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同步 (人教版) 第5章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②挑战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7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同步 (人教版) 第5章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②挑战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7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3.功率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功率当堂检测题,共4页。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ΔE3=________,W3=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1,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
表1数据记录表
【解析】(1)略;(2)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 ,可得ΔE3=0.600 J;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3=F/2=0.610 J;
(3)在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如图所示.
【答案】(1)小车由静止释放改变钩码数量
(2)0.600 J 0.610 J
(3)如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
(3)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________做正功,______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下图中的图线(其中Δ= - ),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验证 “动能定理”,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最后断开开关,停止打点.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直尺中读出xC=5.09 cm(最小刻度1 mm,再估读一位),C点速度等于B、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即vC= =0.49 m/s.
(3)在移动过程中钩码受的重力是动力,其重力做正功.小车受的摩擦力做负功.
(4)Δv2-x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Δv2与x成正比关系,即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x成正比关系,Δv2=kx,由-=(mg-)x知,要验证上式成立还需测出摩擦力和小车质量m.
【答案】(1)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断开开关
(2)5.09(5.05~5.10)0.49
(3)钩码的重力小车受摩擦阻力
(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小车的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堂检测,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9 Ω 小,,A2为理想电流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同步测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