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
    1.(3分)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现在考场内的温度约为37℃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2.(3分)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东运动
    B.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小轿车、自行车均在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
    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运动,自行车也向西运动
    3.(3分)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v=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4.(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t=5s时两物体的相遇
    D.甲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5.(3分)如图所示,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认为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C.乙实验右边音叉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
    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
    6.(3分)下面关于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特性的探究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如图,用力击打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沙粒在跳动,实验中沙粒的目的是放大声音
    B.如图,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听其发声,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如图,用棒槌敲打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制成的水瓶琴,可听到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都不变
    D.如图的实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且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渐衰减
    7.(3分)如图所示,当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敲时音调高,图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丙是轻敲时声波图
    D.乙的音量比丙的音量大,乙的音调也比丙的音调高
    8.(3分)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禁止大声喧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3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0.(3分)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用扫把将教室地面上的水扫开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1.(3分)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娟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石蜡是非晶体
    ②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③海波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④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3分)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下列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B.激光准直C.小孔成像D.手影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3分)对物理量的准确测量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图乙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
    14.(2分)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 能够传声,当声音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分)日常生活、生产中利用声是因为声波能传递 和能量。例如,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16.(2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
    17.(3分)今年冬天极寒的天气,学校要求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避免同学们摔倒受伤。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8.(2分)月球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三.简答题(3分)
    19.(3分)小明发现每次妈妈把肉从冰箱拿出来,冻肉表面都会有一层白粉。过了一会儿,他又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3分)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21.(3分)如图所示,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2.(6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滑块、斜面、刻度尺和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tBC= s;vAB= m/s;vBC=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3.(6分)小玲和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乙图是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其中FG和FH是由于两个同学记录凝固之后,由于数据不同而造成的有争议的两条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对试管的加热方法叫 ,优点是 ;
    (2)根据乙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凝固点是 ℃;
    (3)乙图中EF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 min,DE段过程该物质 (选填“吸热”或“放热”);
    (5)你认为有争议的图线正确的是 (选填“FG”或“FH”)。
    24.(7分)小姜为了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做了相应的实验:
    (1)规范组装器材,应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在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在实验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4)通过实验,他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5)酒精灯拿走后,杯中水又沸腾了一小会是因为 。
    (6)小华和小红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六.计算题(共12分)
    25.(6分)如图所示是G220公路上的一块交通标志牌。
    (1)请解释这两个交通标志的含义?
    (2)若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4min,则该汽车是否超速?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开始到达黄河大桥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26.(6分)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山崖,就在离山崖54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6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还需多长时间到达山崖?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A、考场内的温度在25℃左右较为适宜,不可能达到37℃,故A错误;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而不是75dm,故B错误;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正确;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心跳)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图中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右移动了距离,所以向东运动,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的位置都相对地面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在运动,故B正确;
    C.以人为参照物,相同时间内小轿车向西移动的距离大于货车向西移动的距离,所以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故C正确;
    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发生了位置变化,是向西运动,但自行车有向东的位置变化,为向东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由v=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
    BD、s与t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比值越大,表面物体运动得越快,故BD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加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故C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由图可知0~3s内,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15m,则乙的平均速度为v乙===5m/s,故A正确;
    B、由图可知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当t=5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而甲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不为0,甲乙速度不等,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s﹣t图像中,甲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图甲中,音叉振动,能看到甲球能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发出声音,泡沫塑料不能弹起,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沙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沙粒的作用是将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而不是放大声音,故A错误;
