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音版(简谱) 二年级上 第7课 《海上风暴》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3965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音乐 人音版(简谱) 二年级上 第7课 《海上风暴》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3965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海上风暴(片段)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海上风暴》(片段) | 课型 | 欣赏课 | |
年级 | 二年级(上) | 教具 | 钢琴 多媒体 打击乐器等 | |
教 学 目 标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爱护自然,并能将生活经验运用于音响效果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感受力度变化给音乐形象塑造带来的不同效果。能初步记住和表现海上风暴的音乐形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感受,听辨乐曲声音、模仿、律动、声势互动、打击乐器、生生合作的方式,表现《海上风暴》。 | |||
教 材 分 析 | 管弦乐《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是根据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戏剧配乐选编而成。诗剧《培尔·金特》以挪威民间传说为题材。《海上风暴》为第二组曲的第3曲,《培尔·金特回故乡》,又名《海上风暴之夜》。这一曲选自戏剧第五幕间奏曲。描写培尔·金特在美洲淘金成为百万富翁后乘船回国,在海上遇到风暴袭击时的情景。 | |||
学 生 学 情 分 析 | 二年级的孩子属低年段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虽已掌握上课的基本课堂要求,但仍然比较好动,爱表现。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较为浓厚,对于打击乐器的学习十分喜爱,同时,对音色、音响的模仿和简单旋律的哼唱能很快的学会,模仿能力较强。所以,针对低年级欣赏课的学习,应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身心特点,运用讲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聆听为基础、为重点,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于音乐创设的情境当中,感受音乐的情绪,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感受音乐描绘的画面,结合打击乐器、声势、律动等音乐表现方法,这些有趣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在课堂上能更有效的体验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 |||
教 学 重 难 点 |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听辨力度的变化,并根据力度的变化想象其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用人声、律动、自制声源、声势、打击乐器模仿大海的声响,分角色随乐曲完成表演活动。 | |||
教学流程 | 师 生 活 动 | 达标意图 | ||
导 入 | 1、聆听海浪声,感受平静的大海。 2、开启航海之旅。 | 根据海浪声较弱的力度,感受风平浪静的大海。 | ||
形
成
部
分
形
成
部
分
形
成
部
分 |
一、新课教学 完整聆听乐曲,思考音乐的力度是强、弱还是时强时弱的,海面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二、分段学习: (1)第一乐段: ①揭示第一乐段主题——风暴来临。 ②聆听第一乐段,思考音乐的力度。 ③配合动作,模仿教师用短促有力,轻巧的声音学唱主题旋律,表现出风暴来临时恐怖紧张的氛围。 ④聆听并观察教师范唱,思考老师在哪个字上唱的重音并做了拉的动作。 ⑤感受乐句后半句拉的节奏变的紧凑,反复练习解决节奏难点。 ⑥完整哼唱主题旋律。 ⑦随音乐片段哼唱主题旋律。 ⑧师生合作,表现第一乐段。
(2)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2乐段,提问你感觉音乐是在慢慢变强还是慢慢变弱? ②联想海上的画面,揭示乐段主题——风暴靠近。
(3)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3乐段,思考两个问题:你觉得音乐是在慢慢变强还是慢慢变弱?它的音高和速度又是怎样在变化?
②聆听音乐中出现的两种声音,思考明亮的旋律和低沉的旋律分别像什么?海面上是怎样的画面?揭示乐段主题——风雨交加。 ③分小组,用塑料袋和自制沙蛋练习风和雨的力度变化。 ④结合图形谱,表现第三乐段。
(4)第四乐段 ①揭示乐段主题———电闪雷鸣。聆听第4乐段,思考音乐给你的感觉是强还是弱?数一数雷声一共出现了几次? ②教师随音乐的进行,结合图形谱,用镲表现雷声,揭示雷声共出现5次。 ③结合图形谱,师生合作,用镲和向上拍手,用“轰”模仿雷声,表现第四乐段。
(5)第五乐段 ①聆听第5乐段,提问,你觉得音乐是在慢慢变强还是慢慢变弱的? ② 联想海面上的画面,揭示乐段主题——风暴远去。
(6)第六乐段 ①想象风暴远去后的海面景象,用动作模仿海鸥,随着音乐感受你觉得音乐是强还是弱? ②揭示乐段主题——归于平静。
三、完整聆听,表现音乐 结合图形谱,随音乐的进行,用人声、律动、自制音源、声势、打击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海上风暴》。
四、揭示课题。 观看微课视频管弦乐《海上风暴》作品介绍,了解作曲家格里格(挪威)。 |
根据力度对比,初步领会音乐描绘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对音乐有整体的感知。
学习乐曲的主题旋律,运用手势感受音高的高低变化,通过聆听,感受乐句的强拍。
根据音乐由弱到强的力度变化,感受海上风暴步步逼近的画面。
结合图形谱感受风雨交加的场景,感受音调变高,力度变强,速度变快表现风雨越来越大的画面。
感受音乐的力度,听辨镲的音色,感受雷声出现的次数。
通过与第4乐段的对比,感受力度由强到弱的变化,想象风暴渐渐远去的场景。
感受旋律平稳进行,力度越来越弱,感受音乐描绘的平静祥和的画面。
通过对大海上各种声响的模仿,加深对乐曲各乐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表现形式。 | ||
结 束 部 分 | 五、知识回顾
六、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去发现、探寻大自然中更多的声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模仿更多的自然声音。 |
激发学生对音乐喜爱,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创编的兴趣。
| ||
板 书 设 计 |
|
| ||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乃哟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乃哟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版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 问声好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 问声好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云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云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