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后,我们会观察到:烧瓶内水面上方是“透明”的,瓶口上方有“白雾”,有小水滴从金属盘沿滴下,停止实验后,烧瓶内“水量”会减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量”会减少,是因为烧瓶内的水发生了汽化
②烧瓶内水面上方是“透明”的,说明烧瓶内此时充满了空气
③瓶口上方有“白雾”,说明此时水发生了汽化
④有小水滴从盘沿滴下时,盘的温度会升高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2.生活中水有几种不同的“别名”,如冰、雪、雾、雾凇、雹、霜、露。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凝华形成的有B.属于液化形成的有
C.属于凝固形成的有D.形成过程放热的只有
3.下列图象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B.
C.D.
4.如图为“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5.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B.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6.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7.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
8.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
9.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5℃的冰块在0℃的水中会熔化
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0.生活中有各种“模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水时,水壶嘴冒“模糊”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清晨,湖面雾蒙蒙的,“模糊”不清,是液化现象
C.冬天,小汽车的玻璃窗变“模糊”是小水珠附在玻璃窗的外侧
D.河北寒冷冬天的早晨窗玻璃上“模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11.下列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莲湖区冬季最低气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健康学生的体温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12.如图所示,在密封的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碘。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已知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600℃,则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将试管( )
A.放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13.“千里重庆,广大为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地处丘陵地带,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有关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仙女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奉节的脐橙树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汉丰湖畔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松树桥中学桂花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1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二、填空题
15.疫情期间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各地采用各种手段检测体温。最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测量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
16.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固体是 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该固体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17.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刻度已模糊不清,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3厘米;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28厘米;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在室内气温36℃时,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_____厘米。
18.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成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碳粉,这样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分别是:先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9.如图所示,雨雪天气中,路面极易结冰,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20℃以下才能结冰,这说明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冬天,温度长时间低于0℃时,积雪也会逐渐减少,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20.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此次径向交会对接整个过程都是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指挥下,飞船智能自主完成的。在对接过程中飞船和空间站是相对_______的。在火箭发射时,看到的有大最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需要_______热量。
21.表格中是一些晶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通过表格可知,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121℃时一定是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若铁块掉到铜水中 ___________(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能熔化;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测气温时应该使用 _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2.如图1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寒暑表的分度值为______℃,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根据______性质制成的,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23.冬天,对着手“吹气”时会感到手冷,是因为______;对着手“呵气”时,会感到暖和是因为______。
24.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______;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②使用更细的玻璃管;③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④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是由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如图乙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管中液面将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三、实验题
25.小丽用如图d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①请指出图d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
②由图象e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__℃,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小丽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___________(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26.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48℃,熔化经历了______min;
(2)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
27.学习了温度的知识后,小梦查资料得知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线膨胀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物体的线膨胀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表是探究小组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______;
(2)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得初步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物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1和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4)在铺设铁路铁轨时,为了防止夏天太阳暴晒下,铁轨受热膨胀而隆起。请你为施工队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晶体
熔点/℃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铜
1083
铁
1515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铜
1
10
0.19
2
铜
2
10
0.38
3
铜
1
30
0.57
4
铝
1
30
0.69
5
铝
2
10
0.46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A
7.B
8.C
9.A
10.B
11.D
12.A
13.D
14.C
15.热胀冷缩 可以 37.1
16.晶体 吸收 不变
17.12
18.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19.降低 升华
20.运动
放出
21.固态 不一定 酒精
22.38.5 1 液体的热胀冷缩 能 乙
23.蒸发吸热
液化放热
24.液体的热胀冷缩 ②③ 下降
25.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 99 不变 温度低于沸点
26.5 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
27.温度计 ②⑤ 材料和原长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线膨胀越明显 相邻两条铁轨间要留一定的空隙
初中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