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唱歌 动物说话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唱歌 动物说话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唱歌曲,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动物说话
教学内容: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1、学习“2∕4 X X ︱ X X X ‖”节奏型;
2、感受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度:1、学习节奏型“2∕4 X X ︱ X X X ‖”并用响板、碰铃打奏出来;
2、学唱歌曲《动物说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头饰、响板碰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师生问好歌;
- 起立做动作并演唱《走路》 ;演唱音阶并做柯尔文手势;
二、学唱歌曲
- 提问同学喜欢什么动物?并模仿声音;
-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开一场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 播放歌曲《动物说话》,学生聆听并和教师一起打拍子。提问:歌曲中演唱了哪些动物?歌曲情绪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
- 教师分句教读歌词;
- 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 同学们唱的这么好,有没有信心和袁老师比一比;
- 同学们唱一句,老师唱一句;
- 全班表演动作演唱歌曲;并选同学上台戴头饰来表演;
- 教师带领学生打响板与碰铃的节奏;
1) 响板 2∕4 X O | X X O ‖
2) 碰铃 2∕4 O X ︱ O X ‖
- 播放乐曲《动物说话》,一起为歌曲伴奏;
- 练习竖笛《虫儿飞》。
三、教师总结
1. 同学们模仿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小动物对不对?那我们应该爱护、保护。不要伤害小动物,不要破坏小动物的家。
2. 师生再见歌。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教学,总结几条不足的地方。
1) 教唱歌词时形式单一,不够灵活。
2) 没有考虑到多媒体课件歌词太小,影响都后面同学看不到。
3) 应该把竖笛安排到课堂前练声后面,更好的和教学内容分开。
4) 而且必须把握好课堂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
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竖笛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动物说话
公园路小学
袁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唱歌 动物说话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唱歌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唱歌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学生,师生互相问好,趣味导入,练声,新课教授,师小结,师生互道再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