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共30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90μm
    B.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0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3.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距2m。下列说法中(  )

    ①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②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P、Q间的距离可能是6m
    ④P、Q间的距离可能是10m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4.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 m/s;5 m/s B.5m/s;6.67 m/s
    C.20 m/s;3.33 m/s D.1.67m/s; 5 m/s
    5.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
    331
    软木
    50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铝(棒)
    5000
    A.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B.在固体中的声速一定比液体中快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是1500m/s
    6.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的音调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的音色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7.以下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深
    B.牙医用超声波给患者清洗牙齿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监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9.做好医疗器械消毒,可避免交叉感染。现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冲 B.用沸水煮
    C.用酒精擦 D.用酒精灯火焰烤
    10.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0℃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是非晶体
    11.姜母鸭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气血双补,滋而不腻,刚制作好姜母鸭时碗中冒出“热气”,“热气”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12.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雪是升华形成的
    B.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露是液化形成的
    C.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霜是汽化形成的
    D.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雾是熔化形成的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
    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D.阳光穿过三棱镜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紫外线的热效应
    B.日环食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60°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15.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选择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实验过程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A的像重合可能是由于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
    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  )

    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
    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
    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红外线可以用来测量体温、用来消毒杀菌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潜入游泳池水中的人仰头看游泳馆墙壁上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18.小明用放大镜看说明书上很小的字,当距离字15cm时能看清楚,则该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19.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②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照相机中所成的像;⑤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②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①③④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1.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g,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04g B.112g C.108g D.110g
    23.根据密度的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4.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25.科学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恰好等于0.8×103kg/m3
    B.略微大于0.85×103kg/m3
    C.恰好等于0.85×103kg/m3
    D.略微小于0.85×103kg/m3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6.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    的高度(选填“M”或“N”);
    (2)图乙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    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实验中看到“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气态”),产生“白气”的过程需    热;
    (4)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
    (5)小华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7.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A、B两蜡烛大小相等。
    (1)实验时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2)实验时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玻璃板碰倾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4)实验中发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于是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将铅笔的笔尖贴在玻璃板上,发现笔尖的像和笔尖不重合,如图丙所示,说明笔尖是通过   (选填“AC”或“BD”)面反射成像的,测出两笔尖的像的距离是0.58cm,由此可知,玻璃板的厚度是   cm。

    28.小华利用烧杯、天平、细线和水,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完成相关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再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1=   g;
    (3)小华用盛水的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4)另一位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损坏了量筒,但他经过思考之后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同一小石块的体积并算出密度。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水中的小石块,然后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121.2g;
    C、再向烧杯中缓慢加水直到标记处,然后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142g;
    根据数据m1、m2和m3,算得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是   g/cm3;用这种方案测量并计算,得出的结果将比准确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29.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考虑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6s后听到雷声。解答下列问题:
    (1)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
    (2)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
    (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如果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传播的距离是多少m?
    30.有一个铜制小球,它的体积为30cm3,质量为89g。
    (1)试判断该球是不是实心铜球?
    (2)如果不是实心球则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用某种金属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质量变为245g。求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ρ铜=8.9×103kg/m3)
    四.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31.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会发生漫反射:
    (1)三条光线的反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生活中一些建筑物会发生光污染,导致周围多栋楼的住户都会深受其害,光污染发生的原因    (选填“是”或“不是”)这种反射。
    (2)请在图中画出光线②经过物体表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2,并标出入射角i。

    32.2020年12月21日,国产大飞机C919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C919大飞机从2007年立项起步实施以来,铝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的研制与推进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1)为了减轻自重和降低油耗,飞机的质量会精确到克;铝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共同的物理性质是    小,可以大大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质量。
    (2)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飞机零件,在飞机飞行高度为8000米的空中,质量相比在地面上是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碳纤维复合材料是飞机、发动机结构材料家族中一位新成员,碳纤维比铝还要轻,比钢还要硬,其密度是铁的四分之一。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质量是8.9kg铜制零件改用碳纤维材料来做(体积不变)。求:该零件的体积是多少m3?用碳纤维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多少kg?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90μm
    B.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0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解答】解:A、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90μ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钢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4cm=1.4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m/s,步行1km=1000m的时间在1000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解答】解: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以外的物体(如月亮)为参照物,说明人是运动的,而不是以地为参照物,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故C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故D错误。
    故选:C。
    3.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距2m。下列说法中(  )

