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2分)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毫克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 B.一本初二物理课本
C.一个书桌 D.一头大象
2.(2分)一杯水正在结冰,下面与其相关的四个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温度
②质量
③体积
④密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分)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出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D.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4.(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
C.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5.(2分)如图所示,下列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
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夹螺母不易打滑
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
6.(2分)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B.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7.(2分)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B.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D.停止划桨时,龙舟就会停下来,说明龙舟失去了惯性
8.(2分)校运动会爬杆比赛时,体重为G的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当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G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G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9.(2分)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指间的铅笔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实验中指腹的压痕越深,表明所受压强越大
C.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
D.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1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的情形,当钩码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
B.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
11.(2分)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12.(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则( )
A.甲液体中的物块所受浮力大
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
C.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13.(2分)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2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2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
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受惯性作用
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
14.(2分)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5.(2分)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18时48分,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大/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身高172cm、质量75 (填入合适的单位)的少将聂海胜三探苍穹,再担重任。
16.(4分)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说明产生力至少需要 (选填“一个”或“两个”)物体,对于这个过程的施力物体是 。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鸡蛋对石头的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力,鸡蛋被碰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3分)如图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 现象,使头发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18.(3分)泡沫铝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铝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广泛运用于航天、建筑工业,按其孔洞结构分为①闭孔(孔洞封闭)、②通孔(孔洞相互连通)泡沫铝。
(1)用作隔音材料应选用 泡沫铝,用作散热材料应选用 泡沫铝(选填①或②)
(2)孔隙度是指泡沫铝中气孔的总体积与泡沫铝总体积之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一块孔隙度为80%、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铝,质量是 kg。
19.(3分)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茶叶包装时会采用真空包装,以减小包装的体积,真空包装的茶叶袋内部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大气压,但茶叶的体积无法进一步地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力,用热水泡茶时,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 现象。
20.(2分)如图所示,护士为病人打针前,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在 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注射器针头很尖,是通过 的方法达到 的目的。
21.(3分)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当两端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 (选填“转动”或“静止”),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3分)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
(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1所示,请比较图象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 fA;②FB fB。
(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擦燃就是一例,如图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2(a)替换成图2(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 。
23.(3分)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比较图A、图B、图C,可得出结论: ;
(3)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并将探头的位置 (填“上移”、“下移”或“保持不变”),然后观察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24.(3分)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如图所示,意味着“歼15”和“辽宁舰”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已具备,“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排水量为67500t(排水量指满载时航母排开水的质量),则该航母满载时所受浮力为 N;舰载机为了顺利升空,最好是 (顺/逆/无)风时起飞。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将 (增大/减小/不变),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将 (增大/减小/不变)。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43分)
25.(1分)如图所示,长方体A在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请画出长方体A所受的重力G和斜面所受的压力F。
26.(2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f。
27.(2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运动,请画出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8.(5分)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科研机构设计发明了“都市蚂蚁”概念车,该车外表似蚂蚁,小巧实用,最大装载时总质量500kg,当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轮胎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请解答最大装载时的下列问题:
(1)求该车受到的重力大小;
(2)求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3)若该车密封良好,是一款“水陆两栖蚂蚁车”,求它漂浮在水面上行驶时排开水的体积。
29.(7分)下面是小光测量密度的实验。
(1)测量可乐的密度。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小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③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cm3。
④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可乐的密度是 g/cm3。
⑤计算出密度后,小光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光测量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2)小光用刚刚测量过密度的可乐(密度用ρ0表示)又测出了一块木块的密度,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1。
②用一个碗装有足够多的可乐,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丁所示。
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 。
