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学年高一11月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上)11月月度考试
高一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0.0分)
1. 如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 该细胞含有结构②,一定为动物细胞
C. 结构③是蛋白质合成的“车间”
D.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结构④
2. 对所用材料进行实验处理后,在实验中细胞已失去生命活性的是( )
A. 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
B.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特征
3. 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
D.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4. 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 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 图乙细胞在图甲的对应位置是ef段
D. 若上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在ef段赤道板位置将出现细胞板
5. 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ATP→ADP+Pi+能量”这一化学反应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 B. 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
C. 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 D. Ca2+向细胞外的主动运输
6.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或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差速离心法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B.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C. 建构的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属于概念模型
D. 拍摄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7. W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可发生不可逆分解,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甲所示。若在t1时向W溶液中加入P、Q两种物质,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曲线P、Q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P、Q两种物质均可降低w物质分解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B. P物质和Q物质都是生物酶,均具有高效性
C. 反应至t2时,P物质催化的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D. P、Q两种物质可能由于空间结构不同而与W物质的亲和力不同
8.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图丙可以确定该动物是雄性,且其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或ZZ
B. 图乙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细胞图不能表示某四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对图甲细胞施用秋水仙素,可阻止细胞继续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染色体变异
D. 图丙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且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
B. 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
C. 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D. 线粒体的嵴能增大膜面积,有利于提高细胞呼吸效率
10. 人体活细胞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
B. 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
C. 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
D. 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
11. 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常会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的现象。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或实践活动
结果
可能的原因分析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色素滤液为黄绿色
叶片不新鲜或未加碳酸钙
B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未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取材位置错误或取材时间不对或观察视野不恰当
C
调查某区域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发病率
调查样本太少或调查人群不合理
D
泡菜的制作
泡菜腐烂发霉
加盐的比例过大导致乳酸菌死亡
A. A B. B C. C D. D
12.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B. 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被自身呼吸所消耗
C. 该植物其他条件不变,一昼夜中保持15h光照强度为c,其余时间黑暗,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D. 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13. 栽培苹果树要选适宜的品种才行,具体的根据所在地区定。土壤要配制合适的,保证排水性能和肥沃度。要是想要大面积栽种,直接挖坑就行,注意间距。要是盆栽,盆土备好后上盆即可。注意后期的管理,要定期浇水,保证土壤微湿。冬季停水。另外,生长期间要及时追肥,一月一次有机肥。开花前还要增施磷肥,促使开花。某农场在苹果种植园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修剪主枝、牵拉侧枝,将苹果树的树形由甲整形为乙,以提高苹果产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的枝条太密,叶片互相遮光不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
B. 苹果树的树形由甲整形为乙,应用了解除顶端优势的原理
C. 幼果期,给果树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可以形成无子苹果
D. 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及运输会影响果实的营养和口感
14.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如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 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 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 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③>①>②
15. 老年人容易骨折.这主要是因为缺乏( )
A. 钾盐 B. 钙盐 C. 钠盐 D. 镁盐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16. 如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其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名称 ______,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结构式:______。
(2)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由 ______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______。图甲中肽链的第40位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它的R基是-CH2-CH2-S-CH3,那么它的分子式是 ______。
A.C5H11O2NS
B.C3H7NS
C.C4H11O2S
D.C5H10O2NS
(3)据两图可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 ______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 ______个羧基。
(4)有一种蛋白质与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功能与图甲中的蛋白质不同,原因是 ______。
(5)图甲中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1中蛋白质由574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1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______。
17. 新型保健食品螺旋藻是一种蓝藻,通常认为它是光合自养型生物。近年来人们发现螺旋藻也能利用有机碳进行混合营养生长,且光合速率得到提高。研究人员以酸醋盐作为补充有机碳源,研究其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不同醋酸钠浓度下螺旋藻中主要色素含量(mg/g)
色素
醋酸钠浓度(g/L)
0
1.0
2.5
5.0
叶黄素+玉米黄质
0.93
1.59
1.51
1.38
胡萝卜素
1.08
2.01
1.87
1.82
叶绿素a
11.31
21.37
19.86
18.67
请回答:
(1)提取光合色素时可以用 ______ 作为提取液。
(2)本实验的因变量为 ______ 。
