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0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01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01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二节 人口迁移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三节 人口容量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达标检测 试卷 5 次下载
-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免费练习
展开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下表是各大洲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欧洲 |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州 | 世界 |
面积所占 比例/% | 48.7 | 26.9 | 19.4 | 38.5 | 26.8 | 44.2 | 30.1 |
人口所占 比例/% | 54.9 | 47.3 | 45.1 | 51.3 | 62.8 | 94.3 | 50.3 |
1.(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一下开学考)沿海地区居住人口最集中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一下开学考)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题组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下列人口稀疏区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撒哈拉地区和亚洲北部地区
B.撒哈拉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C.亚洲北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地区
D.北美洲北部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20江苏连云港高二上学考模拟)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5.(2020江苏连云港高二上学考模拟)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6.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水源丰歉 D.地形条件
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2020山东枣庄八中高一下期中)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8.(2020山东枣庄八中高一下期中)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目前,全球6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读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深度解析)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上期中,)40°S—50°S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为(深度解析)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题组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20山东济宁二中高一下月考,)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因素是(深度解析)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4.(2020山东济宁二中高一下月考,)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
B.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C.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D.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无人定居
题组三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完成下面两题。
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 | ||||||
区域(地域) | 渝中区 | 沙坪坝区 | 九龙坡区 | 北碚区 | 重庆市 | 中国 |
面积(平方千米) | 20.08 | 396.2 | 431.86 | 755 | 82 402 | 9 600 000 |
常住人口(万人) | 66.00 | 115.20 | 122.50 | 81.10 | 3 102.0 | 139 538 |
5.(2020湖北武汉三十九中高一下期中,)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
A.渝中区 B.沙坪坝区
C.九龙坡区 D.北碚区
6.(2020湖北武汉三十九中高一下期中,)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D.人口素质高低
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平坦肥沃的平原 B.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山麓和丘陵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8.(2020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不一定会集中分布在( )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D.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专题强化练一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选择题
人口分布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与30°N附近地区相比,30°S附近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热 B.陆地面积狭小
C.地形崎岖 D.矿产资源匮乏
2.(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受气候变化影响,推测未来人口数量将明显增加的地区是( )
A.60°N附近 B.30°N附近
C.0°附近 D.30°S附近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国家 | 日本 | 巴基斯坦 | 蒙古 | 澳大利亚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7.8 | 79.6 | 156.6 | 768 |
人口(万人) | 12 500 | 14 000 | 236 | 1 766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331 | 176 | 1.5 | 2.3 |
3.(2020辽宁五校联盟高一下期中,)根据表中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4.(2020辽宁五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开发历史的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9吉林白城一中高一下月考,)导致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6.(2019吉林白城一中高一下月考,)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改善交通条件
C.加快农业现代化 D.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二、非选择题
7.(2020河南平顶山高二上月考,)下图为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各大洲中,非洲四面临海,但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比重最小,原因是 。
(2)与北美洲相比,南美洲人口更集中在沿海地区,原因是 。
(3)如果以距海岸超过200千米为内陆,那么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比例最高的是 洲,从自然条件看,原因是 。
(4)从世界范围看,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不足200千米的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 。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人口分布特点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8江苏单科,13,2分,)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2018江苏单科,14,2分,)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市开幕。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一句“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引发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引发广泛关注的这句话体现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有( )
①人口数量众多 ②人口分布不均
③人口增加速度较快 ④购买力强的人数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20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为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带动效应,上海市应( )
A.打造成进口商品集散地
B.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C.建设港口和发展重工业
D.扩大城市占地面积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中高三期中,)下列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4.(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中高三期中,)若M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则关于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天津市人口罗伦斯曲线图
5.(2019天津武清等区高三上联考,)图中可以反映出的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6.(2019天津武清等区高三上联考,)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过关练
1.D | 2.B | 3.C | 4.C | 5.B | 6.D | 7.A | 8.D |
1.D 由表中数据可知,大洋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是94.3%,为各大洲最高。所以,沿海地区居住人口最集中的大洲是大洋洲,故选D。
2.B 亚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由于亚洲总人口数量远大于其他各大洲,故其居住于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为各大洲之首。故选B。
3.C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亚马孙平原的原始热带雨林,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亚洲北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地区都是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分布稀疏。故选C。
