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字写在下面田字格中,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 分)
我在图书馆的书架间 chángyáng,如同童话里的小女孩走进了仙宫。我情不自 jīn 地取出一本诗集,轻声朗读,把优美的诗句 juān 刻在心上。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史铁生、贾平凹、余秋雨……等作家,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厚重的文字,带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5. 名著阅读 (4 分)
这时,林子远处一只鸟儿叫了,另一只鸟应和;马上有一只啄木鸟发出了啄木声,渐渐地早晨的凉爽而朦胧的灰色亮成了了白色,随之各种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显出了生机。大自然摆脱了睡意,开始活动, 这种奇妙景象在这个沉思的孩子面前展现。
——《汤姆·索亚历险记》
选文中“这个沉思的孩子”是 (填人名),此刻他在 (填地名)。
(2 分)
下列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B.汤姆在教堂听牧师讲道时,拿出一只甲虫,结果咬得狮子狗狂叫,引得教堂里的人都忍不住笑。C.汤姆在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看到一场谋杀案——酒鬼波特把大夫杀了。 D.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曾经用一根风筝线探路……后来,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光亮,最终两人
循着光亮一起走出了困境。
二、阅读理解(共 38 分)
(一) 阅读张籍的《秋思》,完成第 7 题(4 分)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2 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妙处。(2 分)
(二) 阅读文言文《牧竖捕狼》,回答 8~11 题。(共 14 分)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
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 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翻译句子:(4 分)
①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出自《三峡》 )
读完全文,结合下面材料链接,说说你得到的启示(不少于两点)。(2 分)
【连接材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三) 阅读《病毒的话》,回答 12~14 题。(共 8 分))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 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 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
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
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 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
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不仅不再危害人类,还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做“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 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 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 分)
第⑤段“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中的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去?(2 分)
小明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点病毒疫苗,奶奶看到包装盒上有病毒字样,坚决不让小明服药,请你运 用本文的知识,劝说奶奶。(3 分)
(四)阅读齐夫的《家乡的年味》,回答 15—18 题。(共 12 分)
①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 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②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 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③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 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 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
④ 。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 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
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⑤ 。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 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然后装进篮子里,吊到梁上,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⑥ 。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当年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 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⑦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在家乡,直到今天, 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我在老家当学生时,就没少给乡亲们写对联,就是现在每次回去,老街坊们还夸我的字呢。
⑧其实,平心而论,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 15.文章依次写了哪几种年味?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3 分)
硝烟味→()→()→()→墨香味16.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 气.势.的。
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本文和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都写到过年习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文章的主题。(4 分)
三、作文(40 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缕最想守住的阳光,守住属于自己的那缕阳光,你的世界永远春暖花开。请以“守 住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徜徉 禁 镌2.C3.B
4.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翻译,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79),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