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认识厘米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5709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知识新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
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二、知识新授。
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2、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4、教学例4。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
(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 识 厘 米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 cm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借助素材,认识厘米,巩固练习,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