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设计
展开知识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方法。
2.理解线段的中垂线概念,掌握线段的中垂线性质。
能力目标:会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线段的中垂线性质,解决两条线段相等、两个 角相等的问题。
情感目标:几何图形及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体验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个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条件。
难点:1.例4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条线段相等。
2.线段的中垂线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室的钢窗,开窗时,随着∠ABC的大小改变,开窗的大小也随之改变。由于∠ABC 的大小在改变,问:△ABC的的形状能固定吗?
二、合作学习,引入新知
1.画三角形
让我们动手做一做: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ABC,使AB=4Cm,BC=6Cm,∠ABC=60⁰。要求学生把图画在透明纸上。
2.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在巡视中,有五分之四以上学生画好后,要求学生将你画好的三角形和其它同学画的三角形,重叠上去,它们能互相重合吗?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再由全等形的概念知:得到书本P.23的结论。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例题讲解,P.23例3
分析: 在△AOB和△COD中:
已有哪些已知条件?OA=OC,OB=OD。根据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还需要什么条件?
∠AOB=∠COD或AB=DC,选哪一个好?∠AOB=∠COD。
而AB=DC,在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的条件,AB=DC吗?不可能。
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学生填写( )的理由。
四、梳理知识,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1.我们已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两个判定方法:SSS、SAS。
2.线段的中垂线概念及性质。
3.对所学的知识,重在于灵活运用。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在画△ABC时,教师可讲一下画图思路:先画一个“草图”△ABC,把已知条件,标写在图上,我们可以先画“草图”,帮助我们寻找画图的方法。根据所学的知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已知条件还可以换吗?怎么换?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判定方法,加深概念的掌握。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全等条件的应用,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