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解答题专练之立体几何解析版第1页
    解答题专练之立体几何解析版第2页
    解答题专练之立体几何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解答题专练之立体几何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解答题专练之立体几何解析版,共11页。
    (1)若BM⊥CD,证明:BM∥平面PAD;
    (2)若PA=PD=AD=2,且PA∥平面BMD,求直线PC与平面BM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取CD的中点N,连接MN和BN,
    因为AB∥CD,CD=2AB,且N为CD的中点,
    所以AB∥DN且AB=DN,
    所以四边形ABND为平行四边形,则BN∥AD。
    又CD⊥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CD⊥AD,因为BN∥AD,所以CD⊥BN。
    又因为CD⊥BM,BN∩BM=B,
    所以CD⊥平面BMN。
    又因为CD⊥平面PAD,所以平面BMN∥平面PAD,
    因为BM⊂平面BMN,所以BM∥平面PAD。
    (2)取AD的中点O,作OQ∥AB交BC于Q,连接PO,
    因为PA=PD,所以PO⊥AD,
    因为CD⊥平面PAD,PO⊂平面PAD,
    所以CD⊥PO,
    又CD∩AD=D,所以PO⊥平面ABCD。
    因为CD⊥AD,OQ∥AB∥CD,所以OQ⊥AD。
    以O为原点,OA,OQ,O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A(1,0,0),D(-1,0,0),B(1,1,0),
    C(-1,2,0),P(0,0,eq \r(3)),
    所以eq \(PA,\s\up15(→))=(1,0,-eq \r(3)),eq \(DB,\s\up15(→))=(2,1,0)。
    设平面BMD的法向量为n=(x,y,z),
    由PA∥平面BMD,
    得eq \b\lc\{\rc\ (\a\vs4\al\c1(\(PA,\s\up15(→))·n=x-\r(3)z=0,,\(DB,\s\up15(→))·n=2x+y=0,))
    取x=eq \r(3),
    则y=-2eq \r(3),z=1,n=(eq \r(3),-2eq \r(3),1)。
    因为eq \(PC,\s\up15(→))=(-1,2,-eq \r(3)),
    所以cs〈n,eq \(PC,\s\up15(→))〉=eq \f(n·\(PC,\s\up15(→)),|n||\(PC,\s\up15(→))|)=-eq \f(3\r(6),8)。
    因此,直线PC和平面BM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eq \f(3\r(6),8)。
    2. (2021·四川高三第二次监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梯形,∠ABC=90°,BC∥AD,BC=2AD,平面PBC⊥平面ABCD,PB=PC=2,DP=DC=eq \r(3),E为PB的中点。
    (1)证明:AE⊥PC;
    (2)求二面角B­PA­D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取PC中点F,连接DF和EF,
    则EF∥BC,且BC=2EF。
    又由BC∥AD,BC=2AD,所以AD∥EF,AD=EF,
    即四边形ADF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E∥DF,
    因为DP=DC,所以DF⊥PC,
    因此AE⊥PC。
    (2)由已知,平面ABCD⊥平面PBC,
    平面ABCD∩平面PBC=BC,∠ABC=90°,
    AB⊂平面ABCD,
    所以AB⊥平面PBC,所以AB⊥PC,
    由(1)知AE⊥PC,且AB∩AE=A,
    所以PC⊥平面PAB,PC⊥PB,
    因为PB=PC=2,所以BC=2eq \r(2),AD=eq \r(2),
    取BC的中点O,连接OD,OP,
    可得OD,OC,OP两两相互垂直。
    以OD,OC,O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DP=DC=eq \r(3),可得OD=1,
    所以B(0,-eq \r(2),0),A(1,-eq \r(2),0),D(1,0,0),P(0,0,eq \r(2)),C(0,eq \r(2),0),
    可得eq \(AB,\s\up15(→))=(-1,0,0),eq \(AP,\s\up15(→))=(-1,eq \r(2),eq \r(2)),
    eq \(AD,\s\up15(→))=(0,eq \r(2),0),
    设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eq \b\lc\{\rc\ (\a\vs4\al\c1(n·\(AP,\s\up15(→))=0,,n·\(AD,\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x+\r(2)y+\r(2)z=0,,\r(2)y=0,))
    令z=1,可得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n=(eq \r(2),0,1),
    易知eq \(PC,\s\up15(→))=(0,eq \r(2),-eq \r(2))为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s 〈n,eq \(PC,\s\up15(→))〉=eq \f(-\r(2),\r(3)×2)=-eq \f(\r(6),6)。
    设二面角B­PA­D的平面角为θ,
    则sin θ=eq \r(1-cs 2〈n,\(PC,\s\up15(→))\(〉,\s\up15( )) )=eq \f(\r(30),6),
    故二面角B­PA­D的正弦值为eq \f(\r(30),6)。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的展开图中,点P分别对应点P1,P2,P3,P4,已知A,D均在线段P1P3上,且P1P3⊥P2C,P1P3∩P2C=D,四边形ABCP2为等腰梯形,AB∥CP2,AB=eq \f(1,2)BC=eq \f(1,3)CP2。
    (1)若M为线段BC的中点,证明:BC⊥平面PDM。
    (2)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解 (1)证明:由P1P3⊥P2C,P1P3∩P2C=D,可知PD,AD,CD两两相互垂直。
