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翻译,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满分 150 分 完成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8 分)
一、基础知识(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句子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潜.行(qián) 谚.语(yàn) 凸.出(āo) 澄.澈(céng) B、踉.跄(liàng) 旷.野 (guǎng) 孪.生(luán) 顷.刻(qīnɡ) C、沉淀.(diàn) 喑.哑 (àn) 绫.纱(líng) 纳罕.(hǎn)
D、险象迭.(dié)生 颤.动(chàn) 庇.护(bì) 狩.猎(shòu) 2、下面句子中有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B、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峰,掣出那绣花针,晃一晃,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 C、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D、“萤火虫?就像很汤很汤的小火星吗?”
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在南京大屠杀中,侵略者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
C、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高兴的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D、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同学们都忍.俊.不.禁.的哭了。
二、阅读《塞翁失马》选段,完成 4—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下面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马无故亡.而入胡:死掉 B、引.弦.而战:拉开弓弦
C、居.数月:经过 D、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表示反问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独以跛之.故
A、人皆贺之.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B、这则寓言首尾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突出了塞翁“善术者”的形象。
C、这则寓言用一连串的事实,形象地说明了福祸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是可以随意转化的。
D、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 共 82 分)
三、翻译,默写(10 分)
7、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⑵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2 分)
①万籁此都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默写朱熹《观书有感》整首诗。(4 分)
▲ ▲
▲ ▲
四、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的选段,完成 9—12 题 。
(1)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 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 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 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 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
诗:
(5) 圆天盖着大海,
(6) 黑水托着孤舟,
(7) 远看不见山,
(8) 那天边只有云头,
(9) 也看不见树,
(10) 那水上只有海鸥……
(11)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 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 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2)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 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 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 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 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 “找蔡老师……”
(10)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 “不是放暑假了么?”
(12)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 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9、作者回忆了蔡芸芝先生的哪些事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 分)
▲
10、阅读下面句子,结合带点字词体会句子的意思。(4 分)
(1)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2 分)
▲
(2)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2 分)
▲
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 分)
▲
12、文章结尾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2 分)
▲
五、作文(60 分)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 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 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 “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B 卷 (共 50 分) 一、根据《论语》的学习,完善下面的句子。(4 分)
1、 ▲ ,思而不学则殆。 2、三军可夺帅也, ▲ 。
3、 ▲ ,不舍昼夜。 4、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③。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④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 “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⑥益也。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③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④内侍:此指太监。⑤遽:匆忙。 ⑥规:勉励。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4 分) 数.遣内侍 ▲ 持书示.著 ▲
或.询其意 ▲ 若遽称善. ▲
4、翻译文中的划线句。(6 分)
⑴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
⑵又以问著,对如初。 ▲
5、这则故事中的太宗或王著的角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自己实际情况谈谈。(2 分)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伊索》《繁星春水》
6、下面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 ( 2 分 )
A、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受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B、《繁星春水》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 的思考和感悟。
C、《伊索寓言》大多是神的故事,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动物或人为主。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 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伊索寓言》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二是借动物动物讽刺人类的缺点,三是反 映统治阶级的残暴。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 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它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它抓住,带到空 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则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请写出它的寓意。
▲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风吹起蒲公英 顾晓蕊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乐曲。他听 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可是,两年后,
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男孩,父 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猛得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
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西,一看, 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得出奇,让 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汢白如雪、轻盈如
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化作蒲公英的种子, 随风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离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又累的活, 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1○1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
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子。
1○2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拿他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13 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
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14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 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 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工友们说, 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15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他的语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16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 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8. 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在序号处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 4 个字)(4 分) 母亲教学吉他,(1)——继母弟弟进家,(2)——父亡外出打工,悲恸 隐忍——弟弟考上大学,(3)
(1) ▲ (2) ▲ (3) ▲
9. 第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
10.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 分)
(1)过了一段时问,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2)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谈,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
11. 从表达效果和内容两方面谈谈对题目的理解。(4 分)
▲
四、语言运用,完成 12-14 题。(12 分)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话。(4 分)
中国梦,我的梦。
它是红色的,她如迎风招展的国旗令人崇敬
它是 ▲ ,她如 ▲ 令人 ▲ 。它是 ▲ ,她如 ▲ 令人 ▲ 。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学校每年都要开展感恩周活动。
(1)学校向全校征集宣传语,请你就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4 分)
▲
(2)情景对话。(4 分)
在感恩周活动中,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你和你的朋友们正积极地商量着回家要做的事情,这时你们班级一位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面对这样的情境,你该怎样劝说小林呢?
▲
参考答案
一、二题:选择题(1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B
A
C
C
三、翻译,默写(10 分)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2 分)
①但余钟磬音 ②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2)(4 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四、现代文阅读(12 分)
(3 分)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我梦里寻师。
五、作文
B 卷(共 50 分) 一、(4 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2、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逝者如斯夫 4、 博学而笃志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3、(2 分)
数. 多次 示. 给 ……看 或. 有的人 善. 好
4、(6 分)
⑴译文: 王著每次都认为还未学好,太宗更加专心临摹。
⑵译文: 又拿了写的书法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
5、(2 分) 太宗:专心致志,刻苦向学,总会有成就。 王著:严格要求,才会实现更高远的目标。(意思近即
可,学生需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
【参考译文】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深得他的精髓,在翰林苑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 注重练书法,好几次派太监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说还未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又拿了写 的书法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写得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 好,恐怕圣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之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古,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勉励 他的得益。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 、 ( C ) 。 ( 2 分 )
7、(2 分)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
8. (4 分)
(1) 小快乐 (2) 委屈(悲凉) (3) 骄傲(自豪)
9.(4 分) 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渲染)了优美温馨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屉,为下文引出弟弟的梦把和他为
弟弟的梦想而奋斗的情节作铺垫;与标题、结尾相呼应,突出文章主题。
10.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 分)
(1)运用比喻的修群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琴拉的熟练,表达了他内心的快乐。(修辞方法 l 分,分析 2
分,意对即可)
(2) “微弱’是指他身份低微,工贤微薄;“光芒“是指他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支持着弟弟,供弟弟读书,给弟
弟带来希望,照亮弟弟前行的道路;表现了他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3 分,意对即可)
11.(4 分)
“风吹起蒲公英”既实指他们在田野中所见到的自然中的蒲公英,更喻指他帮助弟弟实现人生梦想。标题含
蓄新颖,形象生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四、语言运用,完成 12-14 题。(12 分)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话。(4 分)例句:
例句(1)中国梦,是白色的,她如银装素裹的雪景令人赞叹
中国梦,是蓝色的,她如浩瀚宽广的大海令人向往
例句(2)中国梦,是绿色的,她如翠色欲流的草原令人陶醉
中国梦,是彩色的,她如云开雨散的虹光令人愉悦
13、(1)(4 分)
例句一: 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例句二: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例句三: 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2)(4 分)
答题要点:一、称呼;二、抓住感恩的实质意义(精神的感恩更重要,学会了感恩才是真正的成长);三、说
说感恩的一些小方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6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