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宋元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C.D.
    4.建立辽政权的民族是( )
    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5.由图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很密切
    D.都是由北宋政府统一印制发行
    6.下框中是两位同学在争论某历史事件,他们应在争论( )
    A.澶州大战B.澶渊之盟C.辽夏议和D.宋夏互市
    7.下面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保机——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1005年辽宋议和,宋每年送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最大的好处是( )
    A.标志着辽国迈向统一B.是辽宋合作抗金的基础
    C.宋朝彻底打败了辽国D.保证了两个政权100多年的和平
    9.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最终宋军打败辽军。当时的皇帝是谁?( )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高宗
    10.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吴等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与汉族地区的战与和,加快了统一步伐B.民族政权的建立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C.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D.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11.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没有什么不同。在宋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哪一项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 )
    A.收回燕云十六州B.元昊向宋称臣
    C.宋给西夏岁币D.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12.我国诸多少数民族都创制有本民族文字。下图所呈现的文字是( )
    A.党项文字B.契丹文字C.女真文字D.满文
    13.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4.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共同点( )
    A.宋朝都要交岁币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5.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属于( )
    A.羌族B.契丹族C.蒙古族D.藏族
    16.阿保机把都城建在( )
    A.兴庆府
    B.上京临潢府
    C.临安
    D.开封
    17.连环画作品《西夏王朝》由宁夏画家马惟军结合传统手工绘制,应用现代电脑处理手法创作而成。西夏的建立者(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18.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1)当时的“大宋皇帝”是谁?
    (2)上述“誓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影响?
    (3)历史上把材料中宋朝给辽国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做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辽宋之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2)材料一中的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辽宋之间的协定”的评价。
    21.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B. ;C.
    a. ;b. ;c. 。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小明: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真是一种耻辱!
    小华:我觉得这次议和就很好。双方此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互通有无,经济文化得到交流,相互了解加深,这是造福百姓!

    相关试卷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是一份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文件包含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原卷版docx、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岳飞抗金的事迹,一直被广为传颂,“靖康耻,犹未雪,民族之间战则两伤,和则两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