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卷(3)(word版 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
    一.选择题
    1.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中,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中,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中,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中,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2如图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生的音叉,溅起水花
    B. 播音的扬声器中的纸片会跳动
    C. 向瓶外抽气,手机铃声变小
    D. 路旁的隔音墙,可减少噪声
    3我国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句子,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4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5.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
    6.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8、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2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要使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只将光屏向右移
    B.要使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只将蜡烛向右移
    C.若只移动光屏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像将变大
    D.若只移动蜡烛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像将变小
    11.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  )
    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
    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2分)
    13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声音的__________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发声的__________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14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如图甲所示,示数可以反映当时环境中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乙所示,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减弱噪声。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超声波”、“次声波”。
    15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6为了防控流感,小红每天在家里测量三次体温,一天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将水银甩回了玻璃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阳台上,中午回家后发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它的示数是______,该温度应读作:______,他以此判断当日上午的最高气温应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这个温度。
    17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个稍大的空气泡,将试管水平置于白纸上方,并使光线竖直向下照射到试管上,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发现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说明管充满水的部分相当于______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报纸上,透过气泡分观察到的字是______放大缩小的像。
    18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______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______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______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______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19如图甲、乙、丙所示是手机软件采集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的音调较高,图______的声音响度较大,每年高考期间考场附近都要竖立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0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______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升入高空后遇冷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形成云,在温度高于时,云中的小冰晶______成小水滴落到地面,形成雨。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21.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u=30cm时,成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22.(2分)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看到的硬币是   。(选填“实物”或“虚像”)
    2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4.太湖大桥是我国内湖第一长桥!位于苏州太湖环路至西山岛金庭镇段,大桥穿过三座小岛到达金庭镇,全长4308m。假期小明去西山岛游玩,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明乘坐的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约为   s.小明坐在车内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是因为小明选择了   为参照物。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你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26如图所示,小明通过镜子发现了掉在角落的橡皮,请画出小明看到橡皮的光路图。



    2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位置A时,观测到在位置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位置B,试作图找出蜡烛通过透镜的成像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2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钢质刻度尺,钢尺会发出声音。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声音的   增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声音较   (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   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第28题 第29题
    29.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5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
    (2) 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30.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实验中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   。

    (3)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修正好数据后,在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4
    98
    (4)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中a、b所示,由实验图象可以判断测出水的沸点为   ℃;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有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上表所示: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中,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中,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中,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中,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的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表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壁在振动;改变注入杯中水量;水量越多,杯壁振动越慢,振动频率就越小,音调越低,此实验是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故C符合题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就增大,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A、发生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播音的扬声器中的纸片会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向瓶外抽气,手机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
    D、路旁的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解答】
    解:A、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长篙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
    C、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反射什么样的光,就是什么颜色的云彩,故D正确.
    故选D.

    5.(2分)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
    【分析】(1)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实像能够被光屏接收,还能被观察到;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大;
    (4)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u=50cm﹣5cm=45cm,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该像为实像,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这个实像,故B正确;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减小,像变小,故C错误;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增大了像距,像会成在光屏的右边,此时应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故D错误。
    故选:B。
    6.(2分)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运动员之间的位置来说变化的先快后慢,此时地面向上运动(靠近运动员),其运动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映在熔化图象上: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甲是非晶体,没有熔点,故B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D 9、D 10、
    11.(2分)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  )

    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
    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3)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解答】解: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因为甲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100℃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
    B、乙装置中,酒精灯外焰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固态碘可以发生熔化现象,熔化后的碘会发生沸腾现象,固态碘也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故B错误。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只会发生升华现象,故C错误。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甲中碘蒸气只发生凝华现象,乙装置会发生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2.(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分析。
    【解答】解: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v>2f到f<v<2f,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小于1倍焦距,故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2分)
    13.音调;响度
    14.响度  声源处  超声波
    15.信息  超声波  大于
    16.  摄氏度  等于
    17.【答案】凸会聚缩小
    【解析】解: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报纸上,透过气泡部分观察到的字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会聚;缩小;
    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同的。
    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掌握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透明的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同的。
    18.【答案】超振动次真空
    【解析】解: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作用的。
    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则7赫兹的声波属于次声波。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真空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故答案为:超;振动;次;真空。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比如:人们面对面谈话就是传递信息;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就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乙丙声源
    【解析】解:
    从波形图可知,乙图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最多即频率最高,故音调最高;丙图振动幅度最大,故响度最大。
    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答案为:乙;丙;声源。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从传播过程中,从人耳处。
    本题考查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以及噪声的防治,难度不大。
    20.【答案】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解析】解:陆地和海洋中的水变为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水蒸气升入高空后遇冷变为小水滴,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变为小冰晶,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小冰晶变为雨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1.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当物距u=30cm时,成 缩小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v=2f,在图象上找到u=v对应点,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u<f,则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
    已知f=10cm,当物距u=3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0;缩小。
    22.(2分)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看到的硬币是 虚像 。(选填“实物”或“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解答】解: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向空碗里倒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虚像。
    2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2.50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5cm处,估读为2.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
    故答案为:2.50;337.5。
    24.太湖大桥是我国内湖第一长桥!位于苏州太湖环路至西山岛金庭镇段,大桥穿过三座小岛到达金庭镇,全长4308m。假期小明去西山岛游玩,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明乘坐的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约为 430.8 s.小明坐在车内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是因为小明选择了 汽车或小明自己 为参照物。

