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四登高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四登高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档案,猿的叫声悲哀,树叶被风吹得纷纷落下,极恨非常悔恨,不知原因,迷惑怅惘若有所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悦读主题 人生情怀 应用指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 很喜欢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且以为这是世间最富有人生哲理的话了。 读了庞进的《天地苍茫一根骨》,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司马迁,这个英勇而不肯屈服的人哪!从此,文人在我心中的定义又开始模糊:有超然物外的隐士,也有为民请命
的社会良心。可到底哪一种是真正的文人呢?
范仲淹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予亦尝求古文人之心,但大都同于此二者之为:或隐居著书,或不得志而留名;而那些所谓仕途得志的文人,大都没有多大出息。多是出了些大奸大恶、老奸巨猾之人,如秦桧、吴三桂、和珅等等,最大的原因乃是他们没有文人的傲骨,把一辈子都浪费在追名逐利上。此辈者不用说他,前二者中,前者独善其身,后者兼济天下。然细细观来,前者大都是因本身性格不愿为官,轻名薄利而隐居,或因晚年
看破功名而隐居;而后者多是在仕途上努力拼过一把,终因文人的傲骨而得罪权贵,或夹于两党之间而郁郁不得志,故“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或是被贬官某地,励精图治,受一方百姓爱戴,又兼被贬之时写了些留名千古的文章。于是,历史也记住了这些文人,记住了这些为民请命却不得志而造福一方的文人。
杜甫,这个一辈子经历磨难的诗人,“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难怪于他的诗文如此之悲壮,可杜甫的一生正好解答了那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究竟隐居著书,还是为民请命乃真正的文人。
杜甫前半生积极入世,想要兼济天下,却备受排挤,实为妄人。说他是妄人,乃是因为自古以来,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从没有一个长久的得志,这种社会的良心,人人都嫉妒!然而这种妄人,却是社会最需要的人,他得志一时算一时,百姓也就过上一时的好日子。而他后半生却辞官归隐,在战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许许多多时代的悲哀,终于催生出他那凝人血泪的“诗史”。
于是明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面还要加上四个字,乃是“竭力奋斗”也。无论隐居著书,还是为民请命的文人都是真正的文人,只不过是文人的不同阶段而已。 安得广厦千万间,竭力奋斗之后,若达,则自有广厦千万间;若穷,则只需茅草屋一间,保好自己的性命,待到江山易主之时,再图广厦,岂不完满?
二、人物颂歌忧国忧民的漂泊者——杜甫 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中,化为一颗明珠,照耀诗坛。他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后代,成为无价的文化瑰宝。
二、词语解释1.猿啸哀:_______________。2.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3.百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苦恨:________________。5.潦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端:__________。7.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年暮垂老,今义指一百年
古今异义,这里指蹉跎失意,今义一般指生活贫困
青春年华,一般指青年时期
三、名句默写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背景链接《登高》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是杜甫流寓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所作。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受沧桑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大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
《锦瑟》 李商隐因婚娶之事,无意之中被抛入牛李两党倾轧的旋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于是一切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寓托于幽微晦隐的诗篇里,形成了其诗朦胧难解的特点。 《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回忆往事,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怀,遂作此诗,不久病故。
二、主旨领悟《登高》 本诗是诗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诗人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锦瑟》 诗人围绕对自己一生遭际的回顾,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和由此产生的哀怨感伤,痛惜年华流逝而抱负难以实现,反映出在当时社会环境的重重压抑下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痛苦和横遭埋没的悲剧命运。
提示:首联用高度凝练的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风急天高,猿啼悲哀,渚清沙白,飞鸟回翔,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景图,意境雄浑高远。一个“哀”字具有千斤之力,让景有了浓重的感伤色彩。
古代诗歌鉴赏之情感意境型 解读: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指津:(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应用:请你参考本处提示,解答后面的[落实应用板块]中的第9题。
2.说说颔联中“无边”“不尽”的表达效果。提示:颔联描绘了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景色的情状中品味出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伤。
提示:颈联中的“悲”和“独登台”暗合了首联的“哀”,表明了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后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
提示:“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一生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就是人生的艰难。正是这种“苦恨”(人生艰难)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无奈断酒后,悲愁越发难以排遣。
《锦瑟》5.首联中的“无端”用得巧妙,请简析其妙处。提示:“无端”是“没有来由”之意。写此诗时,诗人行将五十。“无端”埋怨锦瑟,何尝不是指自己虚度五十春秋给人凄凉悲怨之感。
提示:(1)“庄生晓梦迷蝴蝶”化用了“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诗人因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不知身在何处,美梦醒来,梦境不再,终致心绪繁乱,怅然若失。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它是一种情境,也可以说是一个梦。 (2)“望帝春心托杜鹃”化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托之于锦瑟之声。
提示: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来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提示:尾联大意是说,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登高》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第三联表达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第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锦瑟》 1.比喻手法的运用 庄生梦蝶,望帝托鹃,两句用典,比喻自己所回忆的往事已成梦幻,远大的抱负不能施展,徒落得一片伤感之心。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达高潮。“沧海月明”“蓝田日暖”比喻自己所追求的美好思想,以“珠有泪”“玉生烟”比喻理想的幻灭。意思即美好的理想,像鲛人的泪珠洒落海中,终成泡影;像玉山上升起的烟霭,随风飘散。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能有如此丰富之内涵、奇丽之联想,实属罕见。
2.借用典故,抒发情怀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一次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觉得自己就真是蝴蝶了;后来梦醒了,又觉得自己是庄周,而不是蝴蝶。这个典故表现了这样的情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这里既是美好的情境,又是虚幻的梦境。“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杜宇,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啼声哀切。这里用这个典故写了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情和难言的怨愤。作者以两个典故比喻自己所回忆的往事已成梦幻,表现诗人无限伤感的心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烘托了诗人凄凉孤寂而沉郁的心境。
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
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背景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档案,雕花的栏杆,丝织的帷幕,熟悉知晓,使凋谢,彩色的信笺,代书信,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不谙离别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图片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档案,没有好心情,何怎么,当忍受,年复一年,可以能够,竟无语凝噎,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晓风残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蜀道难登高,结构图示,漫漫古典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