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卷三,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综合三
一、选择题
1.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D.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华现象
4.图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5.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6.下列图示应用或自然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汽车的观后镜 B.神奇的验钞机
C.树荫下的光斑 D.雨后的彩虹
7.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近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9.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10.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 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
1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 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
13.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同学们了解了党史,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
14.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5.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___________。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 ___________(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___________(安全/不安全)。
16.《后天》是一部美国科幻灾难片,电影中灾难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盖______使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城市,同时使得水温、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转变,温度急剧下降,涌入城市的海水骤然______,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都被冻成冰柱(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______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身高 1.6 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 1 米处,像高 ______1.6 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向镜面前进 0.5 米,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 。
19.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 _______;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2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空气在界面__________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度。
21.我们来看看一张有趣图片。
(1)图中的杯子实际装有小球_______颗。图片较靠上的两颗小球是由于光的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图中较靠下的两颗小球的直径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实际直径,这是因为杯子与水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当于________(选填“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的像。
22.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3.南京长江五桥于2020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_____,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 m。
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甲车做______直线运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______m/s;第15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
三、解答题
25.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6.人在B处看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C处,A点是球的实际位置,请完成人看到玻璃球在水中像的光路图,同时标出折射角r。
27.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28.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米深处,需3小时20分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
29.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___________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30.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水;
(2)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
(3)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
(4)小明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_℃,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31.小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4)小桂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丁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丁所示,可得结论是______。
32.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若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乙图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则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在乙图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_____(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后,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当蜡烛位于45cm刻度线处时,为观察到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应该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取走光屏,从右侧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C.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D.取走光屏,从左侧直接观察蜡烛
33.小强想探究锥角不等对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他采用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如图甲所示,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他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
(1)小强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________(是/否),理由是:___________。
(2)小强选用纸锥B测量其下落速度,他用每隔0.2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下纸锥B下落过程的照片。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直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测得照片上E、F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纸锥从E点下落到F点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s。若照片相对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40,则纸锥在EF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部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胡琴和琵琶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面振动越快,但是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听众关闭手机,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海水吸热使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当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故BC错误;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铅笔在平面镜中成虚像,且铅笔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像的尖端朝左,故A错误;
B.铅笔是一个整体,整体的移动速度相同,故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故B错误;
C.移动过程中,铅笔的长度不变,则此时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仍相距6cm,,故C正确;
D.将M逆时针转动45°,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则此时铅笔的像是竖直且尖端朝下的,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验钞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研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我们就可以在硬纸板上看到光的传播路径,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图甲中∠EON是入射角,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将纸板沿ON向后翻转,则看不到反射光线,故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让光线沿原来反射光线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聚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D。
9.A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s甲=180km时,t甲=2h,当s乙=120km时,t乙=3h,甲乙两车的速度
则,甲乙速度之比
v甲∶v乙=90km/h∶40km/h=9∶4
故A正确;B错误;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s甲1=v甲t1=90km/h×2h=180km
乙车需行驶的时间
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故A错误;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故B错误;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故C错误;