    【分析】(1)已知大桥的长度和汽车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当时车的速度为:v=36km/h=10m/s。
    根据公式v=得:
    t===430.8s。
    当车在公路上向前运动时,车上的人会看到两旁的路灯向后运动,这是因为选择了汽车或小明自己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430.8;汽车或小明自己。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5.


    26.

    27.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满分47分)
    28.(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钢质刻度尺,钢尺会发出声音。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声音的 响度 增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声音较 低 (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慢 (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 音调 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分析】(1)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解答】解:
    (1)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
    (2)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较慢,听到的声音较低;这是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3)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此时产生的声音为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1)响度;(2)低;慢;音调;(3)次声波。
    29.(6分)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5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长度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a 和 b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A 点,最低的是按住 B 点。
    【分析】(1)①由图示可知,b、d琴弦的材料、粗细都相同而长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应用该琴弦所能探究的实验;
    ②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而粗细不同,分析所给琴弦,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进行实验;
    ③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2)琴弦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解答】解:
    (1)①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②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
    ③由前面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
    故答案为:(1)①长度;②a;b;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A;B。
    30.(8分)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外焰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温度计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上 。实验中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 甲 。

    (3)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7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修正好数据后,在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4
    98
    (4)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中a、b所示,由实验图象可以判断测出水的沸点为 97 ℃;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质量 不同。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有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上表所示: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分析】(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及外焰的温度最高;
    (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数学上的描点连线方法做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升温会越慢;
    (5)要解决此题,需要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同时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由于烧杯上方加盖与否或盖子是否严密也会造成沸点的不同。
    【解答】解:(1)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温度计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上,使温度计管壁模糊不易读数;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并且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则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的甲;
    (3)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从第6分钟水的温度到达98℃不再升高,因此水的沸点应为98℃,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7分钟的数据有错误;
    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见下图:

    (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7℃;水的沸点不变,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b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
    (5)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还有水的沸点还受其上方气压的影响,故选D。
    故答案为:(1)外焰;(2)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温度计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上;甲;(3)7;见解答;(4)97;质量;(5)D。
    31.(5分)小明探究影响蒸发吸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的温度计示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 c 温度计示数最低(选填“a”、“b”或“c”)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有关。
    (4)若小明将c温度计换成体温计,下列图象反映体温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
    (5)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则空气湿度可能 较大 (填“较大”或“较小”)。
    【分析】(1)(3)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4)将c温度计换成体温计,酒精会较快蒸发,蒸发吸热会导致玻璃泡的温度降低,由于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由于缩口的作用使玻璃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里,使体温计保持示数不变;
    (5)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周围空气的湿度、液体的种类有关系。
    【解答】解:(1)(3)由图知,a温度计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b温度计玻璃泡表面沾有酒精,c温度计玻璃泡沾有酒精并且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快,所以b、c温度计玻璃泡表面的酒精会蒸发,同时吸热,并且c表面的酒精蒸发速度更快,带走的热量最多,所以a温度计示数最高,c温度计示数最低;
    (2)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4)将c温度计换成体温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玻璃泡里的水银会因温度降低,而体积变小,但玻璃管内的水银由于缩口的作用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里,使体温计玻璃管内的水银长度没有变化,即示数保持不变。所以图象是一条与时间平行的直线。故选:A;
    (5)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若三根温度计示数差别不大,即水的蒸发快慢差别不大,说明空气湿度较大。
    故答案为:(1)c;(2)吸收;(3)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4)A;(5)较大。


    相关试卷

    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5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48W,62×107J/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模拟卷(3)(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模拟卷(3)(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物理填空题,物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