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评课ppt课件
展开1.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初步认识虚像的含义。
2. 能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3.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
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的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像。
这些都与平面镜成像有关~
1. 人或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 人或物体在平面镜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 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
a.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 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
c. 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观察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是否相同。
e.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d. 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物和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果有5毫米厚和2毫米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毫米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 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
二、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
4. 实验在较暗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便于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5. 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该实验可以将白纸换成方格纸,原因是?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7. 该实验可以选茶色玻璃板好还是透明玻璃板好?
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反射的光较少,像不太清晰。
(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1、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像
二、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像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 对称法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 反射定律法
根据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是像的位置,先找出A和B的像A’和 B’ ,再连接A’和 B’。
1. 你能解释猴子为什么不能捞到水中月亮的原因吗?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捞不到。
2. 左边的时钟几点几分?右边在平面镜里的时间?
方法1:根据对称去画图方法2:12减去实际时间=镜中时间
1. 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21:1010:2110:5112:01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对图中的像进行轴对称作图,得到实际时刻为10:51。
2. 一个挂钟正对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10时45分7时15分7时45分1时15分
解析:过12点与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从图中可以得出,准确的时间是1点15分。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应用
3. 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 )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辆小车向北行驶向右转弯.
4. 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米。
解析:视力表距平面镜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视力表像到平面镜距离是3m,眼睛与视力表像要相距5m远,所以眼睛距离平面镜2m。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
5. 请画出眼睛能看到平面镜中蜡烛的像的光路图.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做出烛焰的像S′;再根据反射光线好像从虚像上发出的,连接像S′和眼睛,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烛焰和入射点得出入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眼睛得出反射光线。
6.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形状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平面镜成像实验
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课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反射,传播方向,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法线O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一种均匀介质,0x108ms,实验数据纪录,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示范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想一想,凹面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