    因为AD∩CD=D,所以PD⊥平面ABCD,则PD⊥BC。
    连接BD,取CD的中点E,连接BE,
    因为AB=eq \f(1,2)BC=eq \f(1,3)CP2,
    所以BC=CD,BE=AD=eq \r(3)CE,
    所以∠BCD=60°,
    从而△BCD为正三角形,
    又因为M为BC的中点,
    所以DM⊥BC。
    又因为PD∩DM=D,PD,DM⊂平面PDM,
    所以BC⊥平面PDM。
    (2)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eq \(DA,\s\up15(→)),eq \(DC,\s\up15(→)),eq \(DP,\s\up15(→))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AB=1,则D(0,0,0),A(eq \r(3),0,0),B(eq \r(3),1,0),C(0,2,0),P(0,0,1),
    从而eq \(PB,\s\up15(→))=(eq \r(3),1,-1),eq \(BC,\s\up15(→))=(-eq \r(3),1,0),eq \(AB,\s\up15(→))=(0,1,0)。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n=(x,y,z),
    则eq \b\lc\{\rc\ (\a\vs4\al\c1(n·\(PB,\s\up15(→))=0,,n·\(BC,\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r(3)x+y-z=0,,-\r(3)x+y=0,))
    令x=1,得n=(1,eq \r(3),2eq \r(3))。
    设平面PAB的法向量m=(x1,y1,z1),
    则eq \b\lc\{\rc\ (\a\vs4\al\c1(m·\(PB,\s\up15(→))=0,,m·\(AB,\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r(3)x1+y1-z1=0,,y1=0,))
    取x1=1,得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m=(1,0,eq \r(3)),
    所以cs〈m,n〉=eq \f(m·n,|m||n|)=eq \f(1+6,2×4)=eq \f(7,8),
    由图可知二面角A­PB­C为钝角,
    故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eq \f(7,8)。
    4. (2021·江苏盐城高三模拟)如图,在五面体ABCDFE中,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平面ABEF⊥平面CDFE,CD∥EF,DF⊥EF,EF=2CD=2。
    (1)若DF=2,求二面角A­CE­F的正弦值;
    (2)若平面ACF⊥平面BCE,求DF的长。
    解 (1)因为平面ABEF⊥平面CDFE,平面ABEF∩平面CDFE=EF,DF⊥EF,DF⊂平面CDFE,
    所以DF⊥平面ABEF,
    所以DF⊥AF。
    又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则AF⊥EF。以F为原点,FA,FE,FD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Fxyz。
    则F(0,0,0),A(2,0,0),E(0,2,0),C(0,1,2),
    则eq \(EA,\s\up15(→))=(2,-2,0),eq \(EC,\s\up15(→))=(0,-1,2),
    设平面ACE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
    则eq \b\lc\{\rc\ (\a\vs4\al\c1(m·\(EA,\s\up15(→))=0,,m·\(EC,\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2x-2y=0,,-y+2z=0,))
    不妨取z=1,则x=y=2,所以m=(2,2,1)。
    易知eq \(FA,\s\up15(→))=(2,0,0)为平面CEF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cs〈m,eq \(FA,\s\up15(→))〉=eq \f(m·\(FA,\s\up15(→)),|m||\(FA,\s\up15(→))\(|,\s\up15( )) )=eq \f(2,3)。
    所以二面角A­CE­F的正弦值为eq \r(1-\b\lc\(\rc\)(\a\vs4\al\c1(\f(2,3)))2)=eq \f(\r(5),3)。
    (2)设DF=t(t>0),则C(0,1,t),
    所以eq \(EB,\s\up15(→))=(2,0,0),eq \(EC,\s\up15(→))=(0,-1,t),
    eq \(FA,\s\up15(→))=(2,0,0),eq \(FC,\s\up15(→))=(0,1,t),
    设平面BCE的一个法向量为n=(a,b,c),
    则eq \b\lc\{\rc\ (\a\vs4\al\c1(n·\(EB,\s\up15(→))=0,,n·\(EC,\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2a=0,,-b+ct=0,))
    不妨令c=1,则b=t,所以n=(0,t,1)。
    设平面ACF的一个法向量为s=(p,q,r),
    则eq \b\lc\{\rc\ (\a\vs4\al\c1(s·\(FA,\s\up15(→))=0,,s·\(FC,\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2p=0,,q+rt=0,))
    不妨取r=1,则q=-t,得s=(0,-t,1),
    因为平面ACF⊥平面BCE,
    所以n·s=0,即-t2+1=0,得t=1,
    即DF=1。
    5. (2021·江西吉安高三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AB=AD=2,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eq \f(π,3),PA⊥平面ABCD,E,M分别为BC,PD的中点,点F在棱PC上。
    (1)证明:平面AEF⊥平面PAD;
    (2)若二面角P­AF­E的余弦值为-eq \f(\r(15),5),求直线AM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
    AE⊂平面ABCD,
    所以PA⊥AE。