30.(7分)甲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关系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另配有适量钩码)进行实验,图中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桌面水平且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1)本实验是通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则应该在弹簧测力计示数 时读数.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以 并重新实验。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应该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细线水平
B.实验时,必须向右匀速拉动木板
C.实验时,拉动木板的速度越大越好
(3)图1是正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图,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N,方向 。
(4)图2中的图线①是甲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f﹣F关系图线。则图线①表示的滑动摩擦力f和压力F的关系表达式为f= 。乙同学用上述装置换用质量相同的不同木块进行了新的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图线②,你认为图线②与图线①不一样的原因是 。
31.(5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下列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与这个规律对应的有 。
A.重型坦克履带很宽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鞋底刻有很深的花纹 D.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且松软
32.(7分)小明和小虎两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如图甲所示,已知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则注射器中的活塞的面积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该地的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 。
(2)实验时小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 。小明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其方法是 。
(3)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质量为m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33.(7分)小立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小立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手持拉环,来回拉动挂钩,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体积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C与E两图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如图b,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物体受到的拉力当作了浮力,导致图像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可推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像应该是 (选填“乙”、“丙”或“丁”)。
(4)根据图a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5)如图c是小立同学利用U形管压强计改装而成的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A为固定支架,保证橡皮膜在不同液体中深度均为5cm。U形管内盛水,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的浮标(厚度重力不计),未测量时,U形管两侧水面相平。当橡皮膜浸入某液体中静止时,浮标指示在b处,ab间距2cm,则液体密度为 g/cm3(不计橡皮膜形变抵消的压强)。若考虑浮标重力,仍然正常使用U形管压强计,则所测液体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2分)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毫克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 B.一本初二物理课本
C.一个书桌 D.一头大象
【分析】结合物体的实际质量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选择接近的物体。
【解答】解:1kg=103g=106mg;2×105mg=0.2kg;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0.006kg,故A错误;
B、一本初二物理书的质量在0.2kg左右,故B正确;
C、一个书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故C错误;
D、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000kg,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2分)一杯水正在结冰,下面与其相关的四个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温度
②质量
③体积
④密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1)温度都是0℃保持不变;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体积的变化;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密度跟物质种类、状态有关。
【解答】解:①冰是晶体,所以水结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②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所以水结成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③水变成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V=知,水结冰,体积变大;
④0℃的水变成了0℃的冰,水的密度是1.0g/cm3,冰的密度是0.9g/cm3,密度变小。
综上可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0℃的水变成了0℃的冰,考查了温度、质量、密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难度不大。
3.(2分)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出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D.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分析】橡皮泥在调节天平平衡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时,使天平两盘质量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橡皮泥在调节天平平衡后沾上,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等于橡皮泥和物体的质量,所以测量值偏大。
【解答】解:
AB.若橡皮泥在调节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边平衡,在测量时不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B正确。
CD.如果橡皮泥在调节后沾上,橡皮泥就相当于在左盘里的物体,此时测量的质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体质量之和,测量值偏大,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调节平衡螺母不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可以在左盘或右盘中先放一个物体(该物体起到了平衡螺母的作用),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这样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4.(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
C.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分析】(1)分子热运动是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始终在做这种无规则运动。
(2)摩擦起电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摩擦时,一种物质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的现象。
(3)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4)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当原子的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时,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解答】A.尘土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它的运动属于宏观运动,所以尘土的漫天飞舞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尘土漫天飞舞,是因为其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A错误。
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B错误。
C.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的结构。若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质子、原子、电子,正确的顺序为原子、质子、电子。所以C错误。
D.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当带正电的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时,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即呈电中性。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由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上,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
5.(2分)如图所示,下列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
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夹螺母不易打滑
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
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所以夹螺母不易打滑,故C错误;
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6.(2分)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B.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分析】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解答】解:A、饼干一捏变成碎片,是塑性形变,故A错误;
