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 2分 ) 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 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 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 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
2. ( 2分 ) 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岂有此理_____
A. 哪里 B. 难道 C. 为什么
3. ( 2分 )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 》内容填空。
这是一篇以_____为主的文章。
A. 叙事 B. 写景 C. 写人
4. ( 2分 ) 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爱不释手_____
A. 说明 B. 消散 C. 放开
5. ( 2分 )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 》内容填空。
作者通过对动植物_____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A. 形象 B. 拟人
二、填空题
6. ( 5分 ) 查字典。
①“垠”字共________画,第四笔画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悠”字的音序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组词为________。
7. ( 4分 ) 给画线的字注音。
箬笠________ 蓑衣________
耕田________ 昼夜________
8. ( 6分 )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屋檐(yán yuán )________ 狮子(shī sī)________ 和谐(xié xué) ________
捣(dǎ dā ) ________衣 赛过(sài shài)________ 率领(shuài lǜ)________
9. ( 4分 ) 找出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
芽包初放 浓荫遍地 装满竹蓝 每根麦杆
10. ( 3分 ) 填上恰当的同音字。
jū
不________一格 ________然 憨态可________
11. ( 1分 ) 宋朝的________写了著名的《四时田园杂兴》,他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12. ( 4分 ) 按古诗填空
四时田园杂兴
________夜绩麻,
村庄儿女________。
童孙未解________,
________学种瓜。
13. ( 6分 ) 按意思写词语。
①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________
②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________
③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________
④大声喊叫。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________
⑤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________
⑥用尽目力向远处看。________
14. ( 6分 )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15. ( 5分 ) 解释划线字的含义。
①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川:________;子规:________
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供:________;傍:________
三、判断题
16. ( 4分 ) 根据课文内容
判断。
(1)“童孙未解供耕织”的“供”读做gòng。
(2)“童孙未解供耕织”的“未解”的意思是“不能,不会”。
17. ( 6分 ) 判断正误
(1)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全文首尾呼应。
(2)本文的结尾意蕴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3)朗读课文时的感情基调应稍慢、低沉。
四、问答题
18. ( 5分 )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根据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五、综合题
19. ( 4分 ) 读课文《牧场之国》,根据文章内容选答案。
(1)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那里有许多
A.江
B.湖
C.潭
D.运河
(2)荷兰是花之国,你知道荷兰主要是什么花吗?( )
A.玫瑰
B.郁金香
C.牡丹
D.菊花
20. ( 10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解释下列词语。
白鹭
(2)翻译下列句子。
斜风细雨不须归。
21. ( 8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我抓着春姑娘绿色的衣裙,轻轻地、默默地走在绿色的大地上。正在这时候,只听得“啾啾……”几声,两只小燕子从头顶飞过去,只见它那剪刀似的尾巴抖了两下,飞快地落在电线杆上。瞧,那情形多么像正在等待演奏的五线谱呀。
我走着,走着,来到田野旁。这时一阵阵的牛叫声把我吸引住了,抬头望去,只见田地里一只小牛正在那里耕地,田地上还有歪歪斜斜的脚印。我看到这情景问它:“喂,可爱的小牛,这么小,为啥不趁这美好的春光玩一玩呢?”小牛把头摇得像拨榔鼓似的,说“不,朋友,我要趁着这大好时光学耕地的本领呢。”
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出现了一片幼林。那光秃的树枝上又长出了绿叶。瞧,这绿叶,翠生生的,还闪着光亮,真是春意盎然。我问:“你们在春天里做什么?”幼林回答:“我们要趁着春天吸足大自然的养料,我们要将牢牢地扎在大地上,将来要成为参天大树、有用之材。”
我走在这大地上,小牛、幼林的回答给我启示。我正处在人生的春天,难道我就应该悠闲吗?
(1)本文采用______方法,使文章充满儿童情趣。( )
A. 比喻 B. 拟人 C. 借物喻人
(2)短文是以______为线索,展开全文的。( )
A. “我”在春天里漫步的行踪。 B. 按事情发展顺序。 C. 按方位。
(3)短文最后一句话是( )
A. 疑问句 B. 设问句 C. 反问句
(4)短文通过“我”与小牛,幼林的对话,表达了______中心。( )
A. 春天是美丽。
B. 爱春天,就应该珍惜大好春光,勤奋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C. 小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22. ( 9分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
(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B
二、填空题
6.【答案】8;横折;Y;心;悠久
7.【答案】ruò;suō;gēng;zhòu
8.【答案】 yán;shī;xié;dǎ;sài;shuài
9.【答案】 包—苞;荫—阴;蓝—篮;杆—秆
10.【答案】拘;居;掬
11.【答案】 范成大
12.【答案】 昼出耘田;各当家;供耕织;也傍桑阴
13.【答案】 仪态端庄;镶嵌;悠然自得;吆喝;辽阔无垠;极目远眺
14.【答案】阔;彼;悠;深;交;膘
15.【答案】 平地;杜鹃鸟;不懂;从事;靠近
三、判断题
16.【答案】 (1)正确
(2)正确
17.【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四、问答题
18.【答案】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五、综合题
19.【答案】 (1)D
(2)B
20.【答案】 (1)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2)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21.【答案】 (1)B
(2)A
(3)C
(4)B
六、现代文阅读
22.【答案】 (1)和谐;辛苦
(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辽________无垠
此起________落
________然自得
夜________人静
纵横________错
________肥体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