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4cm,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A.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
u=26cm>2f
解得
f<13cm
故A错误;
B.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则成的像向上移动,故B错误;
C.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像距大于物距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13.振动 信息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讲解员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递了党史的信息,所以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4.升高 响度
【详解】
[1]用力敲击水瓶琴时,声音是由水和瓶子振动发出的,由于从左向右水的质量越来越小,所以振动越来越快,故发出的音调将升高。
[2]因为响度由振幅决定,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则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5.乙 不能 安全
【详解】
[1]乙是体温计,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回去,可以知道是否超标。
[2]外界温度高,取出温度计示数会上升,不能取出。
[3]示数为5℃,小于8℃,安全。
16.熔化 凝固
【详解】
[1]由于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升高,导致两极冰盖吸热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海水涌入城市,同时使得水温、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转变,温度急剧下降,涌入城市的海水由液态骤然变成固态,这个过程是凝固过程,使得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都被冻成冰柱。
17.光的直线传播 变小
【详解】
[1]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由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
18.等于 不变 0.5
【详解】
[1]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他在镜中像高等于1.6m。
[2][3]当他向镜面前进0.5m后,则他距离镜面为
1m-0.5m=0.5m
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0.5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不管他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19.直线传播 漫反射 反射
【详解】
[1]柳树的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柳树挡住形成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照在粗糙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这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不同方向的人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3]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故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它反射了绿光。
20.左 30
【详解】
[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根据光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可知FO是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从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90°-30°=60°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为30°,由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AB左边为空气,右边为玻璃。
21.2/两 折射 虚像 大于 放大镜
【详解】
(1)[1][2][3]杯子中的小球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小球的位置比实际球的位置高(看到的是小球的虚像)。图片中共有4个小球,故实际装有小球2颗。图片较靠上的两颗小球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4][5]图中看到的较靠下的两颗小球的直径大于小球的实际直径,这是因为杯子与水的作用相当于凸透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杯子与水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当于放大镜所成的像。
22.放大 会聚 靠近
【详解】
[1]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物距)处,因10cm <18cm<20cm,此时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故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3]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因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光屏前会聚了,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23.运动的 6000
【详解】
[1]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与江面航行的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2]汽车的速度
v=72km/h=20m/s
汽车行驶的时间
t=5min=300s
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vt=20m/s×300s=6000m
24.匀速 4 10
【详解】
[1]由物体的s-t图象可知,甲车的s-t图象是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乙的s-t图象可知,乙车在0~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所以速度为
[3]由物体的s-t图象可知,第15s时,两车相距
30m-20m=10m
25.
【详解】
由图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26.
【详解】
连接BC,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连接A点与折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人看到的玻璃球在水中的C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27.
【详解】
凸透镜中从焦点出发,必然平行主光轴,故过折射点画一条平行主光轴的直线,并标上向右的箭头,平行主光轴必然经过焦点,故连接折射点与右侧的焦点,并标上向上的箭头,故如下图所示:
28.(1);(2)
【详解】
解:(1)该海域的深度为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
2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振动放大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甲 B
【详解】
(1)[1][2]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2)[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4]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
(4)[5]通过水波来类比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故选B。
30.热 吸热 99 温度不变 97 不沸腾 快
【详解】
(1)[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热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使水尽快沸腾。
(2)[2]停止加热,水就不能继续吸热,水就不能继续沸腾了,说明水沸腾时要吸热。
(3)[3][4]根据水沸腾的特点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由图乙可知,沸点为99℃。
(4)[5]如图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是97℃。
[6]试管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不沸腾。
[7]试管中的水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31.确定像的位置 不点燃 A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详解】
(1)[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另一侧的代替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为了比较物和像的关系,蜡烛B不能点燃,点燃后蜡烛B太亮将难以看到平面镜成的像,不便于实验的进行。
(3)[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对称,水平移动平面镜,对称轴的位置不变,所以成像位置依然在a处。
(4)[4]由丁图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与法线的夹角都为30°,则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规律的结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2.靠近 缩小 近视镜 B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在乙图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需要把光屏靠近凸透镜;此时物距为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3]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后成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放置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
(3)[4]当蜡烛位于45cm刻度线处时,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应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
33.否 未控制纸锥质量或迎风面积不变 3.50 1.4 1
【详解】
(1)[1][2]用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不仅锥角发生变化,纸锥的质量或迎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所以不科学。
(2)[3]从照片选取纸锥同一部位测量纸锥移动的距离,E处纸锥的底面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为3.00cm,F处纸锥的底面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为6.50cm,则EF之间距离为
6.50cm-3.00cm=3.50cm
[4]从E至F点有7个时间间隔,故纸锥从E点下落到F点的实际时间
[5]若照片相对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40,则EF之间的实际距离
则纸锥在EF段的平均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仿真卷六,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仿真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0年6月21日下午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