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本文主要介绍了 20 世纪 100 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探索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文虽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生动形象、文辞斐然。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令文章增色;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课文深入浅出,具体可感。教学本课应指导学生体会它们的妙处,并学着运用于今后的习作。 本文中心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多给学生一些阅读的空间,学生可以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教师从旁指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对文中词句存疑的地方要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难点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 20 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提出问题并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难点
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一、谈话导入,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呢?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章——《呼风唤雨的世纪》。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读课文,标记出有疑问的生字新词。 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1) 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2) 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 20 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开门见山,点题。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指出科学技术对改变人们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对比,展现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四部分(第 5 自然段):进一步阐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三、再读课文,自主交流学生自由读课文。 回顾前面两课学到的提问方法,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预设:(1)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生活是怎样的?出现之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2)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结合课前搜集的关于 20 世纪的发明与发现的资料,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并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的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 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第二课时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重点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听写部分词语。 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我们刚刚送走的 20 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 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 20 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学生给老师释疑:(1)诗句的本意。(2)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3)你能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对这“一夜”的“黑暗”做出具体描述吗? (4)“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5)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出更多类似的科技成就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可以从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怎样改善了我的生活方面展开叙述)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畅想 21 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 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 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教学时,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像这样的科普性文章,单单介绍一些常识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也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真实与扎实,我不仅抓住文中重点句进行品析, 还设计了一些说话训练。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前,我引发学生生成新的兴奋点——“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激活,他们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通过本次的教学, 学生的收获颇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