B、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排球还能恢复原状,所以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不能够恢复原状,是塑性形变,故C错误;
D、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是橡皮泥发生塑性形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知道弹性形变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2分)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B.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D.停止划桨时,龙舟就会停下来,说明龙舟失去了惯性
【分析】A、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
B、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方向的变化都是运动状态的变化;
C、为了减小水的阻力,龙船底应做成流线型;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无关。
【解答】解: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A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C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停止划桨时,龙舟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水的阻力作用,而不是失去惯性,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和运动的关系,考查得比较全面,应熟练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8.(2分)校运动会爬杆比赛时,体重为G的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当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G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G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分析】小明同学静止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受力均平衡。静止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
【解答】解:
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l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1=G;
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题运用平衡条件分析生活中的摩擦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9.(2分)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指间的铅笔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实验中指腹的压痕越深,表明所受压强越大
C.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
D.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分析】(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研究压强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2)由手指受压的感觉或手指的凹陷程度体现了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解答】解:(1)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乙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的压力大,所以选用甲图操作;
(2)图甲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图乙铅笔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可以说铅笔处于平衡状态,也受到了平衡力,
(3)如果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不变,而图甲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用不同的力挤压两次观察手指的凹陷程度,指腹的压痕越深,表明所受压强越大,所以用图甲的方法可以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1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的情形,当钩码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
B.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解答,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
A.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作用在手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重力之和,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所以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重力之和,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关键是知道二力平衡时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1.(2分)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解答】解: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B、C、D的图形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2.(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则( )
A.甲液体中的物块所受浮力大
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
C.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根据p=ρgh判断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块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
A、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在两烧杯中,两物块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物块的重力,故A错误;
B、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ρ液>ρ物,物体悬浮时ρ液=ρ物,所以ρ液甲>ρ物,ρ液乙=ρ物,由此可得:ρ液甲>ρ液乙,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液甲>p液乙,故B错误;
C、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ρ=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又因为两物块的质量和两烧杯的质量都相同,根据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mg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排开甲液体的重力等于物块排开乙液体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13.(2分)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2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2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
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受惯性作用
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1)相对于地面,小球是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2)在最高点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解:A、相对于小火车,小球始终在小火车的正上方,做直线运动,所以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故A正确;
B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故BC错误;
D、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在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小球处于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属于基础性题目。
14.(2分)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时漂浮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
【解答】解:鸡蛋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由F=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鸡蛋开始露出液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最后始终漂浮,浮力不再发生变化。
由上分析知,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保持不变。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浮沉条件的使用,二是鸡蛋自重和体积不变(隐含条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5.(2分)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18时48分,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小 (大/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身高172cm、质量75 kg (填入合适的单位)的少将聂海胜三探苍穹,再担重任。
【分析】(1)在体积一定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2)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飞船应采用密度小的新材料制造;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男子质量比中学生质量大得多,可以达到75kg。
故答案为:小;k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质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6.(4分)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说明产生力至少需要 两个 (选填“一个”或“两个”)物体,对于这个过程的施力物体是 鸡蛋 。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鸡蛋对石头的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力,鸡蛋被碰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1)“鸡蛋碰石头”,包括了鸡蛋和石头两个物体,说明产生力需要两个物体。
(2)“鸡蛋碰石头”,这个过程中,碰的作用是鸡蛋施加的,所以施力物体是鸡蛋。
