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敬业与乐业学案
展开6.敬业与乐业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型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对课文中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学习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活动一:读写字词。
1.注音
厌恶( ) 禅( )师 佝偻 ( )( ) 旁骛( )
骈 ( )进 强聒 ( )不舍 亵渎( )( ) 蜩( )
2.解词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亵 渎:
强聒不舍:
活动二:预习材料交流。
1.简介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2.简介时代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在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做的演讲。
3.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论 点 论 据 论 证
论据: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
确凿的数据
可靠的史实
道理论据:原理、定律、公式、定义、名言、谚语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结构: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二、合作学习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
1.让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2. 划分文章的结构。
【活动二】整体感知
1.阅读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2.阅读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
3.“乐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课后练习】
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乐(lè)业 百行(háng)业为先 羡慕(mù) 言行相顾
B.征(zhèng)引 禅(chán)师 佝(gǒu)偻(lóu) 断章取义
C.骈(pin)进 亵(xiè)渎(dú) 佛(fó)门 不二法门
D.承蜩(tiáo) 旁鹜(wù) 层累(lěi) 强聒(guō)不舍
3.下列句子画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 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①但;②并且;③即使;④却
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
C.①但;②所以;③无论;④却
D.①故;②所以;③无论;④才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敬业与乐业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敬业与乐业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文学文化常识,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文本,探究重点难点,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7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7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任务,基础知识梳理,预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路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