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在柏林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583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在柏林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5838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在柏林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5838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金色的鱼钩》,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战争给普通民主造成的深重苦难以及人物的悲剧形象。
2.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
二、【导入新课】
1.回顾小说《桥》和《穷人》,并结合交流平台的提示,举例说说读小说时,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预设1: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环境及小说中的人物。
预设2:通过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预设3: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2.引出新课:这两篇课文都刻画的是人物在面临困境或存亡做抉择时闪现出人性的光辉,战争中普通人物又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小小说《在柏林》,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看看从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三、【自主阅读】
1. 自读提示,圈出要求。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导语提示,用笔圈画出学习要求:
(1)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文章结尾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
2.围绕问题,学生自学。
提示:借助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填写学习单。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学生围绕导学中的问题,展开自学,完成自主学习单,组内交流,并准备进行全班汇报。
四、【体会表达】
紧扣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结合前两篇精读课文对于小说文体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作深入的交流与感悟。
1.关注情节,抓住语言、神态等描写,感悟主题表现方法。
(1)当学生找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预设1:老妇人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老妇人柔弱的声音,却盖过了响亮的车轮声,两处声音的对比,凸显了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的悲痛——这是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预设2:战争给老人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妻“疯"子“亡”,自己年事已高,本应安享晚年,但却不得不奔赴前线。
追问:老人是后备役士兵,三个儿子都在战争中死去,妻子“虚弱多病”“神志不清”,他为什么还要“上前线”?他能不去吗?
学生们讨论:不能,年轻力壮的男子已经战死沙场,只能他们去了。如果他们不去,只剩下了妇孺……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2)当学生找到情节冲突的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妻子被小姑娘嘲笑,老人第一次没有吱声,为什么第二次却“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预设1:抓住内容谈体会
面对两个小姑娘的无知,第二次老人才“挺了挺身板”开口,仿佛在叙述着一件“很平常”的事:三个儿子战死,自己还得上战场,相依为命的妻子在疯人院度过残生。老兵那份“平静”,却在众人心中掀起狂澜——这样的悲剧,不正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预设2:关注写法谈体会
小说的情节冲突,陡然从平静的叙述发生波折,老兵忍不住道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前面常规情节的叙述和铺垫在这里显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样的悲剧,不正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2.关注环境,尤其是结尾的巧妙构思,体会表达效果。
出示小说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
(1)引导学生思考:“健壮的男子”都哪里去了?这样的场景是偶然现象吗?
寥寥数语,简短的一句环境描写引出了故事的开始,又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健壮男子都上战场打仗去了。
(2)引发思考:这里的“静”仅仅是环境安静吗?与前面“随即车厢里平静了”的“静”有什么不同?
自主阅读两个部分的情节,进行自我思考,内容补白,小组交流。
预设1:前面的“静”是人们看到老人的威严,受到了震慑,从而不敢出声音。
预设2:结尾处的“静”,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是战争导致家庭失去了儿子,急疯了亲人,还要继续赶赴战场。反思战争的罪恶,反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
【设计意图】学生读小说时,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对一个独特文本“例子”的剖析,走进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去,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表达效果,突出学习重点。
板块四、关注标题,感悟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此时,补充资料,加深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引导学生从文章背景去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普通民众家庭的缩影。
五、【板书设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5 金色的鱼钩教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再回首,皱紧眉头硬咽,老班长舍己为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 金色的鱼钩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资料,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红军过草地,词语解释,思考问题,再读课文做好批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5 金色的鱼钩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向老班长致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