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5课 无言之美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5课 无言之美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5课 无言之美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15* 无言之美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5* 无言之美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填空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课 无言之美
    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如(pì)     liáo    眉(é)     暖(àiB.统(lóng    语(yàn    里(xū)     qī)C.然(chuàng    háo    缈(piǎo    zhǐ)D.柳(yú)     yùn    shè)     碎(sǎn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文章,该详的地方要详,不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栩栩如生C.马岭河峡谷两岸峭崖对峙,河谷幽深,以雄、奇、险、秀而独具特色,幽深壮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D.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3.下面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4.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因此,画家常用空白来__________空旷虚渺的意境。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是其中__________:画面上仅有一位老翁坐于孤舟之上,剩下大面积的空白,从而产生烟波浩渺、空旷辽阔的意境美。专心垂钓的老翁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表现得__________A.营造     典范     淋漓尽致B.创造     典型     淋漓尽致C.营造     典型     酣畅淋漓D.创造     典范     酣畅淋漓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B.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D.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二、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7.学完本文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各小组以“诗词之美”和“雕塑之美”为主题展开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1.【诗词之美】1)根据诗歌内容,下面诗句空缺处应填入哪一个词语?为什么?春风知别苦,不遣______青。A.松枝     B.柳条)2)为配合此次活动,班级计划举办一次古诗文朗诵大赛。明明同学想为大赛宣传写一副对联,现已完成上联,请你帮他补写出下联。上联:读诗文传承国学下联:__________________2.【雕塑之美】下面是某小组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众所周知,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是断臂的。【甲】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端庄秀丽,体态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乙】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人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①【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________”与第一个“________”调换位置。②【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________”后加“________”。三、阅读理解与欣赏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那。1.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shèn)透 燥动 B.(bǐng)息 欢腾
    C.亲(ní) 晨曦 D.(shà)那 问侯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染上 徘徊 B.盖上 徘徊
    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四、填空题9.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1)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__________2)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__________3)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__________五、写作题10.《无言之美》一文为了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运用了大量事例。请运用这一写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论点自拟,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B.lǒngC.piāoD.sè。2.答案:B解析:“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与句中“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搭配不当,应用“淋漓尽致”。3.答案:C解析:A项: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B项: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D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4.答案:A解析:“营造”指有计划、有目的地造;“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结合语境可排除BD两项。“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中性词;“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褒义词。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典范”。“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重在意思、思想的表达;“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重在情感的宣泄。根据语境应填“淋漓尽致”。故选A5.答案:B解析:句末的感叹号应在引号内。6.答案:B解析:A.缺少主语,把“看着”去掉;C.语序不当,把“解决”与“提出”对调;D.缺少宾语,在“运动”后加上“这一理论”。7.答案:1.1B2)展想象感悟意境2.①从     雕像②智慧     的感觉解析:1.1)这是两句送别诗。古人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柳”和“留”谐音,常用“柳”来表示“留下来”的意思,以示挽留之意。2)对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结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协。按照以上要求,围绕“古诗文朗诵大赛”这个主题来补写即可。2.①【甲】句语序不当,应该采用调序的方法修改。②【乙】句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添加“的感觉”。8.答案:1.B; 2.D; 3.A解析:1.A.“燥动”应为“躁动”;B.正确;C.“亲昵”应为qīn nì;D.″刹(shà)那″应为“chà那”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盖上”是用东西遮蔽;“染上”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芦苇荡上着了一层淡红色,应用“染上”。“盘旋”指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这里写水鸟,应用“盘旋”。故选:D。
    3.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第一空格出要突显出“惊讶”的意思,“居然”一词衔接恰当;②由“俯身向下”这一语境辨析,下一句应是“轻轻掠过水面”;③结合“一会儿拍翅向上”可辨析“飞到芦苇荡尖”符合语境。故选:A。9.答案: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别能力。第(1)(3)两题借用他人作品中的话和谚语来说理,可确定为道理论证。第(2)题引用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一个观点,可确定为举例论证。10.答案:做任何事都要琢磨其中的门道。比如说,用汽水瓶子直接喝水,你若用嘴把瓶口完全含住,就不能连续轻松地多喝两口,如果只含住一半却能做到。再比如:你想紧紧攥住满满一把沙子,它们反而会从指缝里偷偷溜走,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多,而彻底张开手掌,也不能盛满。只有把两只手并在一起,掌心向上,并弯曲成一定角度,才会盛得较多。也就是说,凡事必须有苦干加巧干,琢磨琢磨其中的门道,看似费时,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做任何事时一定要琢磨其中的门道。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优秀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无言之美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无言之美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15* 无言之美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15* 无言之美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语言表达,精准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