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二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黄山市第二中学2020届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新年的第一天合肥就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治理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能有效治理“雾霾”。下列能量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是:
A. 氢燃料汽车
B. 风力水车
C. 核动力潜艇
D. 太阳能路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燃料汽车是利用氢气作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并释放能量,发生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做功,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核动力潜艇利用核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发生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会增加空气污染物,加剧温室效应,选项A错误;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C正确;
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D正确。故选A。
3.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
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即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选项正确;B、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选项正确;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选项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4.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一种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另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故此说法错误;B、图示中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化合反应,故此说法错误;C、因为该反应中是三种化合物,一种单质,故此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此说法错误。故选C。
5.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中,长颈漏斗要伸入到液面以下以防止产生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故不正确;
B.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来引流,故不正确;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应先加大理石且要先将试管横放再把大理石慢慢滑落到试管里.故不正确;
D.该实验可观察到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具有灭火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正确.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6.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 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氢氧两种元素还能组成双氧水,错误;B、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错误;C、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正确;D、可燃冰和冰属于不同种物质,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7. 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 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 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不是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故此项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117。故此项正确。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117。故此项正确。
D判断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可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判断。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故此项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含义
点评:本题中给出的元素名称陌生,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解题。
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可能是单质
B. 若消耗 3 g 的乙,则生成 17 g 的丙
C.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 在靠近粉笔的粗端滴上一滴蓝墨水,然后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一段时问后发现随着酒精沿粉笔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蓝墨水是一种混合物
B. 相同条件下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C. 颜色改变是因为墨水中物质互相反应了
D. 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蓝墨水含有色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由此实验可以看出;酒精分子和色素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故B正确。
C、颜色改变是因为色素分子运动,分散不均匀造成的,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不同分子同种介质(如粉笔)中运动速率不同,可以用上述原理分离某些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10.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B
【解析】
【详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故选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 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具有毒性的气体是_____;
(2)2个碳酸分子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
(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6)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_____。
【答案】 (1). CO (2). 2H2CO3 (3). 3 (4). (5). CO2 (6). C
【解析】
【详解】(1)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具有毒性的气体是CO;
(2)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2个碳酸分子表示为2H2CO3;
(3)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3SO4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5)干冰的特点是易升华,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形成水滴降落下来形成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
(6)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C。
12.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装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C的优势是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 酒精灯 (2). 铁架台 (3). 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 (4). CaCO3+2HCl=CaCl2+H2O+CO2↑ (5).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6). DF (7). 2KClO32KCl+3O2↑
【解析】
【详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铁架台;
(2)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C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盐酸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塑料片以上,与大理石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塑料片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故装置C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D;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比较纯净;故答案为:DF;
(5)D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故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13. 合肥郊区的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作肥料,沼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小组的同学围绕“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一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秸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探究步骤 | 实验现象 | 相关结论 |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干燥的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观察到瓶壁_____ | 产物中有H2O |
再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_____ |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物 | 产物中有CO2 |
【结论与解释】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同学们得出秸秆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
【拓展与应用】农村传统的处理秸秆方式是直接烧掉,试从环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说明将农作物秸秆制成沼气的重要意义是:___。写出甲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 (1). 有无色液体 (2). 澄清石灰水 (3). 不正确,燃烧时氧气可以提供氧元素,不能证明秸秆中含氧元素 (4). 节约资源 (5).
【解析】
【详解】[猜想与假设]
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观察到瓶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再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有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不正确,这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因此无法确定秸秆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故填:不正确,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因此无法确定秸秆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拓展与应用]
将农作物秸秆制成沼气可以节约资源、减缓环境污染等;甲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节约资源,更环保;。
14. 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工业生产钨流程如下:
(1)白钨矿反应前需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水洗后,进行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
(3)写出生成纯钨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室用CO还原WO3制取钨,反应结束未冷却就停止通CO,撤去装置的后果_____。
【答案】 (1).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2). 过滤 (3). 引流 (4). WO3+3COW+3CO2 (5). 钨在高温下被重新氧化
【解析】
【详解】(1)冶炼过程中将白钨矿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2)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可知,操作a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引流;
(3)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三氧化钨反应生成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结束未冷却就停止通CO,撤去装置会导致钨在高温下被重新氧化;故填:;钨在高温下被重新氧化;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支烧杯罩在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先灭是因为_____ 猜想2:高的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如图) | _____. |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下面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仪器的名称叫_____;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发现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试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剩余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
【反思评价】
附加分: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分的奖励,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分。
根据图中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填“”)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段、段、段变化原因。
段:_____.
段:_____.
段:_____.
【答案】 (1). 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上浮 (2). 上层滤纸先褪色 (3). Ca(OH )2+CO2 =CaCO3↓+H2O (4). 量筒 (5). 蜡烛正常燃烧 (6). 猜想2成立 (7). D (8). 上部蜡烛燃烧导致氧气浓度越来越低,到B点时刚好浓度不足,上部蜡烛熄灭 (9).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上部二氧化碳逐渐下沉,再加上下部蜡烛燃烧生成新的二氧化碳,把氧气挤到上部,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大,直到C点,下部氧气全部赶到上部,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阶段最大 (10). 下部蜡烛不断燃烧,不断消耗上部氧气,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低,直到D点氧气浓度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熄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猜想假设]燃烧蜡烛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上层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可以使蜡烛熄灭;
故填: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上浮。
[实验验证l]要验证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可以观察到上层滤纸先褪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碱性消失;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 =CaCO3↓+H2O;
故填:上层滤纸先褪色; Ca(OH )2+CO2 =CaCO3↓+H2O。
[实验分析]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量筒;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齐的混合气体中,发现蜡烛正常燃烧,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故填:量筒;蜡烛正常燃烧。
[实验结论]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蜡烛熄灭与氧气浓度降低有关,可得猜想2成立;
故填: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由图可知AB段:上部蜡烛燃烧导致氧气浓度越来越低,到B点时刚好浓度不足,上部蜡烛熄灭;BC段: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上部二氧化碳逐渐下沉,再加上下部蜡烛燃烧生成新的二氧化碳,把氧气挤到上部,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大,直到C点,下部氧气全部赶到上部,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阶段最大;CD段:下部蜡烛不断燃烧,不断消耗上部氧气,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低,直到D点氧气浓度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熄灭。
故填:D;上部蜡烛燃烧导致氧气浓度越来越低,到B点时刚好浓度不足,上部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上部二氧化碳逐渐下沉,再加上下部蜡烛燃烧生成新的二氧化碳,把氧气挤到上部,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大,直到C点,下部氧气全部赶到上部,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阶段最大;下部蜡烛不断燃烧,不断消耗上部氧气,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低,直到D点氧气浓度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熄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三、计算题
16.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和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的质量是_____g。
(2)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9.2;(2)81.7%
【解析】
【详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设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2023年黄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黄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九年级(上)化学期末模拟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九年级(上)化学期末模拟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练习共两大题,17小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