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维持沸腾的水B.冰雪消融
C.把手上的水烘干D.雾凇的形成
2.我们发现,牙医在检查病人牙齿示,常常要先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去病人口中,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 )
A.防止镜子太冷,让病人牙齿更痛
B.为了消毒
C.使镜面不易形成水雾,容易看清病牙
D.防止镜框进入口腔后因受热而脱落
3.夏天炎热,小明在吃冰棒时,发现舌头被冰棒“黏住”,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舌头表面的唾液遇到冰棒后发生了( )
A.汽化B.凝固C.凝华D.升华
4.如图为近几年流行的“喷气”奶茶,其原理是在奶茶的上表面加有一层可食干冰,然后就会产生“冒烟”的效果。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出来的“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喷出来的“气”是奶茶吸热汽化形成的
C.干冰吸热熔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D.喷出来的“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5.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7.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2℃,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7.1℃和38.6℃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7.1℃,38.6℃B.38.2℃,38.6℃
C.38.2℃,38.2℃D.37.1℃,38.2℃
8.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37℃”这一刻度,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
A.空气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测量人的体温
9.炎炎夏日,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则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像是( )
A.B.
C.D.
10.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利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用扫帚摊开篮球场的积水
C.在通风处晾衣服
D.将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11.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12.如图所示,将装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试管未碰底),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烧杯,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由此可以判断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表格中的(表格中列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
A.酒精B.水C.煤油D.甘油
二、填空题
13.下图是用干冰营造的舞台“烟雾”效果,图中的“烟雾”是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小水珠”),它是由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或“空气”)液化形成的。
14.宜昌中央大街上有一种“炒酸奶”的美食,“炒酸奶”是以液态酸奶为主要原料,配以坚果、新鲜水果等辅料,经炒冰机快速制冷而成。制作时将液态酸奶直接倒在特殊装置的平锅上,经过翻炒,酸奶___________(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成美味的酸奶片。
15.小明在家找到了一支体温计,如图所示,它的测温液体是_______,测温原理是________,疫情期间,小明爸爸从外地出差回家,进行居家隔离,并利用该体温计测量体温后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此时该体温_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使用完毕后,小明在给体温计消毒过程中不小心将其打碎,考虑到小区正在实行垃圾分类,他应如何处理:________.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熔化/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______形成的。
17.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18.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他又把一支没刻上刻度的温度计,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此时对应温度应该是______℃。
19.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根据表格,南极的最低温度为,应选用______(选填物质名称)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20.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上层的油和下层的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下层的醋全部______后,继续加热,油的温度就会升高,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21.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___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主要目的是使试管____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蜡烛的熔化图像是图_______(选填“①”或“②”);图①中该物质在第3min时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且未放入温水中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推理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水
100
甘油
290
煤油
150
酒精
78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水
0
100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C
7.B
8.C
9.D
10.D
11.D
12.A
13.小水珠 水蒸气
14.放出 凝固
15.水银 液体的热胀冷缩 37.8 不正常 将水银和碎玻璃小心收集起来,放入有害垃圾箱里
16.液化 水蒸气液化
17.晶体 非晶体
18.热胀冷缩 增大 0
19.热胀冷缩 36 酒精 能
20.60 不会 汽化
21.B 受热均匀 ﹣4 ② 固液共存态 不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