    ①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②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P、Q间的距离可能是6m
    ④P、Q间的距离可能是10m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解答】解:(1)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a)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
    由图(b)可知乙的速度为:v乙===2m/s,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①②正确;
    (2)由图可知经过6s,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4m,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
    情况一如图1:

    又已知甲、乙相距2米,由图1的线段图可得sQP1=12m﹣2m﹣4m=6m;
    情况二如图2:

    又已知甲、乙相距2米,由图2的线段图可得sQP2=12m+2m﹣4m=10m;
    综上可知,P、Q间的距离可能为6m,也可能为10m,因此③④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4.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 m/s;5 m/s B.5m/s;6.67 m/s
    C.20 m/s;3.33 m/s D.1.67m/s; 5 m/s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通过的距离为s=10m,则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5m/s;
    由图可知,物体在前8秒内通过的距离为s'=40m,则物体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5m/s,故A正确。
    故选:A。
    5.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
    331
    软木
    50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铝(棒)
    5000
    A.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B.在固体中的声速一定比液体中快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是1500m/s
    【解答】解:A、由表格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温度有关,在15℃时,声速为340m/s,故A不正确。
    B、由表格可知,声音在软木中传播速度为500m/s,常温下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软木是固体,故B不正确。
    C、由表格可知,不同的介质声速不同,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所以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C正确。
    D、由表格可知,常温下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故D不正确。
    故选:C。
    6.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的音调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的音色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丙振动的次数最少;即甲、乙、丁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乙、丁,故A正确,B错错误。
    C、甲、乙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B错误;
    D、丙、丁相比,丁的振幅较小,丙振幅较大,故丙和丁响度不相同,丙的响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A。
    7.以下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深
    B.牙医用超声波给患者清洗牙齿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
    【解答】解:A、声呐测海深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
    B、超声波洗牙是利用声音中的超声来传递能量,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合题意;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监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解答】解: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出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就不同,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C正确;
    D、物体振动发声,但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因此只有在此频率范围内的才能被人耳听到,另外,人耳能够听到声音需要传播介质,比如真空中就无法听到声音,故D错误。
    故选:C。
    9.做好医疗器械消毒,可避免交叉感染。现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冲 B.用沸水煮
    C.用酒精擦 D.用酒精灯火焰烤
    【解答】解:A、用自来水冲洗,体温计上的病毒、细菌不会被冲掉,起不到消毒作用,故A错误;
    B、沸水温度高达100℃,而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用沸水对体温计消毒,会损坏体温计,故B错误;
    C、用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计,既可以消毒,又不会损坏体温计,故C正确;
    D、用酒精灯火焰烤体温计,虽可消毒,但同样会损坏体温计,故D错误。
    故选:C。
    10.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0℃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是非晶体
    【解答】解:各种金属都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金属勺熔化了,说明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使金属勺从开水中吸热而熔化,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20℃)低于金属的凝固点。
    故选:A。
    11.姜母鸭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气血双补,滋而不腻,刚制作好姜母鸭时碗中冒出“热气”,“热气”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解答】解:是姜母鸭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并放出热量,于是大量的小水滴汇集成“热气“,这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B。
    12.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雪是升华形成的
    B.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露是液化形成的
    C.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霜是汽化形成的
    D.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雾是熔化形成的
    【解答】解:A、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A错误。
    B、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
    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D.阳光穿过三棱镜
    【解答】解: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阳光穿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紫外线的热效应
    B.日环食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60°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解答】解: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A错误;
    B、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错误;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为60°,故C正确;
    D、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15.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选择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实验过程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A的像重合可能是由于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
    【解答】解:A、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效果更不明显。故A错误;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只等大的蜡烛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
    C、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故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故C错误;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这样像与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无法重合,故D正确。
    故选:D。
    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  )

