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含解析)
【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2)古代中国经济史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2)古代中国经济史,共7页。
(2)古代中国经济史1.【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2.【2021年全国乙卷,25】下表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 (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3.【2021年,浙江卷,3】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下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4.【2021年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5.【2021年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6.【2020·北京卷,4】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7.【2021年浙江1月,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8.【2021浙江卷,6】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9.【2021年全国乙卷,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10.【2020·北京卷,5】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2019·北京卷,3】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12.【2020·浙江卷,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塞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2021年广东卷,4】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14.【2021年浙江1月,6】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此书作者是( )A.王祯 B.沈括 C.毕昇 D.葛洪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结合题中信息“井田制下”“私田”“三年一换土易居”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国有土地的统一管理,D项正确。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A项错误,排除;井田制下,诸侯国的收获物由自己支配,每年诸侯按照规定向周王纳贡,因此不是全部上缴国家,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模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与史料时间不符,排除。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汉时期的经济。根据图表中信息可知,该题反映的是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北方的代郡、太原、汝南的民户数在下降;而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的民户数在上升,人口数字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强地主的实力在东汉有所增强,B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由于南方经济发展,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在缩小,C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长沙马王堆遗址,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根据材料“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可知,这说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故C项正确。4.答案:B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西晋、南朝由于政令的规定,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这就减少了自耕农的数量;而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通过授田增加了自耕农数量。所以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故选A项;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不能说明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排除B项;材料内容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非开发土地,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工商业管理。A项,由“安史之乱”前后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可见,长安城内主要的经营行业仍是旅栈、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等,并未大量增加种类。故A项错误。B项,由图片可见,“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内商业活动的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坊市界限之内,说明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故B项正确。C项,由图片可知,商业活动逐渐突破坊市界限,此项说法与图片相悖。故C项错误。D项,图片无法反映坊市数量的变化,也无从得知官府设坊市的数目之比。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答案:A解析: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A正确;当时的商业活动仍然受到政府的监管,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D排除。故选A。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对外贸易。从材料中“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可以看出,宋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了规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对外贸易的正常进行,故D项正确;材料是对官府管理海外贸易行为的规范,并未体现出明码标价的商品买卖、海外商业运输和市的设立与废止的问题,故A、B、C三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官方强调重农抑商政策,而苏辙说农工商都要进入士的阶层和郑至道强调士农工商皆为本业,没有贵贱之分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两项说法绝对化,皆排除。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的救荒思想。①项,“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并非“救荒思想”。故①项错误。②项,王安石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农民自身储存积蓄,实现“下有储蓄”。故②项正确。③项,鼓励百姓养马与解决灾荒问题无关,并非“救荒思想”的体现。故③项错误。④项,王安石变法中提到,在青黄不接时,可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又使官粮得以以陈换新,是救荒思想的体现。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答案:C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12.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南市”所处的地点可知①正确;从“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③正确。故选B项。独立的商业都会主要出现于明清时期,其代表是汉口镇等四大名镇,这与材料中的“南宋”不相吻合;材料主要涉及“南市”的地点和货物来源等,并未提及贸易通宵达旦。故②④错误。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材料表明,元政府设置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说明税收沉重,这不利于民间棉纺织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C项错误。A项材料未反映,排除。D项“财政管理权限下移”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书》是元代王祯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主要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1)古代中国政治史,共7页。
这是一份【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4)近代中国政治史,共9页。
这是一份【新课标通用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真题通关练(11)开放探究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年北京卷】“自写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