(3)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
(4)鸡蛋受到了石头对它的作用力,鸡蛋发生了破碎,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1)两个;(2)鸡蛋;(3)等于;(4)形状。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力学现象与规律,能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答的关键。
17.(3分)如图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 摩擦起电 现象,使头发带上了 同种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 排斥 而张开。
【分析】(1)摩擦起电:物体由于摩擦而带电的现象。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排斥。
【点评】知道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解答此题。
18.(3分)泡沫铝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铝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广泛运用于航天、建筑工业,按其孔洞结构分为①闭孔(孔洞封闭)、②通孔(孔洞相互连通)泡沫铝。
(1)用作隔音材料应选用 ① 泡沫铝,用作散热材料应选用 ② 泡沫铝(选填①或②)
(2)孔隙度是指泡沫铝中气孔的总体积与泡沫铝总体积之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一块孔隙度为80%、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铝,质量是 0.54 kg。
【分析】(1)闭孔泡沫铝表面多孔且孔洞封闭,通过其表面对声波进行漫反射,通过孔洞内的空气共振消耗声波能量,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通孔泡沫铝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金属特性以及孔洞连通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2)由泡沫铝的孔隙度可知泡沫铝中铝材料的体积,根据公式可求得泡沫铝中铝材料的质量即泡沫铝的质量。
【解答】解:(1)闭孔泡沫铝表面多孔且孔洞封闭,通过其表面对声波进行漫反射,通过孔洞内的空气共振消耗声波能量,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可用作隔音材料;
通孔泡沫铝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金属特性以及孔洞连通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可用作散热材料;
(2)泡沫铝的孔隙度为80%,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铝的体积为V=(0.1m)3=10﹣3m3,
则泡沫铝中铝材料的体积为V铝=(1﹣80%)V=0.2×10﹣3m3=2×10﹣4m3,
泡沫铝的质量为:m=m铝=ρ铝V铝=2.7×103kg/m3×2×10﹣4m3=0.54kg。
故答案为:(1)①;②;(2)0.54。
【点评】本题考查新材料的应用及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难度不大。
19.(3分)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茶叶包装时会采用真空包装,以减小包装的体积,真空包装的茶叶袋内部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大气压,但茶叶的体积无法进一步地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斥 力,用热水泡茶时,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 扩散 现象。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真空包装,是指袋内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
(2)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一切物体上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1)茶叶包装时会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茶叶袋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压力差作用下减小了包装的体积;
(2)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茶叶的体积无法进一步地缩小;
(3)用热水泡茶时,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茶叶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小于;斥;扩散。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分子动理论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0.(2分)如图所示,护士为病人打针前,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在 大气压强 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注射器针头很尖,是通过 减小受压面积 的方法达到 增大压强 的目的。
【分析】(1)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吸饮料和吸药液都是利用大气压。
(2)压强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解答】解: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针管。注射器针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点评】知道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可解答此题。
21.(3分)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小卡片 ,当两端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 转动 (选填“转动”或“静止”),该实验 能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分析】实验中通过改变小卡片的受力情况与其所处的运动状态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以卡片为研究对象;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能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解答】解:
实验中通过观察小卡片能否静止,确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故答案为:小卡片;转动;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从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22.(3分)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
(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1所示,请比较图象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 = fA;②FB > fB。
(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擦燃就是一例,如图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2(a)替换成图2(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 增大摩擦 。
【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析实验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解答】解:
(1)图象中A点,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此时的推力与此时的静摩擦力平衡,则FA=fA;由图可知,静摩擦力逐渐增大,物体在该过程中始终静止,故推力也逐渐增大,推力最终增大到fmax相等,即F0=fmax。
当静摩擦力增大为最大静摩擦力时,最大静摩擦力会突变为滑动摩擦力,此时有fB<fmax;
图象中横轴表示推力的变化情况,当推力增大为F0以后,推力还在增大,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在B点时的推力FB>fmax>fB。
(2)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2(a)替换成图2(b)的式样,不难看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大,所以在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变大。
故答案为:(1)=;>;(2)增大摩擦。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需要学会根据实际事例进行分析解答。
23.(3分)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橡皮管漏气 ,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比较图A、图B、图C,可得出结论: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
(3)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并将探头的位置 上移 (填“上移”、“下移”或“保持不变”),然后观察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分析】(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变化很小,甚至不会变化。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上移,是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解答】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导致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甚至没有变化;
(2)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因此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上移,并且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1)橡皮管漏气; (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3)上移。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及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24.(3分)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如图所示,意味着“歼15”和“辽宁舰”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已具备,“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排水量为67500t(排水量指满载时航母排开水的质量),则该航母满载时所受浮力为 6.615×108 N;舰载机为了顺利升空,最好是 逆 (顺/逆/无)风时起飞。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将 减小 (增大/减小/不变),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将 减小 (增大/减小/不变)。
【分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求出浮力大小。
