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世界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世界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2017)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1.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听到的声音比原来要大些,这主要是( )。A.声音比原来的传播速度快了B.声音比原来大了C.声波能集中传入耳内2.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你会发现( )。A.音叉停止振动,水面溅起水花B.音叉振动,水面平静没有变化C.音叉振动,水面溅起了水花3.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是( )。A.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物体发出的都是优美动听的声音4.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停止敲击B.马上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C.继续敲击5.航天员在月球上最不可能通过( )的方式进行交流。A.手势 B.无线电 C.大声说话 D.电磁波6.声音的强弱用( )来表示。A.音调 B.音量 C.音高7.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B.机动车在市内禁止鸣笛C.洒水车给马路酒水8.下列做法中,( )是在传播过程中消减噪声。A.佩戴耳塞保护听力 B.汽车消音器 C.高架桥隔音板 二、填空题9.耳朵是听觉器官,当外界物体振动的空气传到耳朵后,首先会引起____________振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向内耳。10.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A.幅度 B.快慢11.声波通过(______)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刺激(______)的听觉细胞产生听觉信号。12.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3.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而且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三、判断题14.物体停止振动后,依然可以发出声音。(______)15.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没有什么变化。(______)16.超声波也能被人耳听到,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诊断疾病。(______)17.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______)18.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不会改变。(______) 四、简答题19.你认为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20.怎样才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 五、综合题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节选自《大自然的声音》)21.青蛙歌唱的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里。22.我们要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声音就要依次经过耳朵的外耳道、耳道、(______)、听小骨、(______)、听觉神经,到达大脑。23.下图中听小骨是(______)(填序号),它的作用是(______)。24.当外界声音很大时,鼓膜振动幅度(______)(填“大”或“小”);当外界声音很高 时,鼓膜振动(______) (填“快”或“慢”)。25.生活中难免会听到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会伤害我们的听力。你有哪些保护听力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1.C2.C3.A4.B5.C6.B7.C8.C9.鼓膜10.A B 11.外耳 内耳 12.休息 学习 工作 13.空气 固体 液体 14.×15.×16.×17.√18.×19.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发声的鼓面、音叉、声带、水等都在振动,当这些物体停止振动后,听不到声音。物体恢复振动,又开始发声。20.物体停止振动,物体就停止发声了。如用力握紧音叉,音叉不再振动,音叉停止发声。 21. 振动 空气 22. 鼓膜 耳蜗 23. ④ 振动传达到内耳 24. 大 快 25.戴上降噪耳塞;捂住耳朵迅速远离噪声大的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6 声音的产生优秀随堂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7 声音的传播精品课后作业题,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声音的世界6 声音的产生精品课后作业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