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648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648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648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力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 、听力部分(15 分) (一)请仔细听朗读两遍,用简略的话写出寓意。(4 分)
(二)请仔细听甲、乙两段选文两遍,写出问题答案(6 分) 1、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有共同点,从感觉上看,共同点是;( )(多选)(2 分) A.从触觉角度写 B.从听觉角度写C.从嗅觉角度写 D.从视觉角度写 2、甲段文字描绘春风的特点是(用两个字概括):(2 分)
3、乙段文字描绘海风的特点是(用两个字概括);(2 分)
(三)请仔细听朗读两遍,写出问题的答案 (5 分) 请补写结尾处詹姆斯先生说的话 二、积累和运用。(35 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骸.骨(hái) 葱茏.(lóng) 轻盈.(yíng) 匀称.(chèng)征兆.(zào) 哀号.(háo) 喑.哑(yīn) 静谧.(mì)宽恕.(shù) 赏赐.(cì) 呈.报(chéng) 澄澈(chéng) 诀.别(jué) 匿笑(nì) 虐.杀(nuè) 缥缈.(miáo) 5.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海枯石烂 资态万千 弱肉强食 历历在目 夜色苍茫 惊慌失措 遥遥在望 形影不离 断枝残腿 昂首挺立 恍然大悟 随声附和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一页孤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周末逛街,爸妈进重百超市购物,我到书店买书,各.得.其.所.。
一艘阿拉伯巨型油轮在索马里亚丁湾遭海盗劫持,这个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C.元旦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D.小刚进入了初中,妈妈告诉他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 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 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 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 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 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2) 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 (3) 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4) 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8.名著阅读(4分〉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寒假,这是课外读书的大好时机。下面提供了五部名著,请你从中选择 一部喜欢的名著向朋友推荐并说明你推荐的理由。(3分)《伊索寓言》 《昆虫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 《泰戈尔诗选》 《冰心散文集》所选名著: 推荐的理由:
仿照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 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10.综合性学习活动。(7 分)材料:“5.12”汶川大地震后,重庆市以各种方式开展支援灾区行动,随着寒冬临近,灾区的小伙伴更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为培养青少年互助友爱的高尚情操,弘扬扶贫济困 的传统美德,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这项活动并在各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向灾区小伙伴 送温暖主题班会(1)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2 分)
(2) 请你围绕这次班会活动的主题,设计两种活动方式。(活动要有可操作性)(3 分)① ② (3) “寄一张贺卡,献一份爱心”请你写一句对小伙伴新年的祈福和祝愿的话。(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古诗文积累:(共 9 分,每空 1 分) 按课文原句填空:(1) 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 《浣溪沙》一词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的诗句是: , 。 ( 5 ) 杜牧在《 泊秦淮》 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 只顾自己享乐的语句是: , 。( 6 ) 朱熹的《 观书有感》 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 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5 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是 朝的 组织人编写的,这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3 分) 13、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 分)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元方时.年七岁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故时.有物外之趣
C、 期.日中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与人期.行 人不知.而不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3 分)
亲爱的同学们,雪花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礼物,它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雪的诗词,请写出完整的一句描写雪的古诗。(2 分) , 。四.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完成 17-20 题(13 分)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 年 2 月 16 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 精致的瓷罐。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请她们出示请柬,她们没有。 “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安东尼说。 “为什么?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露西,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决定把自己储蓄罐里的所有钱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安东尼解释说。“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 但是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 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了安东尼。安东尼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
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个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安东尼向老头敬了个礼: “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 300 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 800 万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 30 美元 25 美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本文写一个什么故事?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3 分) 第一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不邀而至的小露西为什么会以 30 美元零 25 美分获得本次慈善会的主角?(3 分) 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的理解。(4 分) (二)阅读《那个孩子》,完成 21——25 题。(17 分) 那个孩子朱 萍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 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 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 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 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
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茶倒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 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 4 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 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 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 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
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 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 年 4 月版有删 改) 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①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 ②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 ③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④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2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简要回答(2 分)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4 分) 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 下面。(4 分) 四.作文(55 分) 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 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
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 600 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