    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
    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
    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解答】解:
    BC、由于水面是水平的,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故AB错误;
    AD、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故D正确,A错误。

    故选: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红外线可以用来测量体温、用来消毒杀菌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潜入游泳池水中的人仰头看游泳馆墙壁上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解答】解: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故A正确;
    B、红外线可以用来测量体温,但不能用来杀菌消毒,故B错误;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错误;
    D、潜入游泳池水中的人仰头看游泳馆墙壁上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故D错误。
    故选:A。
    18.小明用放大镜看说明书上很小的字,当距离字15cm时能看清楚,则该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解答】解:小明用放大镜看说明书上很小的字,当距离字15cm时能看清楚,这表明15cm要小于焦距,即焦距大于15cm,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9.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②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照相机中所成的像;⑤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②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①③④
    【解答】解:①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④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⑤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②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①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
    AC、由图象知,u=v=2f=20cm,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10cm,故AC错误;
    B、将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由图象可知,物距变大,此时像距变小,同时像变小,故B错误;
    D、当蜡烛在A点时,由图象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21.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
    故选:C。
    2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g,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04g B.112g C.108g D.110g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
    则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所以被测物体的质量:m=100g+10g﹣2g=108g。
    故选:C。
    23.根据密度的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ρ=是计算密度的一个公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跟物质种类有关,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没有关系,谈不上正反比关系,谈不上大小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4.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解答】解:(1)根据测密度的原理,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①金属块的质量;②金属块的体积。
    (2)为了避免金属块上沾水,导致所测质量偏大,而且可能使天平因受潮而生锈,
    故我们实验第1步: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采用排水测体积,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然后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两次体积之差即为金属块的体积,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综上所述: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①③⑤⑥,②④步骤是多余的。
    故选:C。
    25.科学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恰好等于0.8×103kg/m3
    B.略微大于0.85×103kg/m3
    C.恰好等于0.85×103kg/m3
    D.略微小于0.85×103kg/m3
    【解答】解:设一份的体积为V,则水的体积为V,纯酒精的体积为3V,
    由ρ=可得,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3ρ酒精V,
    则混合液体的总质量:m液=m水+m酒精=ρ水V+3ρ酒精V,
    假设消毒液的体积等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
    所以,混合液体的总体积:V液=V+3V=4V,
    消毒液的密度:ρ液===(ρ水+3ρ酒精)=×(1.0×103kg/m3+3×0.8×103kg/m3)=0.85×103kg/m3,
    因分子间有间隙,即消毒液的体积小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
    所以,消毒液的密度略大于0.85×103kg/m3。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6.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  N 的高度(选填“M”或“N”);
    (2)图乙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97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  吸 热,温度将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实验中看到“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的状态是  液态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气态”),产生“白气”的过程需  放 热;
    (4)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水的质量不同 。
    (5)小华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  A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首先调节的是铁圈N的高度;
    (2)由图乙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7℃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7℃;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4)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b组水的质量大于a组水的质量;
    (5)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是沸腾前的情况。
    故答案为:(1)N;(2)97;吸;不变;(3)液态;放热;(4)水的质量不同;(5)A。
    27.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A、B两蜡烛大小相等。
    (1)实验时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实验时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
    (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玻璃板碰倾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
    (4)实验中发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于是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将铅笔的笔尖贴在玻璃板上,发现笔尖的像和笔尖不重合,如图丙所示,说明笔尖是通过 BD (选填“AC”或“BD”)面反射成像的,测出两笔尖的像的距离是0.58cm,由此可知,玻璃板的厚度是 0.29 cm。