    又因为AB=AD,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eq \f(π,3),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
    又因为AD∥BC,所以AE⊥AD,
    因为PA∩AD=A,所以AE⊥平面PAD,
    又AE⊂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平面PAD。
    (2)以A为原点,AE,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P(0,0,2),E(eq \r(3),0,0),C(eq \r(3),1,0),M(0,1,1)。eq \(PC,\s\up15(→))=(eq \r(3),1,-2)。
    设eq \(PF,\s\up15(→))=λeq \(PC,\s\up15(→))(0≤λ≤1),
    则F(eq \r(3)λ,λ,2-2λ)。
    设平面PAF即平面PAC的法向量为n1,
    eq \(AP,\s\up15(→))=(0,0,2),eq \(AC,\s\up15(→))=(eq \r(3),1,0),
    由n1·eq \(AP,\s\up15(→))=0,n1·eq \(AC,\s\up15(→))=0,
    可取n1=(1,-eq \r(3),0)。
    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n2。
    eq \(AE,\s\up15(→))=(eq \r(3),0,0),eq \(AF,\s\up15(→))=(eq \r(3)λ,λ,2-2λ)。
    由n2·eq \(AE,\s\up15(→))=0,n2·eq \(AF,\s\up15(→))=0,
    可取n2=(0,2λ-2,λ)。
    |cs〈n1,n2〉|=eq \f(|n1·n2|,|n1||n2|)=eq \f(2\r(3)1-λ,2\r(4λ-12+λ2))=eq \f(\r(15),5),解得λ=eq \f(1,2),
    所以n2=eq \b\lc\(\rc\)(\a\vs4\al\c1(0,-1,\f(1,2)))。eq \(AM,\s\up15(→))=(0,1,1),
    设AM与平面AEF所成角为θ,
    则sin θ=|cs〈eq \(AM,\s\up15(→)),n2〉|=eq \f(|\(AM,\s\up15(→))·n2|,|\(AM,\s\up15(→))||n2|)=eq \f(\f(1,2),\f(\r(5),2)×\r(2))=eq \f(\r(10),10)。
    所以直线AM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eq \f(\r(10),10)。
    6. (2021·安徽六校联考)如图,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底面四边形ABCD为菱形,AA1=A1B1=eq \f(1,2)AB=1,∠ABC=60°,AA1⊥平面ABCD。
    (1)若点M是AD的中点,求证:C1M⊥A1C;
    (2)棱B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二面角E­AD1­D的余弦值为eq \f(1,3)?若存在,求线段C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取BC中点Q,连接AQ,AC,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B=BC,
    因为∠ABC=60°,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Q为BC的中点,所以AQ⊥BC,
    因为AD∥BC,所以AQ⊥AD,
    由于AA1⊥平面ABCD,所以以A为原点,以AQ,AD,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如图所示。
    则A(0,0,0),A1(0,0,1),D1(0,1,1),Q(eq \r(3),0,0),C(eq \r(3),1,0),C1eq \b\lc\(\rc\)(\a\vs4\al\c1(\f(\r(3),2),\f(1,2),1)),M(0,1,0),
    eq \(C1M,\s\up15(→))=eq \b\lc\(\rc\)(\a\vs4\al\c1(-\f(\r(3),2),\f(1,2),-1)),eq \(A1C,\s\up15(→))=(eq \r(3),1,-1),
    所以eq \(C1M,\s\up15(→))·eq \(A1C,\s\up15(→))=-eq \f(3,2)+eq \f(1,2)+(-1)2=0,
    所以C1M⊥A1C。
    (2)假设点E存在,设点E的坐标为(eq \r(3),λ,0),其中-1≤λ≤1,
    则eq \(AE,\s\up15(→))=(eq \r(3),λ,0),eq \(AD1,\s\up15(→))=(0,1,1),
    设平面AD1E的法向量为n=(x,y,z),
    则eq \b\lc\{\rc\ (\a\vs4\al\c1(n·\(AE,\s\up15(→))=0,,n·\(AD1,\s\up15(→))=0,))即eq \b\lc\{\rc\ (\a\vs4\al\c1(\r(3)x+λy=0,,y+z=0,))
    取y=-eq \r(3),则x=λ,z=eq \r(3),
    所以n=(λ,-eq \r(3),eq \r(3)),
    易知平面ADD1的一个法向量为m=(1,0,0),
    所以|cs〈m,n〉|=eq \f(|m·n|,|m||n|)=eq \f(|λ|,\r(λ2+6))=eq \f(1,3),
    解得λ=±eq \f(\r(3),2),
    又由于二面角E­AD1­D为锐角,由图可知,点E在线段QC上,所以λ=eq \f(\r(3),2),即CE=1-eq \f(\r(3),2)。
    因此,棱BC上存在一点E,使得二面角E­AD1­D的余弦值为eq \f(1,3),此时CE=1-eq \f(\r(3),2)。

    相关试卷

    解答题专练之数列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答题专练之数列解析版,共7页。

    解答题专练之解三角形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答题专练之解三角形解析版,共7页。

    解答题专练之解析几何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答题专练之解析几何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椭圆C,已知双曲线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