 ∣AB∣=1+1=2.
18. A
19. C【解析】依题意,记点 F1−m−1m,−m−1m,F2m+1m,m+1m,N1−102,102,N2102,−102,则 42≤F1F2=22m+1m∣F1F2∣>0,因此动点 Mx,y 的轨迹是以 F1,F2(其中点 F1,F2 位于直线 y=x 上)为焦点的椭圆,其中长轴长为 122 、短轴端点 B1x1,−x1,B2x2,−x2(其中 x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专题讲解——轨迹方程问题含解析,共53页。
这是一份专题26 求动点轨迹方程 微点7 求动点轨迹方程综合训练及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16轨迹方程的求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参数法求轨迹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