    【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观察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若不小心将玻璃板碰倾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下方;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此时笔尖是通过BD面反射成像的两笔尖的像的距离是0.58c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所以笔尖到反射面的距离为×0.58cm=0.29cm,即玻璃板的厚度是0.29cm。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相等;虚;(3)下方;(4)BD;0.29cm。
    28.小华利用烧杯、天平、细线和水,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完成相关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再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1= 52 g;
    (3)小华用盛水的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2.6 g/cm3;
    (4)另一位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损坏了量筒,但他经过思考之后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同一小石块的体积并算出密度。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水中的小石块,然后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121.2g;
    C、再向烧杯中缓慢加水直到标记处,然后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142g;
    根据数据m1、m2和m3,算得小石块的体积为 20.8 cm3,密度是 2.5 g/cm3;用这种方案测量并计算,得出的结果将比准确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有水,使得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
    【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由图知,石块的质量m=50g+2g=52g;
    (3)石块的密度ρ===2.6g/cm3;
    (4)根据BC的步骤可知,小石块排开的水的质量为m'=m3﹣m2=142g﹣121.2g=20.8g;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的水的体积:V'=V水===20.8cm3;
    石块的密度ρ'===2.5g/cm3;
    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有水,使得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量的密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2)52;(3)2.6;(4)20.8;2.5;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有水,使得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三.计算题(共2小题)
    29.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考虑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6s后听到雷声。解答下列问题:
    (1)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
    (2)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
    (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如果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传播的距离是多少m?
    【解答】解:(1)雷声、闪电在空气中同时发生,由于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使得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由v=可得,打雷的位置距离小明的距离:
    s=v声t=340m/s×6s=2040m;
    (3)光在空气中传播相同的时间,传播的距离:
    s′=v光t=3×108m/s×6s=1.8×109m。
    故答案为:(1)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2)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2040m;
    (3)如果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传播的距离是1.8×109m。
    30.有一个铜制小球,它的体积为30cm3,质量为89g。
    (1)试判断该球是不是实心铜球?
    (2)如果不是实心球则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用某种金属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质量变为245g。求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ρ铜=8.9×103kg/m3)
    【解答】解:(1)由ρ=可得,
    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V铜===10cm3,
    已知铜制小球,它的体积为30cm3,因为V铜<V球,所以该球是空心铜球;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心=V球﹣V铜=30cm3﹣10cm3=20cm3,
    注入金属的质量m金属=m总﹣m球=245g﹣89g=156g,
    因为空心部分注满金属,则V金属=V空心,
    注入金属的密度ρ金属===7.8g/cm3。
    答:(1)该球是空心铜球;
    (2)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7.8g/cm3。
    四.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31.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会发生漫反射:
    (1)三条光线的反射角  不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生活中一些建筑物会发生光污染,导致周围多栋楼的住户都会深受其害,光污染发生的原因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这种反射。
    (2)请在图中画出光线②经过物体表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2,并标出入射角i。

    【解答】解:(1)由图可知,三条光线的反射面凹凸不同,所以反射角不相等,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属于漫反射;光污染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先过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不相等;不是;(2)如图。
    32.2020年12月21日,国产大飞机C919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C919大飞机从2007年立项起步实施以来,铝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的研制与推进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1)为了减轻自重和降低油耗,飞机的质量会精确到克;铝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共同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 小,可以大大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质量。
    (2)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飞机零件,在飞机飞行高度为8000米的空中,质量相比在地面上是  不变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碳纤维复合材料是飞机、发动机结构材料家族中一位新成员,碳纤维比铝还要轻,比钢还要硬,其密度是铁的四分之一。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质量是8.9kg铜制零件改用碳纤维材料来做(体积不变)。求:该零件的体积是多少m3?用碳纤维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多少kg?
    (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

    【解答】解:(1)飞机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飞机的质量越小,因此,为减轻飞机自身的质量,要用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机身;
    (2)在飞机飞行高度为8000米的空中,飞机只是位置变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3)由ρ=可得,铜制零件的体积V===1×10﹣3m3,
    改用碳纤维材料来做(体积不变),即V碳纤=V=1×10﹣3m3,
    ρ碳纤=ρ铁=×7.9×103kg/m3=1.975×103kg/m3,
    由ρ=可得,用碳纤维制成的新零件质量m碳纤=ρ碳纤V碳纤=1.975×103kg/m3×1×10﹣3m3=1.975kg。
    答:(1)密度;(2)不变;(3)该零件的体积是1×10﹣3m3,用碳纤维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1.975k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2/22 10:38:14;用户:思考乐中学部;邮箱:zhangmian@qq.com;学号:21487918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卷(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word版 含答案),共30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word版 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