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物态变化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练习(1) 一、单选题1.对下列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2.如图所示,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致冷剂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汽化,并吸热 B.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升华,并吸热C.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并吸热 D.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凝华,并吸热3.如图所示,在下列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A. B.C. D.4.根据如图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物质铝固态氢酒精水银熔点/℃660-259-117-39 A.660℃的铝只可能是固液共存态B.-260℃的氢是液态C.酒精的凝固点是-117℃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6.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可以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7.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易拉罐并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B.冰熔化吸热使易拉罐壁和底温度降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白霜D.白霜的形成过程向周围放热8.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挂在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B.北方的冬天,水蒸气在树上形成了雾凇C.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D.初秋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9.下列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郑州市的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0.小聪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一定处于固态 二、填空题1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明早上照例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上学去了。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小明晚上回家后发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为______℃。12.果农常用保鲜袋包装水果,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减小水果中水分的______;融雪时特别冷是因为融雪是______过程,要______热量。13.(1)寒冬,戴眼镜的人从______(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走进______(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从而导致看不清东西。此过程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3)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升华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4.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 银酒 精甲 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40℃时, 水银是___________ 态, 酒精是___________态,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15.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物态变化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干冰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在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白雾”,这种“白雾”的本质是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而来的。(2)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套气球,如图乙所示。气球体积会逐渐变大,气球中的气体是______,它是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三、实验题16.下图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组装仪器时应先放置_______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2)纸板上有两个小孔,一个用于插温度计,另一个小孔的作用是_________。(3)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温度数据,请在坐标图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时间/00.511.522.533.544.5…温度/88909294969898989898 (4)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17.如题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2)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___________(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他们在实验操作中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1011水温℃…909192939495969798989898(3)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当时的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4)图______是水沸腾时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_同时发生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下面四项中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冰 ②霜 ③雾 ④雪18.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3)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______(选填“C”或“D”)图,这时______(选填“只在水表面”、“只在水内部”或“在水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______现象;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4)结合乙图可知,水在7min左右开始沸腾,加热时间有点长,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9.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状态。(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在烧杯上面加盖等措施,烧杯上面加纸板盖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20.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本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除了温度计,还需___________;(2)在加热过程中,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3)实验中,应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如表格中所示),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C-8-6-4-20000000状态固态a(4)表格中a处应填___________,由数据可知,冰是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5)小明和小华分别用一样碎的冰做了两次实验(实验过程中保证碎冰受热均匀),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同一坐标中作出了不同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A. 小明用的冰初始温度比小华的高 B. 小明用的冰比小华少C.小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D. 小明记录温度计示数所用的时间间隔比小华的短(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和小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丁所示(环境温度低于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_____(填字母)。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参考答案1.C2.A3.D4.C5.C6.C7.C8.D9.D10.C11.热胀冷缩 36.6 12.蒸发 熔化 吸收 13.寒冷的室外 温暖的室内 液化 沸点 吸收 14.固 液 水银 甲苯 15.小水珠 液化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16.酒精灯 使烧杯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98 小于 17.读温度计示数没平视 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了 由下到上 98 小于 乙 内部和表面 不变 ③ 18.A处向上 97 C 在水表面和内部同时 汽化 吸热/吸收热量 适当减少用水量 19.晶体 固液共存 大 低于 减少散热 不可行 20.秒表 用搅拌棒均匀搅拌 -4 固液共存态
晶体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