(3)由表中数据可知: ______ ,其中对 ______ 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推测,补充醋酸盐之所以能提高螺旋藻的光合速率,是因为 ______ 。
18. 如图中甲图表示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占实验开始时的比值;图乙表示水稻根细胞吸收离子与氧分压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的装置不仅容器要相同,还要求 ______(答出2点)等也是相同的。
(2)不同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吸收的离子不同,其根本原因上是 ______。
(3)试分析图甲中某些离子浓度高于开始时培养液浓度的原因:______。
(4)若对离体的某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该种细胞,则Ca2+、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明显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9.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一些问题:
(1)在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中,摩尔根用 ______法把白眼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为了验证假说,摩尔根等人设计了测交实验的方法,以下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不考虑XY同源区段):
为充分验证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该实验方案 ______。(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卷翅和直翅是两对独立遗传的性状。科研人员将黑身卷翅与灰身直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发现F1中灰身直翅与灰身卷翅果蝇各占;再将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卷翅基因位于 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若将F1中的灰身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卷翅果蝇体内,卷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基因(b),该基因可能与致死有关,但不影响存活个体的其他性状,F1卷翅果蝇的基因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为了解释F2果蝇卷翅与直翅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有人提出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AA纯合致死,另一种假设是bb纯合致死。
实验室有图2所示的甲、乙,丙、丁四种基因型的果蝇可以作为实验材料,若要利用这四种果蝇,从中选择作为亲本,通过亲代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情况就能证明一种假设成立、另一种假设不成立(不考虑其他致死原因、也不考虑交叉互换),可以比较不同亲本杂交的后代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 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图示细胞含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不可能是原核细胞,A错误;
B、②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
C、③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
D、④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线粒体,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④为高尔基体,⑤为内质网,⑥视野的边界。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D
【解析】解:A、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需要细胞保持活性,A错误;
B、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因此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要细胞保持活性,B错误;
C、活细胞才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细胞保持活性,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特征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D正确。
故选:D。
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A
【解析】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正确;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
C、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分离色素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A。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答案】A
【解析】解:A、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这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B正确;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C正确;
D、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若上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则对应于图甲中的在ef段,D正确。
故选:A。
分析甲图: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cd段表示G2期、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乙图: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A
【解析】解:A、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即O2和[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的ATP而不是ATP水解,A正确;
B、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需要ATP提供能量,因此会发生ATP的水解,B错误;
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ATP需要分解供能,C错误;
D、Ca2+向细胞外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即ATP需要分解供能,D错误。
故选:A。
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ATP的水解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从而提供能量;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因此ATP被称为能量“通货”。
本题以ATP的分解为背景,主要考查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合成与消耗的生理过程,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A、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A错误;
B、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设计了有氧组和无氧组的对比实验,B正确;
C、建构的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C错误;
D、拍摄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实物图,不是模型,D错误。
故选:B。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DNA分子复制、种群数量变化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加入P、Q两种物质均能加快反应速率,说明可降低w物质分解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正确;
B、P物质可能是生物酶,Q可能是无机催化剂,不能确定都是生物酶,B错误;
C、反应至t2时,底物已经被彻底分解,因此P物质催化的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进行,C正确;
D、P、Q两种物质可能由于空间结构不同而与W物质的亲和力不同,D正确。
故选:B。
1、分析题图可知,加入P、Q两种物质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其中加入P最快,由此可以看出,P、Q应是相应酶;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
本题着重考查了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和酶的特性,掌握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再结合曲线准确判断各项。
8.【答案】D
【解析】解:A、图甲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象,而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由此可以确定该动物是雄性,其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或ZZ,A错误;
B、乙图代表有丝分裂后期,A和a可能是基因突变形成的,该细胞图能表示某四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图甲细胞已形成了纺锤体,C错误;
D、根据图甲已判断出该动物是雄性,所以图丙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且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来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在学习中一定要多读图,多训练.