(2)逆风飞行时,空气和飞机的相对速度大,产生的升力大。
(3)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4)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在液体深度一定时,密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
【解答】解:F浮=G排=mg=67500×103kg×9.8N/kg=6.615×108N。
舰载机为了顺利升空,最好是逆风时起飞,逆风起飞时,空气和飞机的相对速度增大,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更大,压强更小,机翼上下受到压强差更大,产生的升力更大。
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重力减小,所受的浮力将减小,航母在水中要上浮一些,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将减小。
故答案为:6.615×108;逆;减小;减小。
【点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是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在浮力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43分)
25.(1分)如图所示,长方体A在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请画出长方体A所受的重力G和斜面所受的压力F。
【分析】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注意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要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26.(2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f。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物体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摩擦力示意图的画法,难度不大,关键是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27.(2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运动,请画出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解答】解: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压缩弹簧时,共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时,所受弹力大于重力,过小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G和F表示,且G<F,如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三要素表示出来,标上字母符号,有的要标出力的大小。
28.(5分)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科研机构设计发明了“都市蚂蚁”概念车,该车外表似蚂蚁,小巧实用,最大装载时总质量500kg,当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轮胎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请解答最大装载时的下列问题:
(1)求该车受到的重力大小;
(2)求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3)若该车密封良好,是一款“水陆两栖蚂蚁车”,求它漂浮在水面上行驶时排开水的体积。
【分析】(1)根据G=mg算出该车受到的重力大小;
(2)在水平面上F=G算出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由p=计算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车完全浸没时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其浮沉情况,然后根据浮力公式计算出漂浮时浸入水泥中的体积。
【解答】解:(1)该车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G=mg=500kg×10N/kg=5000N;
(2)“都市蚂蚁”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F=G总=5000N;
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p===2.5×105Pa;
(3)“都市蚂蚁”车漂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总=5000N;
由F浮=ρ水gV排得,
排开水的体积:V排===0.5m3。
答:(1)该车受到的重力是5000N;
(2)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5×105Pa;
(3)它漂浮在水面上行驶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5m3。
【点评】对于这类科普性的习题,要从中找出考查的物理问题,本题主要考查浮力、压强、重力的有关计算,关键掌握相关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9.(7分)下面是小光测量密度的实验。
(1)测量可乐的密度。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小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 左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③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40 cm3。
④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可乐的密度是 1.05 g/cm3。
⑤计算出密度后,小光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光测量的密度值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2)小光用刚刚测量过密度的可乐(密度用ρ0表示)又测出了一块木块的密度,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1。
②用一个碗装有足够多的可乐,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丁所示。
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 刚好浸没在可乐中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 。
【分析】(1)①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右偏,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③正确读出量筒的示数可知可乐的体积;
④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量筒中可乐的质量等于烧杯和可乐的总质量减去剩余可乐与烧杯的质量;
利用密度的公式即可计算出其密度的大小。
⑤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会使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密度的偏差;
(2)实验步骤的设计就从测量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入手,从而计算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解:(1)①指针右偏,应该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10g=80g;
③量筒中可乐的体积:V=40mL=40cm3;
④剩余可乐与烧杯的质量:m剩=20g+10g+5g+3g=38g;
量筒中可乐的质量:m=m总﹣m剩=80g﹣38g=42g;
可乐的密度:;
⑤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会使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2)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刚好浸没在可乐中,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④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可乐中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即V排=V木=,
因为木块和瓶整体漂浮,所以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空瓶、瓶中的水和木块的总重力,即
F浮=ρ0gV排=ρ0g =(m1+m2)g;
由此可得木块的密度ρ木=。
故答案为:(1)①左;③40;④1.05;⑤偏小;(2)③刚好浸没在可乐中;④。
【点评】此题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读数、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通过浮沉条件列等式表示出木块的密度是本题的难点。
30.(7分)甲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关系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另配有适量钩码)进行实验,图中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桌面水平且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1)本实验是通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则应该在弹簧测力计示数 稳定 时读数.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以 在木块上加钩码 并重新实验。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A.应该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细线水平
B.实验时,必须向右匀速拉动木板
C.实验时,拉动木板的速度越大越好
(3)图1是正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图,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2.6 N,方向 水平向右 。
(4)图2中的图线①是甲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f﹣F关系图线。则图线①表示的滑动摩擦力f和压力F的关系表达式为f= 0.4F 。乙同学用上述装置换用质量相同的不同木块进行了新的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图线②,你认为图线②与图线①不一样的原因是 所用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
【分析】(1)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分析;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只改变这个因素,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2)A.根据二力平衡结合定滑轮不省力分析;
BC.因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故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实验时,对木板的运动没有要求;
(3)根据测力计分度值读数;
(4)图2中的图线①为过原点的直线,表示f随F压由变化关系为正比例函数,由图知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大小,据此回答;
比较①②图象知,压力相时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回答。
