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5.向心加速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 题 | 6-6 向心加速度 | 课时 | 1 节 | 课型 | 新 授 | ||||
知识与 技能 | 1、知道什么是速度的变化,什么是向心加速度; 2、理解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体验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导过程。 | ||||||||
过程与 方法 | 1、在理解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体验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导过程。 2、体验极限的思想。 | ||||||||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 感受极限思想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 ||||||||
重 点 | 向心加速度 | ||||||||
难 点 |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导 | ||||||||
教 学 分 析 | 启发式、讲练式、探究式综合教学 | 教 具 | 电脑课件 向心力演示仪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课 堂 调 控 | ||||||||
思考与讨论: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还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和)方向。所以沿着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 那么,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体,它所受的力沿着什么方向?下面我们来考虑几个实例会受到启发。 实例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着什么方向? 实例2: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球由于细线的牵引,绕桌面上的图钉作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着什么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生的回答,小结: 1、上述几个实例中,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个指向圆心方向的力。 2、在前面学习加速度对速度的影响时,我们知道,一个加速度沿着速度方向的分量只改变速度的大小;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着圆周的切线方向的运动,所以一定受到一个垂直于切线,即指向圆心方向的加速度。 |
实例1、2不要求学生回答得非常准确,只是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有个直观的感受。
加速度对速度的影响时在曲线运动时已有基础。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课 堂 调 控 | ||||||||
下面我们再从速度变化(Δv)的角度来讨论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 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初速度(v1)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为v2,Δv=v2-v1。 例如:若物体的初速度v1=5m/s,向东;末速度v2=8m/s,也向东。则Δv=v2-v1=2m/s向东。 提出问题; 1)若末速度v2=3m/s,也向东。则Δv=?方向? 2)若末速度v2=3m/s,向西。则Δv=?方向?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根据三角形法则,初速度v1和速度的变化Δv首尾相连,指向末速度v2的方向。 例如:若物体的初速度v1=3m/s,向东;末速度v2=4m/s,向南。则作出速度的三角形,根据边长的关系,Δv=5m/s,方向南偏西370。 提出问题; 若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则抛出了多长时间后速度大小为15m/s? 3、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设质点沿着半径为r的原作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位于A点,速度为vA,经过时间Δt后位于B点,速度为vB。按照以下思路讨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 1)分别作出质点在A、B两点的速度矢量VA、VB,如图甲。由于是匀速圆周运动,VA和VB的长度是一样的。 2)为了便于VA、VB的比较,将VB的起点移到B,同时保持VA的长度和方向不变,如图乙。 3)以VA的箭头端为起点,VB的箭尾端为终点做矢量ΔV,如图丙。ΔV就是质点从A到B的速度变化量。 4)是质点从A到B的平均加速度。由于与ΔV的方向相同,我们就只讨论ΔV的方向,用它代表了质点加速度的方向。 5)从丙图上看出,ΔV并不与圆的半径平行,但当Δt很小时,A、B两点就非常接近了,VA和VB也非常非常接近,如图丁。由于VA和VB的长度相等,它们与ΔV组成等腰三角形,当Δt很小很小时,ΔV也就于VA(VB)垂直,即与半径平行,或者说ΔV指向圆心了。 |
三角形法则不要求讲得过多过细,从而冲淡的加速度方向。
结合平抛知识回答,但不展开。
当Δt很小很小时,用到了极限的方法,注意学生的理解状态调控课堂节奏。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课 堂 调 控 | ||||||||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指向圆心方向,被称为向心加速度。 下面通过向心力演示仪,探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量有关。 1)用两个等质量的小球,保持它们的r相同,可以看到:ω越大,力越大,即向心加速度越大。 2)仍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ω相同,可以看到:r越大,力越大,即向心加速度越大。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把v=ωr带入,得到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 总结: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加速度的作用 1)大小: 或 是不变的。 2)方向:指向圆心方向,沿半径方向,时刻变化。 3) 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作业:书52页3、4 | 使用向心力演示仪来直观的演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要比数学推导来得简单,学生易接受。 | ||||||||
反 馈 练 习 设 计 |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RA∶RC=1∶2,RA∶RB=2∶3。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_____;线速度之比是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是________。 | ||||||||
板
书
设
计 | 6-6 向心加速度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加速度的作用 1)大小: 或 是不变的。 2)方向:指向圆心方向,沿半径方向,时刻变化。 3) 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 ||||||||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向心加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质教育目标,学法引导,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课时安排,教具学具准备,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步骤,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