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贝壳之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歌曲,参与表现,新歌新授,学会合作,参与合作,快乐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演唱)贝壳之歌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2、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打击乐、画笔等表现音乐。2学情分析 本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节拍感以及合唱的听唱意识与能力。本课教学的特点是即兴的二声部合唱训练,始终在高声部旋律中听唱低声部。在高声部伴奏下采取分层次的即兴聆听,在听中唱,这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和声听唱意识和能力。结合二年级的年龄特点将听力训练与游戏结合进行,既降低了学生学唱低声部的难度,又使整节课充满着乐趣。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自信的与人合作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学会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4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参与表现——新歌新授,学会合作——参与表现,快乐体验一、复习歌曲,参与表现1.音乐律动。师:孩子们,美妙的音乐在等着我们,让我们的身体来听听音乐吧!学生随着音乐律动。2.复习歌曲《小蜜蜂》。师:我的手儿会唱歌,你们猜一猜唱的什么歌呢?让我们唱唱歌吧!(1)学生演唱《小蜜蜂》。(2)学生演唱《小蜜蜂》高声部,边做手势表示低声部。(3)分声部合唱歌曲。3.音乐游戏——《猜猜看》(1)猜单音。老师模唱单音,学生听辨后做出回答,并用手势表示。(2)猜音程。老师模唱旋律音程,学生听辨后分声部唱出首调唱名。二、新歌新授,学会合作1.聆听声响,声势造型。学生聆听海浪声,说说“在海边美好的回忆”,创编声势造型。2.音乐活动——《传浪花》师:空旷的沙滩,柔柔的细沙,微微的海风里还有带有海的味道。海面上的浪花一朵接着一朵的涌来,我们来“传浪花”吧!(1)节拍传递,师生随着《贝壳之歌》的歌声,进行3/4拍子的节拍传递游戏。当出现特殊节奏xxxx时,拍击节奏也相应发生变化。(2)聆听音乐思考:这首乐曲是几拍子?xxxx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3.学唱《贝壳之歌》高声部。(1)了解曲式结构.。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有相似的乐句吗?(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2)视唱歌曲。师生视谱歌唱,并作出柯尔文手势表示。如图:135|2275|135|2——|4654|3543|212|35—|4654|3543|217|1—0||(3)聆听歌曲.师:孩子们来到海滩上,总会有新奇的发现,比如:发现沙砾的小贝壳;还有突然钻出来的小螃蟹……老师这儿有首歌,我们来听听看,在歌里你能发现些什么?(老师演唱歌词,学生关注歌词内容。)(4)学唱歌词学生演唱歌曲高声部,注意声音有弹性、饱满。在第二乐句中,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对贝壳的喜爱之情。第三乐句用自信的声音,唱出“找到答案时”喜悦的情感。5.学唱《贝壳之歌》低声部(1)即兴构唱。老师唱高声部旋律,学生即兴构唱出低声部骨干音。如图:1——|7——|1——|7——|(2)——|(1)——|7——|(1)——|(2)——|(1)——|7——|1—0||(2)音乐活动——《挑战小海星》.游戏规则:将低声部旋律的难度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激励学生进行读谱视唱,并用科尔文手势表示。(3)合唱游戏。学生分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曲谱,当老师拍击出xxxx节奏时,声部进行交换视唱。(4)演唱低声部歌词。老师、学生一同演唱低声部歌词,并做出科尔文手势。三、参与合作,快乐体验1.聆听歌曲。师:请大家听一听歌曲,你能听出自己的声部吗?学生聆听合唱《贝壳之歌》.2.合作演唱。老师与学生合作,准确合唱高、低声部歌词。3.完整表现。学生自信的参与表现,加入声势造型,和谐、完整的演唱《贝壳之歌》作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贝壳之歌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贝壳之歌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贝壳之歌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优美的四三拍子,学唱歌曲,学唱低声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