【解答】解:(1)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故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本实验是通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则应该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读数;
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改变压力大小,故可以在木块上加钩码并重新实验。
(2)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A正确;
BC.因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故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实验时,对木板的运动没有要求;B、C错误;故选A;
(3)图1是正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图,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6N,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4)图2中的图线①是甲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f﹣F压关系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表示f随F压的变化关系为正比例函数,由图知,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为 =0.4,则图线①表示的滑动摩擦力f和F压力的关系为f=0.4F;
比较①②图象知,压力相时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图线②与图线①不一样的原因是所用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1)稳定;在木块上加钩码;(2)A;(3)2.6;水平向右;(4)0.4F;所用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31.(5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乙丙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 。下列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与这个规律对应的有 AD 。
A.重型坦克履带很宽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鞋底刻有很深的花纹 D.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且松软
【分析】(1)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1)由转换法,同学们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应比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下列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与这个规律对应的有 AD。
A.重型坦克履带很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C.鞋底刻有很深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D.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且松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选AD。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越大;(3)乙丙;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AD。
【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32.(7分)小明和小虎两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如图甲所示,已知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则注射器中的活塞的面积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该地的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 。
(2)实验时小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 小 。小明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其方法是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
(3)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偏大 。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质量为m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分析】(1)由体积公式V=SL可得活塞的面积;根据p=可得大气压强;
(2)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由此分析所测大气压的差异;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由此分析所测大气压力变化,从而可知大气压变化;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注射器的容积为V.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
由V=SL可得注射器中的活塞的面积:S=;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当活塞刚刚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该地的大气压:p===;
(2)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可以采用这一简单的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受到大气压力、摩擦力和水杯的拉力,
则:f+F=m1g;
所以不考虑摩擦,认为F=m1g,会使得所测大气压力偏大,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有:
F﹣f=(m1﹣m2)g;
两式联立解得:F=,f=,
所以测大气压的值为:p===。
故答案为:(1);;(2)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3)偏大;;。
【点评】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用到的公式是p=,所以要分别测大气压力F和活塞的横截面积S.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可得出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对测量结果的评估则主要看是否对几个测量值造成了影响,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最后确定是偏大或偏小。
33.(7分)小立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小立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手持拉环,来回拉动挂钩,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校零 。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体积的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C与E两图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如图b,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物体受到的拉力当作了浮力,导致图像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可推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像应该是 丙 (选填“乙”、“丙”或“丁”)。
(4)根据图a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2×103 kg/m3。
(5)如图c是小立同学利用U形管压强计改装而成的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A为固定支架,保证橡皮膜在不同液体中深度均为5cm。U形管内盛水,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的浮标(厚度重力不计),未测量时,U形管两侧水面相平。当橡皮膜浸入某液体中静止时,浮标指示在b处,ab间距2cm,则液体密度为 0.8 g/cm3(不计橡皮膜形变抵消的压强)。若考虑浮标重力,仍然正常使用U形管压强计,则所测液体密度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校零;
(2)(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深度无关;
(4)根据在水中和在盐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列出关系式求出盐水的密度;或根据V排=计算出物体的体积,根据ρ液=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5)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ab之间的距离为2cm,右管升高2cm,左管下降2cm,左右两管相差4cm,根据液体压强计受到的压强等于左右两管水产生的压强差,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实验前手持拉环,来回拉动挂钩,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
(2)对A、B、C、D四个步骤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表明受到的浮力越大,即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浮力不变,估计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3)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则拉力越小,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图象与拉力与密度图象是相反的,故选丙;
(4)由AD知,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F浮=8N﹣6N=2N;
由AE知,浸没在盐水中时的浮力F'浮=8N﹣5.6N=2.4N;
由题意知,在水和盐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则:V排==,
代入数据得:=,
解得:ρ盐水=1.2×103kg/m3;
(5)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ab右管升高2cm,左管下降2cm,左右两管相差4cm,
根据液体压强计受到的压强等于左右两管水产生的压强差,
所以,p液=p,
所以,ρ液gh液=ρ水gh水,
所以,==,
所以,ρ液=ρ水=0.8×1g/cm3=0.8g/cm3。
浮标有重力,会使得测量的高度差变小,则测量值偏小。
故答案为:(1)校零;(2)增大;无关;(3)丙;(4)1.2×103;(5)0.8;偏小。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3)中确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17 17:06:47;用户:张家港二中;邮箱:zjg2z@xyh.com;学号:41479226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仓下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