    B、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听其发声,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而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水越少,玻璃瓶越容易振动,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的是音调不同;故C错误;
    D、如图的实验可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且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渐衰减,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
    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
    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乙振动时偏离程度大,乙的振幅大,所以乙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乙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C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这一现象说明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故A准确;
    B、自制简易冰箱是通过水的蒸发吸热来保持食物处于低温环境,故B正确;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水太凉,故C错误;
    D、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A、盖上酒精灯,可以降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控制蒸发表面积,减缓蒸发速度,不符合题意;
    B、用扫把将教室地面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符合题意;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蔬菜上方的空气不流动,且有效控制温度和表面积,可以减慢蒸发,不符合题意;
    D、剪除大部分枝叶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缓蒸发速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解: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石蜡整个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故①正确;
    ②、从表格中数据知道海波从4分钟到9分钟,经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属于晶体,熔化温度为48℃,故②正确;
    ③、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③正确;
    ④、42℃小于熔点48℃,海波处于固态,故④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不同,故A符合题意;
    B、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在墙上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解答】解:由图知:
    (1)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2℃;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在5.1cm与5.2cm之间,估读为5.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15cm﹣3.00cm=2.15cm;
    (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5×60s+37.5s=337.5s。
    故答案为:38.2;2.15;337.5。
    14.【解答】解: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水能够传声;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所以当声音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变大。
    故答案为:水;变大。
    15.【解答】解: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所以日常生活、生产中利用声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将结石击碎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16.【解答】解: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就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冰水混和物。
    17.【解答】解:
    在低温下拖地后,地面上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
    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侧形成冰花;
    由于室外温度较低,眼镜片的温度高于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眼镜上不会蒙上一层水雾。
    故答案为:凝固;内;不会。
    18.【解答】解:月球自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月球不是光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不是;3×108。
    三.简答题(3分)
    19.【解答】答:冻肉上的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凝华形成的;
    水珠主要是白粉(冰晶)吸热熔化成水形成的。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解答】解:
    21.【解答】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故反射角也为30°;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2.【解答】解:
    (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
    (2)该实验还需要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
    (4)读图可知:sAB=10.00dm﹣6.00dm=4.00dm;tAB=15:35:22﹣15:35:20=2s;sBC=5.00dm;tBC=15:35:23﹣15:35:22=1s;
    速度vAB===2dm/s=0.2m/s;
    vBC===5.00dm/s=0.5m/s;
    (5)从实验中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定值,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6)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由v=可知,会使所测小车由A至C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
    (1)v=;
    (2)停表;
    (3)小;
    (4)40.0;1;0.2;0.5;
    (5)大;加速;
    (6)大。
    23.【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图像可判断,该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是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是45℃;
    (3)EF段是物质的凝固过程,此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由图可知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min﹣3min=3min,DE段是物质降温的过程,此过程中物质不断向外释放热量,温度降低;
    (5)CD段是物质升温的过程,DE段是物质降温的过程,由图可知单位时间内,物质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所以物质在15分钟后的降温的温度变化速度应该和AB段升温的温度变化速度一样,故此判断正确的图像应该是FG。
    故答案为:(1)水浴法,受热均匀;(2)晶体,45℃;(3)固液共存;(4)3,放热; (5)FG。
    24.【解答】解:(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由图可知,a中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
    (3)影响水沸腾快慢的因素主要有水的初温和质量,所以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
    (4)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9℃,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持续吸热;
    (5)酒精灯拿走后,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会继续沸腾一小会;
    (6)由图可知b、c两种图像的初温相同,沸腾时的温度相同,达到沸点的时间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自下至上;(2)a;(3)水的质量太大;(4)99;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6)质量。
    六.计算题(共12分)
    25.【解答】解:
    (1)“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20km”表示此地距黄河大桥20km;
    (2)若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t=24min=0.4h,
    汽车的速度:v===50km/h大于40km/h,该汽车超速了;
    (3)由v=得,从这个标志牌开始匀速行驶的汽车到达黄河大桥最快需要时间:t===0.5h=30min。
    答:(1)“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20km”表示此地距黄河大桥20km;
    (2)汽车的速度是50km/h,超速了;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开始匀速行驶的汽车到达黄河大桥最快需要30分钟。
    26.【解答】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2s﹣s车=2×540m﹣60m=1020m,
    由v=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
    t===3s,
    汽车行驶速度:
    v车===20m/s;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
    s′=s﹣s车=540m﹣60m=480m,
    汽车到达山崖的时间:
    t′===24s。
    答:(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2)汽车还需24s到达山崖。
    加热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相关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3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3页。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2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