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67)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67),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积累(共 12 分)
1、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 , ”。
2、《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 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鲁山山行》中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
6、“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二、语言运用(共 10 分)
7、阅读下列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 4 分)
①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②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 bǎi之中 ③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④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⑤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氛围,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⑥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 zhuì其间。
结合语境解释该词语的意思(1 分)
迥然不同
看拼音写汉字(2 分)
青松翠 bǎi()点 zhuì() (3)以上语段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 分)
A、①④②⑤⑥③B、④①⑤②⑥③C、④①⑤②③⑥D、①④⑤②③⑥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真得刮.目.相.看.了。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
取更多的知识。
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 一下子成了朋友。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9、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 20 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 400 次!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
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 30 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
界何时铸剑为犁
①请举一个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逸闻趣事。(1 分)
②请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写封短信,表达自己呼唤和平的愿望(60 字左右)(3 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10、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 选贤与.()能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③ 故.()外户而不闭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 分)
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同”社会选拔管理者的标准是“ ”和“ ”,用现代的话说是 (3 分)
(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描绘的“世外桃源”都有何作用?(1 分)
四、现代文阅读(课内)
11、 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①(A 清醒;B 苏醒;C 醒悟;D 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②(A 次第;B 连续;C 陆续;D 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 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③(A 纷纷;B 刷刷;C 簌簌)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依据语境为文中的三处选择恰当的词语(6 分)
① ② ③
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 分)
(3)
(4)( 3 ) 概 括 什 么 是 物 候 和 物 候 学 , 并 采 集 一 条 农 谚 , 说 明 所 包 含 的 物 候 知 识 ( 6 分 )
(5)
(6)(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 上。(3 分)
① ② ③
(5)第二段说明的对象是()(1 分)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五、现代文阅读(课外)
12、读《呼和浩特市的公主府》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呼和浩特市的公主府
①清和硕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隅,是清朝北部边疆民族融合、安定团结的历史见证。
②17 世纪末的清朝北部边疆并不太平,准噶尔部噶尔丹勾结沙俄发生叛乱。康熙二十七年(公元 l688 年),噶尔丹率军掠侵喀尔喀,喀尔喀部大败,从漠北草原南下寻求清廷庇护。清廷发送归化城的仓米让他们食用,又遣送 一部分人到张家口谋生。这些措施深得喀尔喀部“民心”,康熙三十年(1691 年),出现了“喀尔喀部全部内附” 的局面。
③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为了加强对蒙古的控制,维护边疆的稳定,康熙将自己的六女儿恪靖公主赐嫁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教多布多尔济——成吉思汗第 23 世子孙,并在归化城北为恪靖公主修建了这座颇具气派的公主府。
④公主府是一座占地面积 600 亩、严格按照皇帝品级规格建设的府邸,它就像清廷北部边疆的和平“阵地”,
使得喀尔喀四部一直服从清政府,北部边疆保持了 200 多年的和平
安定局面。正如《公主府志》所说“内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
⑤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街 62 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所在地。
⑥公主府是一座四进五重的宫殿式建筑群落。《清代蒙古史札记》中叙述:“(公主府)府邸初建时,四周圈地东至
麻花板,西至水泉村,北至跑马厂”,可见规律之宏大。历经战乱与破坏,公主府已失去往昔规模,但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中还依稀可以看到公主府 300 年前繁华与兴盛的影子。
⑦未进府门,首先看到的是一面一字型照壁,雄宏高大,据说长 24 米。公主府的照壁下有砖柱 48 根。为什么会这样呢?据当地老人相传,这是为镇压当时内蒙古 48 家王爷而设立。
⑧由照壁向北,通过一片平坦的广场,可见一对汉白玉大石狮雄踞府门两侧,东为雄性西为雌性,相互对望, 神态威严。朱红色的府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偏门。在过去府门是不常开的,一般走偏门,除非公主或有高官显贵出入。
⑨进得门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第一进院,正面有前殿 3 间,据说是“轿厅”,当年用来存放公主大轿。通过月
门可进入东、西跨院。两个跨院各有正房 5 间,可能是府内办事人
员居住的地方。进入第二进院,正面是 5 间较前殿更为高大、壮观的大殿,被称作“议事厅”,是公主当年接待宾客的处所,东、西各有配殿两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第三进院落。进院前,一道优美的蜈蚣墙横立眼前,两边各 开有一个侧门,是供下人出入用的。而公主进院是不走这两个门的,她要从院前左右的“满月门”先进去,然后经过一个风格独特的仪门——垂花门,便进去这第三进院了。这里古树参天,石狮双踞,高高的白石基座上巍然挺 立一座高脊飞檐的大殿,这便是公主的寝殿。据说就连当时的额附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这里的,得经过禀报获得公 主的同意后才可以踏入第三进院。
⑩寝殿内有8 根大圆柱,正中曾高悬一匾额“静宜堂”,寝门上悬“肃娴礼范”匾额,据说两块匾都是康熙皇
帝御笔亲书的,匾额后来在“七七事变”后遗失了。在寝殿后面是禁卫房,类似于今天的警卫室,有 15 间之大。供近卫军和太监们居住。
⑩清和硕恪靖公主府是清代皇室公主府邸中现存营建时间最早、建筑工艺最精、现状保存最好、在大漠南北影 响最深的一座特殊的建筑群组。
(选自《百科知识》2011 年第 l 期,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 分)
从第②③段文字可以看出,公主府是政治联姻的产物。
公主府是第一进院的东西跨院各有府内办事人员居住的 5 间正房。第二进院有 5 问大殿,是“议事厅”。C.公主府是中国北部边疆的和平“阵地”,为北部边疆民族融合、安定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公主府作为宫殿式建筑群落是现存营建时间最早、建筑工艺最精、现状保存最好、在大漠南北影响最深的一座特殊的建筑群组。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 。(4 分)
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据说”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首先看到的是一面一字型照壁,雄宏高大,据.说.长 24 米。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6 分)
篇名: ①《》
作者:黄传惕
选段说明内容: ②
选段说明顺序:③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自石台基 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 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六、写作(共 50 分)
题目:走进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67),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语文综合运用,阅读, 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67),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用下定义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67),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