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26—27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基础。从本单元安排来看是单元起始课,在编排和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知识,比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触觉可感知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对于物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教材中举例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但是学生以前没有出现想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希望教师给予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能把现象和背后的科学道理结合起来。同时,继续保持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是六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定位于单元起始课,重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通过研讨与交流,知道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2.保持探究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并保持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法学法】举例法、分析法、归纳法、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教师:纸、火柴、蜡烛、铁钉、易拉罐、冰、热水、铁丝、教学用PPT 。学生:纸、火柴、蜡烛、铁钉、易拉罐、冰、热水、铁丝,记号笔、便利贴、大卡纸。【教学过程】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从身边的环境引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这些又是什么?学生一一回答。2.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师:我们知道有很多很多物体,这些物体都分别由哪些材料组成呢?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组成他们的材料一般都称为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板书:《我们身边的物质》师:你还能举出哪些由物质构成的物体?学生举例说一说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那有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呢?学生举例。师生一起研讨和体验空气、声音等。PPT:直接观察到 实际存在 物质 间接观察到 3.小结: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三、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设计意图:从身边的环境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从生活物品出发到物体概念,再从物体概念到物质概念,依托三年级对“物品”和“材料”的学习和理解转而学习“物体”和“物质”,降低知识难度,放弃抽象概念的灌输,改为形象生动的实例。】师: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会不会改变呢?怎么变呢?老师演示捏扁易拉罐。师:你们说说看,易拉罐是怎么改变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师:这样改变的物体还是什么?学生说一说。再出示蜡烛,师:如果点燃蜡烛,它又会怎么变化呢?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示纸、火柴、蜡烛、铁钉、易拉罐、冰、热水、铁丝,记号笔、便利贴、大卡纸等材料,说明观察要求和方法。1.观察这些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将这种变化记录在便利贴上,一种物质的一种变化写一张纸,并贴在大卡纸上。学生小组领取材料,并活动。请小组上台交流。三、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蜡烛燃烧和易拉罐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研讨,并发表想法。易拉罐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蜡烛燃烧中蜡油转变成了热、光和二氧化碳。 请若干个小组再说一说几种物质是怎么变化的。师:原来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另一类连物质的本身都改变了呀!【设计意图:将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几类”难度下降,变成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的阶梯状问题。不盲目乐观估计学生的能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掌握一般情况下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分类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将自己观察记录的变化进行分类。交流研讨分类的结果。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的?收获了什么?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每节课的最后阶段都应该进行小结,小结可以理清本节内容,梳理知识体系。设置简单的问答式,节约时间,简洁明了,不虚浮,讲实效。】【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物质直接观察到 实际存在 物质 间接观察到 物质在变化,变化速度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形态形状等,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导入,师生互动新课,课堂小结,科学素养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过渡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