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物态变化巩固(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2.图中的四个选项的图像中,代表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A. B.C. D.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4.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描述水沸腾时的温度 B.图像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D.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5.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信息正确的是( )A.在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B.在0至5min物质处固液共存状态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湖水结冰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停止加热,则水将不会继续沸腾8.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9.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 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10.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因为雪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C.冬天室内开着空调,玻璃上出现的白雾在玻璃的内侧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冰箱门口出现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11.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属于熔化的是( )A.春,冰雪消融 B.夏,河床干枯C.秋,朝露晶莹 D.冬,河水结“冰”12.天气炎热,小易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棍,细心的他发现冰棍表面有一层“白霜”,冰棍周围冒着“白气”,他咬了一口冰棍,舌头立即感觉凉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和雾、雾凇的形成原因相同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C.“白气”形成过程是吸热过程 D.“白霜”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13.下列对自然现象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春回大地,冰雪消融——熔化、吸热B.乙图中,寒冬时树枝上出现“凇花”——凝华、吸热C.丙图中,屋檐下冰凌逐渐变小消失——凝固、放热D.丁图中,食品包装盒中干冰体积变小——升华、放热14.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二、填空题15.在防范新冠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外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16.如图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水烧干之前纸锅没被火烧着,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17.煮鸡蛋时,小聪告诉妈妈:水开了以后将火关小一点,只要保持水“开”。和大火煮时效果相同请你帮助小聪给妈妈解释原因:______。18.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1)冬天早晨草地上有霜,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2)深秋的早晨有浓雾,雾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19.如图(a)所示的温度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__℃;图(b)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0.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有温度决定的,己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和氧的烙点和沸点如表所示: 熔点沸点氮-210℃-196℃氧--218℃-183℃(1)-215℃的氮是______态,-200℃的氧是______态;(2)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来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_____。 三、计算题21.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温度计,他将一根下端带有液泡的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固定在刻度尺上,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他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刻度处的A点;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则:(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多少?22.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小刚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了一种方案.他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设想可用凝固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冷冻室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是一8℃.(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小刚同学是否能把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2)在水中增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4)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水和酒精分离开来呢?2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白烟”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24.有一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把它与一标准温度计同时测量某一温水时,标准的温度计示数为25℃,它的示数是23℃;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它的示数是103℃.求当温度计的示数为83℃,实际温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1.C【详解】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2.C【详解】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不变再降低。故选C。3.B【详解】A.暮春,露珠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盛夏,晨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深秋,雾凇洁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隆冬,大地冰封,冰是水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A.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故A错误;B.图象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加热前,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C错误;D.加热一段时间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当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D正确。故选D。5.C【详解】通过图象可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是物质的凝固过程,BC段温度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A.BC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中物质放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在0至5min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但还没有达到凝固点,此时物质处于液态,故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温度(40℃),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则此物质的熔点是40℃,故C正确;D.在CD段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凝固已经完成,物质处于固态,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晨雾弥漫,雾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液化形成,属于液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树枝凝霜,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冰晶,属于凝华,故C选项符合题意;D.湖水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且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蒸发发生任何温度下,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会发生蒸发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停止沸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正确;C.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故C错误;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B。9.D【详解】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房檐下的冰挂的形成,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 C.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10.C【详解】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A错误;B.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故B错误;C.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房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雾,故C正确;D.冬天气温很低,“白气”是从嘴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打开冰箱门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冷的气体,液化为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11.A【详解】A.春,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夏,河床干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不符合题意;D.冬,河水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详解】AD.白霜和雾凇都是凝华现象,这个过程需要放热,而雾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D正确;B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这个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C错误。故选D。13.A【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B.严寒的冬天,树枝上出现“凇花”,凇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B错误;C.屋檐下冰凌逐渐变小消失,冰凌升华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错误;D.食品包装盒中干冰体积变小,干冰升华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A。14.A【详解】A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液氮迅速汽化,故A正确,C错误;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的,故B错误;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汽化了,故D错误。故选A。15.36.5 使用前须手拿体温计上部用力往下甩一甩 【详解】[1]1℃之间有10个小格,1小格代表0.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是36.5℃。[2]使用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前须手拿体温计上部用力往下甩一甩,以使水银柱回到玻璃泡中。16.吸收 不变 【详解】[1][2]水在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纸锅不会被烧着。17.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详解】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这样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18.凝华 液化 【详解】(1)[1]冬天早晨草地上有霜,霜的形成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这是凝华现象。(2)[2]深秋的早晨有浓雾,雾的形成是由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这是液化现象。19.-10~50 1 37.8 相同 【详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上的刻度值可知,温度计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最小刻度值为-10℃最大刻度值为50℃,所以此温度计的量程为-10~50℃。[2]由图可知,相邻刻度值示数之间相差10℃,且有10小格,所以最小分度值为1℃。[3] 由图(b)所示,此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1℃,读数为37.8℃。[4](a)、(b)两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均是采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原理相同。20.固 液 氮气 氧气 【详解】(1)[1]氮的熔点是-210℃,所以-215℃的氮是固态。[2]氧的熔点是-218℃,沸点是-183℃,所以-200℃的氧是是液态。(2)[3]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氮气沸点比氧气低,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氮气。[4]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来分离,氮气沸点比氧气低,首先液化的是氧气。21.(1)0、100℃;(2)【详解】(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是100oC,所以A点的温度为0、B点的温度为100oC。(2) A、B两点的温度差为100oC,并且是均匀分布的,由比例关系可得解得。答:(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0和100℃;(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22.(1)不能.(2)在水中添加酒精后, 凝固点降低.(3)在冬天,向作为汽车冷却液的水中, 添加一些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 以免水结冰【解析】解答:(1)从表格中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从—4-8℃.还没凝固,故不能把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2)在水中添加酒精后, 凝固点降低.(3)在冬天,向作为汽车冷却液的水中, 添加一些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 以免水结冰.23.“粉”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霜. “白烟”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解析】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棒上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茶杯外壁出“汗”,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24.81.25℃【详解】该温度计从23℃刻度开始每一小格所对应的实际温度为当温度计的示数为83℃,实际温度为。答:实际温度为81.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