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4941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4941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4941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1)
展开
外国语学校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名称依法履行义务授课时间2020.4.17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型公开课是否实施是一、教学分析设计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承接第一框内容,主要包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履行、违反义务需担责三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享受权利必须要履行义务,以及不依法履行义务将要承担后果,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掌握,同时八年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仍有偏颇,对于履行义务的也缺少自觉。在本课中将帮助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自觉履行的观念,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设计思想1、“生活即教育”,通过生活中“共享单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获得知识及感悟。2、关怀学生,强化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应该了解的现实及背后涉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整堂课程“一例到底”,通过设计有效提问,使学生能够通过“共享单车违规使用”案例,学会通过法律理性看问题,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能力目标:结合事例情境,利用权利义务关系和基本内容,能够对观点进行辨析,对行为进行判断。知识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教学重点知道法定义务需履行。教学难点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关系。二、 教学实施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小品导入新课 学生表演小品;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带着兴趣观看小品。 导入新课: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出由同学表演的小品《小李骑遇记》。 展示小品,引发学生兴趣,快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按问题进行讨论(时间:1min)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说出做法。 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相关问题,并进行回答 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总结并做好笔记。 学生专注观看小品,按问题进行讨论(时间4min) 学生按程序组织发言(原告-被告-陪审员) 学生认真观看材料并进行相关思考。 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总结并做好笔记。 讲授新课:【活动一:你的选择?】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面对我们生活中所出现的这个新兴事物,你们会选择骑还是不骑呢?为什么?共享单车的使用权归属于不特定范围内的不特定用户,进入了公共领域,具有公共属性,而我们使用单车,能够方便我们出行,节省时间,这就是我们享受的权利。(教师提问)那我们该怎么去使用共享单车?像小李一样撬锁而行?讨论时间:1min(教师点拨总结)因此,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中,很多时候我们也在履行义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教师提问)那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如果不能履行义务会有什么影响呢?但我们生活中也有履行着义务的人,如果说违反义务妨碍我们和他人权利的行使,那履行义务的人又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没错,履行义务促进我们和他人权利的享有。(教师点拨总结)因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享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的权利,但也不能忽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还将共同承担发展的成本和代价。权利和义务二者统一,如同使用共享单车,我们依法去享有权利,使用单车,与此同时也应自觉履行义务,承担支付费用、进行合理停放。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小李骑走单车后又遇到了什么? 【活动二:模拟法庭】小李遇见了事故,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帮忙断一次案。右边三组作为原告(小李及父母和他们的律师团),左边三组作为被告(ofo公司司机及他们的律师团),前方三组作为陪审员听审。1.双方陈诉案情及各自需求,要求2.双方法庭辩论对方的违法行为或行为不规之处,其中自己享有什么权利,对方有没有履行义务3.合庭评议:三组陪审员各自说出他们的裁决结果。讨论时间:4min(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按顺序进行发言)此案件经过刚刚的陈述及庭辩,原告方没有履行按规定使用单车的义务,没有遵守法律,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2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岁!36条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 。小李未满12周岁,驾驶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路上逆向行驶,且疏于观察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负本起事故主要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王某驾驶机动车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向左转弯时,疏于观察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负本起事故次要责任。小李的案件其实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当初案件中的小朋友当场车祸身亡,而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由肇事司机投保公司进行赔偿,共计55万。此次案件中,法律禁止12周岁以下骑行,法律要求分道而行,小李都没有做到,没有履行自己应履行的义务,最后自己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那么,法律禁止我们做的事情要做吗?法律要求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做吗?如有违反又会怎样?
(教师点拨归纳知识点)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如有违反必将承担相应责任!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这里的标题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不同?须!这个须表示什么呀?(必须)法律作为一个刚性的社会规则,是由国家强制力执行,因此具有强制性! 学生回答问题,联系时间说出原因。 学生说出每一步做法,其余同学进行补充。(针对每一步做法说出我们履行的义务) 设置讨论,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能够自己进行剖析,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步步深入分析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小品,展示完整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 设置讨论,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能够自己进行剖析,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设置模拟法庭,增强学生参与感 引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与现实生活相接轨 帮助学生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让学生明白义务具有强制性。 总结升华 总结升华 学生反思自身日常行为。 学生反思自身日常行为。 进行知识小结。课堂总结:今天通过共享单车这个载体,我们知道了要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权利,也必须每时每刻都履行义务。那你们有做到吗?(展示图片)周末回家的你们?周末返校的你们?有没有履行义务呢?图片里的小朋友的行为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小李的行为有本质区别吗?对!没有!因为他们都没有履行义务!因此,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为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现在请大家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同龄人去履行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呢?为提升同学们的安全知识,打造和谐校园,每周我们都将举办安全教育班会;每学期让大家完成的教育安全平台,向大家普及安全知识及相关条例要求、法律法规。不同的形式,同一个声音: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自身行为,履行义务,保障自己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建美好社会! 展示图片,增强案例相关性,让学生能有切身感受。 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坚定履行义务的决心。 进行知识小结。作业设计完善笔记,并完成练习册第四课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学生自我评价:形成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2.表现性评价:在特定的任务(讨论)和真实的反应(问题快答)中观察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表现、逻辑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 教学评价反馈 自我反思优点: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参与和思考,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知识掌握较好。 ②设置模拟法庭,学生积极性较强,且案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缺点:①模拟法庭过程中,学生的重复性回答太多,教师应进行有效引导。 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讲解不够深入,课后可进行相关拓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问题导学,探究平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依法履行义务教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