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词别是一家雨霖铃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词别是一家雨霖铃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文本阅读,一法一练——鉴赏诗歌的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暮霭沉沉楚天阔(深厚的样子)
B.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憔悴损(枯萎凋谢)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束)
D.欲寄彩笺兼尺素(书信的代称)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小楼昨夜又东风
B.昨夜西风凋碧树
C.都门帐饮无绪
D.执手相看泪眼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④只是/当时/已/惘然
⑤怎/敌他、/晚来/风急
⑥万里/悲秋/常/作客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
5.下列对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评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此词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B.“寻寻觅觅”,写她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影孤单、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言心情之悲怆,七组叠词创意奇巧。
C.下阕道出词人的心境和物境。她想养好身体,振作一下精神,偏偏遇上“乍暖还寒”的天气;想喝酒解愁,却碰上“晚来风急”。
D.最后的设问句式,以“愁”作答收束全篇,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雨霖铃》,回答6~7题。
6.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写,但却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句的意思是:想到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么遥远,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像今宵旅途中的情况: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晚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用这句话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叹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7.“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几句表现了离人当时怎样的情态?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答:
(二)阅读《声声慢》,回答8~9题。
8.“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几句在写景抒情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
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
三、一法一练——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如《声声慢》一词最明显的语言特色就是叠词的运用,开篇十四个字不仅妙在重叠,强烈传达出愁情;而且还妙在有层次,由浅入深,更详尽地说明其愁情的原因。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
答案
1.C 2.B 3.C 4.B 5.D 6.A
7.①这几句运用了白描手法,细致真挚地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8.①从写景上说,雁南归,冬将至。词人以季节的特点来衬托内心的凄凉。另外,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而自己现在只能眼看着雁儿飞过,却无书可寄,无人可收,更显惆怅。②从抒情上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旧时相识”让词人感受到: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9.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雨烘托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词人听来却像打在自己心上。五代温庭筠的《更漏子》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将景和情糅合在一起,笔更直,情更切。
10.此诗句句都用了叠字。前六句是写环境,突出了清冷、幽寂的特点。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11.“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12.(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示例: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雷雨(节选)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蝶恋花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