9.【答案】D
【解析】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RNA和核糖体,都只能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A错误;
B、心肌细胞中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不表达,因此其中不含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B错误;
C、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不仅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线粒体的嵴能增大膜面积,扩大了酶的附着面积,有利于提高细胞呼吸效率,D正确。
故选:D。
1、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0.【答案】A
【解析】解:A、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A错误;
B、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严重缺Fe,血红蛋白合成速率降低,运输氧气的能力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并会导致乳酸中毒,B正确;
C、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C正确;
D、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D正确。
故选:A。
1.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实质,了解不同激素的相互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D
【解析】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在绿叶中加入碳酸钙可保护色素,故若色素滤液为黄绿色,可能是叶片不新鲜或未加碳酸钙,A正确;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果取材时间不是细胞分裂旺盛的时候或或取材时间不对或观察视野不恰当,有可能出现几乎观察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正确;
C、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调查样本太少或调查人群不合理,可能导致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发病率,如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导致发病率明显偏高,C正确;
D、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造成泡菜腐烂发霉,D错误。
故选:D。
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观察有丝分裂时,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这会因洋葱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剪取根尖2~3mm。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2.【答案】D
【解析】解: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没有氧气的产生,因此不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与图a相同,只是部分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因此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
C、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刚好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表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而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错误;
D、光照强度为d时,图中看出,氧气的产生量为8单位,即光合作用要吸收8单位的二氧化碳,由于呼吸作用能够产生6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细胞要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据图分析:图中CO2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氧气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只有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时才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当光合作用大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时,将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只有氧气的产生。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CO2释放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净释放量,而O2产生量表示光合速率。
13.【答案】C
【解析】解:A、甲的枝条太密,叶片互相遮挡,降低了叶片受光面积,不利于对光能的充分利用,A正确;
B、苹果树的树形由甲整形为乙,解除了顶端优势,利于侧芽发育为侧枝,生长更多的果实,从而提高产量,B正确;
C、花蕾期,给未受粉的果树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可以形成无子苹果,但幼果期已经完成了受粉,已经形成了种子,此时在喷施2,4-D,不能形成无子果实,C错误;
D、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促进有机物的积累以及有机物向果实运输,从而可影响果实的营养和口感,D正确。
故选:C。
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未受粉的子房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其发育为无子果实。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及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能正确分析题文,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14.【答案】D
【解析】解:A、据分析可知,①为保卫细胞的等渗溶液,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保卫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变低,因此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①处理后>③处理后,A正确;
B、②为保卫细胞的高渗溶液,则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
C、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故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C正确;
D、据分析可知,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D错误。
故选:D。
分析图示:滴加蔗糖溶液①后,气孔大小不变,说明进出保卫细胞的水分子动态平衡,①为保卫细胞的等渗溶液;滴加蔗糖溶液②后,气孔变小,说明保卫细胞失水皱缩,②为保卫细胞的高渗溶液;滴加蔗糖溶液③后,气孔变大,说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解:老年人由于钙流失增加,体内缺乏钙盐,钙盐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故选:B。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钙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
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6.【答案】氨基 —CO—NH— 3 A 3 8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7134
【解析】解:(1)图乙中①的结构式是-NH2,是氨基,其中③⑤⑦处是肽键,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⑥和⑧相同,R基共有3种,即图B所示的一段肽链由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根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氨基酸通式的分子式可写为C2H4O2N+R基,又知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R基可表示为-C3H7S),所以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3)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所示的该段肽链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共有2个羧基(分别位于⑥和⑧中、各1个)、1个氨基(位于②),可推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β肽链)+(β肽链)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1+2=3个,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血红蛋白含有的)肽链数+(2条β肽链)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4+2×2=8个、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血红蛋白含有的)肽链数+(2条β肽链)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4+2×1=6个。
(4)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若有一种蛋白质与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功能与图甲中的蛋白质不同,原因是二者蛋白质(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图甲中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数目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形成三个二硫键时脱去的氢分子数=574×100-(574-4)×18-2×3=47134。
故答案为:
(1)氨基—CO—NH—
(2)3 A
(3)3 8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5)47134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分析题图: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组成的;图乙表示血红蛋白β肽链一端(圆圈所示部分)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本题结合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和其中一条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无水乙醇 光合色素的含量 补充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有利于提高螺旋藻的光合色素含量 叶绿素a 光合色素含量增加,螺旋藻能吸收更多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解:(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无水乙醇等.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根据表格分析,本实验的因变量为光合色素的含量.
