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4)(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864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4)(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864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4)(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3864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共7页。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认同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是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中先以书本“想一想,议一议”导入,让学生以叙说故事的方式展开,然后从故事中“乌鸦的行为是否生来就有”进行分析,进而引出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的学习,师生互动理解两种行为的区别后,引导学生进行应用:由学生对生活中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举例分析、对书本出现的行为进行分析,再播放一个有趣的小视频,从小猫吃东西和小猫用汤匙吃东西的角度分析,认识到“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并小组讨论完成“资料分析”,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意义,认识“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上课所用的课件、视频、资料等,并布置学生课前收拾资料,认识一些动物的行为,预习书本的内容。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出新知课件展示“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聪明的乌鸦,让学生自己看完后说故事。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故事结合展示的资料进行提问,从中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问题1:乌鸦吃果仁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问题2:乌鸦砸果实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问题3:如果不是,那它是如何形成的?师生互动,进入新课的学习。概念学习,区分知识根据问题1,联系婴儿一出生就会吸奶的例子说明乌鸦吃果仁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是先天性行为。根据问题2和3,结合生活经验,师生互动,认识到乌鸦砸果实的行为是经过长期观察和学习而形成的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是学习行为。从“获得”二字,结合书本内容,引导学生从行为的获得途径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展示填空,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并进行齐读,加深理解。提问:你所认识的动物的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例子进行分析和引导,从生活到课堂,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展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缩手反射等行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为了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播放视频:小猫用汤匙吃饭、猴子刷盆、猩猩用碗状器皿喝水、小狗玩滑板。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师生互动,完成下面问题,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与联系:(1) 小猫生下来就会吃东西是什么行为? (先天性行为)(2) 小猫生下来就会用汤匙吃东西吗? (学习行为)(3)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间有什么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小组合作,应用新知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书本48-49页的资料分析,区分好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做好标记。小组讨论:对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资料,完成问题:(1) 资料里描述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如何区分?(2)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 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4)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展示课件内容,进行小组抢答,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词的方式判断资料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完成讨论1。接着,引导学生从“假如幼袋鼠不具备这种先天性行为,后果是什么?假如蚯蚓不具备学习能力,后果是什么?”的问题思考,学习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完成讨论2。提问: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对本物种的繁衍有利吗?大山雀学会打开奶瓶盖,有什么意义?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是有局限性的,完成讨论3。展示蚯蚓走T形迷宫和小鼠走复杂的迷宫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完成讨论4。拓展延伸:不同动物学习能力有差别,同种生物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差别?提问后,展示一串数字,给10秒的时间记忆后提问,比一比谁的学习能力强,认识到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也是有差别的。表格总结,练习巩固展示表格,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进行总结。结合板书内容,师生互动进行总结。 练习巩固:课件展示连线题目进行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匹配,巩固所学。课外延伸,作业布置课件展示狼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认识到学习行为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很难学会,进行情感教育。作业:布置学生以书本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为基础,与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探究活动,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课时)一、 区别1.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遗传物质决定。2. 学习行为:遗传因素影响,经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二、 联系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围绕重难点展开,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讲解层层深入,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这一课时的教学思路清晰,从乌鸦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出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概念的学习,进而进行例子分析,通过图文并茂、播放视频、联系生活等方式,师生互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进行概念应用,在讨论和交流中强化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再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和总结,知识细化清晰,最后以练习巩固知识,步步到位,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本节课的开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动物的行为的资料,并在学习完概念后进行分享和运用;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说故事,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称为课堂开课的主角;在运用知识的时候,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资料分析,然后与小组组员进行讨论交流,再进行抢答,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可以在交流和抢答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设计的记忆大比拼“拓展延伸”、表格比较及课外延伸环节等都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表扬、引导等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待改进的地方:如,在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时,当他们不能恰如其分的按照我想要的思路回答问题时,抢过学生的话,直接说出老师的结论,过于直接了,如能再多给些时间稍加引导,或许效果更好;对小组学习评价过于简单,没有来量化考核,对学生来说有些遗憾;对先天性为这一知识点的挖掘不深,仅仅指出有遗传物质,没有进一步深层次引导出遗传物质是DNA,不利于优等生的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物行为研究示例,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小结,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