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树影pósuō(),枝条柔 màn(),花色由白及粉至 fēi()红,状如团扇,故名合欢。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美国公布了一份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 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
    “春运是一项系统工程,”刘铁男说,“ 公安和交通部门要采取联动措施,尽量减少高速公路封闭。”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 D.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名著阅读。(6 分)
    ⑴鲁迅的散文集《 》共收入 10 篇作品, 其中有揭露庸医误人的
    《 》;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等。(2 分)
    ⑵“八年以来他都在埋头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他告诉我,再过八年他毫无疑问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供给长官的花园足量的阳光。”
    ①以上情景是格列佛在拉格多科学院的见闻,他在科学院还有哪些见闻?(至少写两个)(2 分)
    ②对这些科学院学者的行为你有何评价?(2 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学校开展了“诗人与物候”主题活动。
    ⑴活动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他摘录了下来。请 你帮他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4 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探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物候规律。(2 分)
    ⑶古代诗人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可现代人却离青山绿水越来越遥远, 请你创作一则广告词唤起人们对青山绿水的关注。(2 分)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㈡阅读《楚庄王欲伐陈》,回答 8~11 题。(14 分)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
    城郭高,沟壑深,畜(同“蓄”)积多,其国宁也。”宁国:“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畜积多,畜积多则也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⑵与“兴兵伐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渤海之.尾B.君将哀而生之.乎 C.吾妻之.美我者 D.辍耕之.垄上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 分) 赋敛重则民怨上矣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
    ⑵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试联系《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做分析。(2 分)
    ①楚庄王欲伐.陈(

    ②何故.(
    )
    ③赋敛重则民怨上.矣(

    ④遂.取陈焉(

    ㈢阅读《海洋中也有沙漠》,然后完成 12~14 题。(10 分)
    ⑤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水层的屏障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以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甚至使海洋洋流发生变化,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海洋沙漠地带不断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的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别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导致海洋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是海水升温引起的
    和 。(3 分)
    简要说说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
    第④段主要说明海水温度升高致使海洋沙漠面积扩大,而该段中的曲线句主要说明海洋沙漠面积扩大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该划线句是否应该删去?说说理由。(3 分)
    ㈣阅读陈鲁明的《发挥你的“巧实力”》,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美国学者苏姗尼•诺瑟提出,美国在外交战略上要发挥“巧实力”,即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当用硬实力时用硬实力,当用软实力时用软实力,或是同时运用、混合运用,从而实现外交战略的转型。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再到巧实力,人们对实力的认识日益深化,更科学也更全面。其实,“巧实力”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实力,而是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巧妙使用。不仅一个国家的外交有“巧实力”,军事有“巧实力”,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巧实力”,方方面面都可以挖掘“巧实力”,就是看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会不会往这个方向考虑罢了。
    ②“巧实力”,就是不要硬碰硬,要学会四两拨千斤,及时调整方向,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硬碰硬谁都难占多少便宜,聪明人要学会用巧劲儿, 就虚避实,不和你对面硬冲突,以巧取胜。二战时,法国耗巨资修建了一个著名的马其诺防线,据说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要是硬攻,肯定损失惨重,旷日持久,两败俱伤。 德国人干脆避开马其诺防线,绕了一个大圈子,直接来到马其诺防线的后方,几乎毫不费力就攻占了法国,而置马其诺防线于无用。这是作战中的巧实力。
    ③发挥“巧实力”,就是要善于藏拙,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聪明的人,就是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不求全面突破,争取局部优势,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成功。春秋战国时,秦强赵弱,秦王要用十五个城市来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明知秦王是在欺诈,却不敢不答应。比较起来,赵国的硬实力、软实力都远不如秦国,但赵国有智勇双全善于审时度势的大臣蔺相如,充分信任并大胆使用蔺相如,这就是赵国的“巧实力”。果然,蔺相如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大智大勇,折冲樽俎, 既避免了两国的交战,又保全了赵国的尊严,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完璧归赵,成为历史美谈。这是外交的巧实力。
    ④发挥“巧实力”,就是要争取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干自己最擅长的事。NBA 的火箭队,因为有姚明这个超级中锋,最擅长的就是打阵地战,一板一眼地按战术来进行, 但缺陷是速度慢,不擅长打快攻,如果和善于快攻的球队打,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把速度降下来,以保证姚明有充沛的体力和对手周旋。相反,如果他们跟着对方的速度跑,以快对快,那就把姚明荒废了,而这样的比赛,火箭队必输无疑。运动场上也要讲究巧实力。
    ⑤发挥“巧实力”,就是要善于寻求对方的破绽,在对手最薄弱的环节上下手,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赤壁之战,孙刘 20 万联军的实力远逊于 80 万曹军的实力,他们就想方设法在“巧实力”上下工夫。不善水战是曹军最大的软肋,他们就在这个环节上大做文章,先是草船借箭,干扰曹军,接着是派庞统去实施连环计,又利用蒋干盗书, 将计就计,用反间计杀掉曹军最精通水战的大将蔡瑁,最后利用火攻,一举破曹,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确,“巧实力”的发挥,使这一仗赢得异常轻松。
    请再举出一例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4 分)
    ㈤阅读余秋雨的《闲读梧桐》,回答 18—21 题。(20 分)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 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②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 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 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 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③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 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 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
    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 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在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 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④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 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 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⑤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⑥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 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⑦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落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 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⑧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 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 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 。(4 分)
    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6 分)
    从修辞的角度: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3 分)
    从含义的角度: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3 分)
    本文写的是梧桐,为什么要插叙外祖父的生平,提起那段史无前例的、风雨如晦的 岁月?(6 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婆娑曼绯(4 分)2.B (2 分)3.C(2 分)
    6 . ⑴“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2 分)“燕”是春的使者,一般不轻易更换做巢地点,给人感觉如守约的老朋友,是亲情、友情的象征。(2 分)
    ⑵春天来了,大地回暖,气温开始上升。(2 分)
    ⑶爱青山绿水,爱蓝天白云,让生命在爱中充满活力;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保 护碧水蓝天,共建美好家园。(2 分)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⑴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2 分)
    ⑵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 分)
    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2 分)
    译文: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楚国的大臣说:“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17. 齐鲁长勺之中中,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击鼓进军,利用“彼竭我盈”的有利战机,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外祖父一生献身教育,忠心为国,却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饮恨自尽。(2 分)这就与梧桐经过一夜狂风之后凋零了满树的生命,留存一身傲骨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 分)从而突出了梧桐宁静虚空和从容淡泊的形象,
    启示人们以自然之心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2 分)
    ①要学会拥有梧桐一样的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的淡泊与大度。
    ②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与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作斗争。③“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 充满活力。④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生活。(写两点即可,每点 2 分)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4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0):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0),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