(3)由表中数据可知:补充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有利于提高螺旋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其中对叶绿素a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推测,补充醋酸盐之所以能提高螺旋藻的光合速率,是因为光合色素含量增加,螺旋藻能吸收更多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
(2)光合色素的含量
(3)补充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有利于提高螺旋藻的光合色素含量 叶绿素a
光合色素含量增加,螺旋藻能吸收更多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根据表格分析,自变量是醋酸钠浓度,因变量是色素的含量;实验结论:补充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有利于提高螺旋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其中对叶绿素a的影响最为显著.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18.【答案】完全培养液的量、培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 不同植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或DNA或基因)不同 植物吸收离子的速率低于吸收水的速率 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解:(1)甲图表示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占实验开始时的比值的柱状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幼苗的种类(水稻和番茄幼苗),其培养幼苗的装置容器、完全培养液的量、培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不同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吸收的离子不同,直接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从根本上分析是不同植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3)图甲中植物吸收某些离子的速率低于吸收水的速率,会导致某些离子浓度高于开始时培养液浓度。
(4)细胞吸收Ca2+、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若对离体的某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该种细胞,则由于能量的减少导致Ca2+、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明显影响。
故答案为:
(1)完全培养液的量、培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
(2)不同植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或DNA或基因)不同
(3)植物吸收离子的速率低于吸收水的速率
(4)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1、由图甲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而对水是无选择性吸收,所以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2、分析图乙,矿质元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随着氧分压的增加,呼吸作用增强,ATP产生增多,矿质元素吸收速率也随之增加;氧分压到达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氧呼吸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再增加氧的分压,也不会使呼吸加快,因而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这里限制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载体的数目的限制。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假说—演绎法 常 灰身卷翅:灰身直翅:黑身卷翅:黑身直翅=6:3:2:1 分别将乙与丙、甲与丁(或乙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1,后者卷翅:直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2:1,后者卷翅:直翅=3:1,则bb纯合致死
【解析】解:(1)在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中,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把白眼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为了充分验证摩尔根提出的“控制颜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应该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进行测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WXW、X+Y,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XW(红眼雌果蝇)、XWY(白眼雄果蝇),且比例都1:1;遗传图解如下:
(2)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代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后代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中的灰身卷翅的基因型是AaBb,雌雄自由交配后,灰身:黑身=3:1,卷翅:直翅=2:1,则后代的表现型是灰身卷翅:灰身直翅:黑身卷翅:黑身直翅=6:3:2:1。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代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本来是3:1,说明存在致死效应,可能是AA致死,或bb致死,通过给定的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判断是AA致死还是bb致死,则选取的材料杂交后应得到含AA或bb的基因型,则可以选取的材料进行的杂交实验为:
方案:分别将乙与丙、甲与丁(或乙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1,后者卷翅:直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2:1,后者卷翅:直翅=3:1,则bb纯合致死。
故答案为:
(1)假说—演绎法
(2)常 灰身卷翅:灰身直翅:黑身卷翅:黑身直翅=6:3:2:1
方案1:将乙基因型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卷翅:直翅=2:1,则AA纯合致死;若子代全为卷翅,则bb纯合致死
方案2:分别将甲与丙、乙与丁(或甲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1,后者卷翅:直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2,后者卷翅:直翅=3:1,则bb纯合致死
方案3:分别将乙与丙、甲与丁(或乙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1,后者卷翅:直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2:1,后者卷翅:直翅=3:1,则bb纯合致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主要考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显隐关系,从而确定基因的位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8月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PDF版,共15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8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腺苷酸转运蛋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8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