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教案设计
展开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球自转的意义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然后重点阐释了地球自转的意义:1、导致昼夜交替。陈述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原因以及昼夜交替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产生时差。详细地介绍了地方时和区时的划分和计算以及日期的变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推理能力。3、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介绍了偏转规律以及偏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晨昏线产生的原因,掌握光照图中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3.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推算方法。
4.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记忆南北半球的偏转方向。
5.学会灵活运用示意图和数轴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从时间和空间综合角度分析时间和日期计算、地理事象的成因等知识。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明确北京时间及世界时等地理常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感知昼夜交替、时差等生活常识。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方时、区时及日期变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晨昏线及光照图的判读。
2.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第1课时
【老师】导入:在晴朗的夜晚,如果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选择无限远对焦,长时间曝光拍摄星空,再将拍摄的多张照片进行合成,能看到北极星附近星辰的运动轨迹。照片中星辰的运动轨迹看上去似乎是以北极星为中心,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老师】讲述并展示傅科摆: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法国巴黎先贤祠做了一次摆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在万神殿的圆顶下方悬挂了一个“摆”,在“摆”的下方安置了一个沙盘。在“摆”运动时,摆尖在沙盘上划出痕迹,记录“摆”的运动方向。在实验中人们看到,摆动平面在沙盘上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说明摆动方向在不断变化。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此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应是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造成的。那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板书)
【老师】首先我们一起看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听讲、划重点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地球是沿着什么方向自转的吗?先请同学们观看地球自转的视频,然后得出答案并举手回答。(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思考总结、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板书)
1、地球自转的方向(板书)
地球围绕着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如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旋转;如果在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旋转。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下面请同学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并举手回答。(ppt展示)
【学生】思考、练习、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
提问:那么地球自转周期多长?同学们观看地球自转周期的视频(播放视频),得出答案并举手回答。
【学生】观看、思考总结、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2、地球自转的周期(板书)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旋转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地球旋转360°59′,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多快吗?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视频得出答案并举手回答。(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思考总结、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3、地球自转的速度(板书)
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大约每小时转动15度。
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赤道上的线速度最大,逐渐向两极递减,
极点为0。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并举手回答。(展示练习)
【学生】思考、做练习、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学生,点评:
(1)线速度:D>A>B>C 角速度:A=B=C=D
(2)地球自转线速度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
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小。
【学生】认真听讲、纠错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合作探究,然后小组举手分享。
【合作探究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血吸虫病时,他激动不已,彻底难眠,感慨和欣喜之情化作了不朽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2)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3)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
(4)总结影响地球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学生】思考、合作探讨、小组代表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并展示:
【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拓展: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前面我们了解地球的自转特点,那么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意义呢?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为什么会更替?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得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
二、导致昼夜交替(板书)
1、昼夜现象的成因(板书)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
2、昼夜更替的成因(板书)
由于地球不停自转,不断地改变着被照亮的部分,从而昼夜不断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叫什么线?
【学生】回答:晨昏线
【老师】同学们对晨昏线了解吗?请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播放视频)
(1)说明晨昏线的形状特点
(2)说明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及速度
(3)说明晨昏线与太阳光、赤道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总结、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3、晨昏线(板书)
①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②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速度相同(15°/小时);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纬线度数有互余关系;
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出现极夜时为冬至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出现极昼时为夏至日。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如何判断晨线还是昏线呢?
【学生】思考
【老师】讲解:
③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变成夜为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成昼为晨线。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下面通过练习来巩固晨昏线的判断。(展示习题)
【学生】思考、做练习、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学生,点评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提问:昼夜更替对地表环境及人类活动有何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三页最后自然段得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学生,点评
4、昼夜交替的意义(板书)
昼夜交替现象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
适宜,使得地球白天的升温不至于过高,夜晚的降温不至于太低,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生命诞生、繁衍、生活、发展所需要的温度。再如,人们自古以来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就是受昼夜交替的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陈述:本节课的内容就上到这,下面通过习题检测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请同学完成当堂检测的习题。并举手分享解题成果及思路方法。
【当堂检测】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州(23°N)、武汉(30°N)、北京(40°N)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B.中山站(69°S)、新加坡(1°N)、鹿特丹(51°N)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从地球自转速度看,我国酒泉(39°N)发射火箭的条件比美国休斯顿(29°N)好
D.上海(31°N)、漠河(53°N)、曾母暗沙(3°N)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基本相同
(2019·盐城期中)左下图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 800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景图,右下图为放大后的星迹图。据图回答3~4题。
- 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 B. 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
C. 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 D. 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
- 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
A. 看到的星空相同 B. 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C. 看到的星迹更多 D. 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第5题。
-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6~7小题。
6.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7.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学生】做题、举手分享
【老师】鼓励、表扬、纠错、释疑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教学设计,共19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12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