4.C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该线以西地区人口数量少、密度小,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故选C。
5.B 人口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人口比较密集。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多;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较少,故自然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故选B。
6.D 由图中数据可知,甲、乙两地面积差异不大,但人口数量差异大。同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气候条件、水源条件、耕地面积差异不大,因此导致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最有可能是地形。故选D。
7.A 读图可知,海拔高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确。图示不能反映气候、河流、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
8.D 读图可知,图中①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小于1;②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为0.5~1.5;③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明显,为1.5~4;④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大于4。④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最大并且区域地势低平,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因此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④,D正确。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B | 2.C | 3.C | 4.C | 5.A | 6.C | 7.C | 8.C |
1.B 读图可知,20°N—30°N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为最大值,故选B。
2.C 40°S—50°S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主要为海洋,陆地面积小,故选C。
规律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
人口分布区 | 具体地区 | 分布规律 | 原因 |
人口密集区 |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 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多 | 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大;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密集 |
人口稀少区 |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 高纬度地区少 | 气候寒冷 |
热带雨林带 | 赤道附近少 | 气候湿热 | |
沙漠地区 | 干旱地区少 |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
高原、山地地区 | 高山地区少 | 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
3.C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平原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悠久,适宜人居,也集中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形成了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因此地形、气候和经济对人口集中分布影响较大,A、B、D错误。政策影响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但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说明政策是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因素,C正确。故选C。
知识拓展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其中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等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纬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人类生活,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1月平均气温-20℃等温线重合。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向城镇集中。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是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
4.C 虽然北纬30°附近人口最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北纬30°附近的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人口密度小,因此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不是都较大,A错误。赤道地区过于湿热,不适宜人居,因此赤道地区人口分布并不集中,B错误。热带地区的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适宜人居,C正确。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D错误。
5.A 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渝中区人口密度约为3.29万人/平方千米,沙坪坝区人口密度约为0.29万人/平方千米,九龙坡区人口密度约为0.28万人/平方千米,北碚区人口密度约为0.11万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为渝中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C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现代,其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条件,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C正确。故选C。
7.C 读图可知,石器时代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和山东丘陵,因此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山麓和丘陵地带,C正确。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活动遗迹很少,A错误。在采集和狩猎阶段,矿产资源不能被利用,因此矿产资源丰富地带不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区,B错误。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还不会使用海上交通方式,沿海海运发达地带不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区,D错误。故选C。
8.C 在工业社会阶段,工业活动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人类活动集中,A错误。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交通便利,人类活动集中,B错误。大江大河的源头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地区,地形起伏大,人类活动不集中,C正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有利于人们进行产业活动,因此当地人类活动比较集中,D错误。故选C。
专题强化练一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B | 2.A | 3.D | 4.A | 5.B | 6.A |
|
|
一、选择题
1.B 与30°N附近地区相比,30°S附近大部分为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所以人口数量较少,B正确。故选B。
2.A 60°N附近大陆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陆地面积广阔,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目前人口较少。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60°N附近地区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明显改善,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未来人口数量将明显增加,A正确;而南北纬30°附近和0°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所以人口增加不明显,B、C、D错误。故选A。
3.D 由表中数据可知,人口数量越少,经济未必越发达,如蒙古,A错误;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落后,如日本,B错误;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C错误;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D正确。故选D。
4.A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开发历史的长短、政治经济因素、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才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故选A。
5.B 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地形条件较好,比较适宜人类生活;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条件较差。故地形差异是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的主要自然原因。川东和川西在气候、植被、河流方面差异不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A 在川东丘陵山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减轻该区域农村人口外流的问题,有利于减少该区域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A正确。改善该区域的交通条件可以增强区域联系,但对于减少该区域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意义不大,B错误。加快农业现代化可能会出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留守儿童数量进一步增多,C错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思想问题,但并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海岸线最平直,缺少岛屿、半岛、海湾、内海等
(2)南美洲大陆低纬度地区陆地宽阔,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其他纬度带均较狭窄
(3)大洋 岛屿众多,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大面积的沙漠
(4)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且大多数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解析 (1)根据初中已有知识可知,非洲海岸线最平直,沿海地区地形比较陡峭,缺少岛屿、半岛、海湾、内海等,因此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比重最小。
(2)南美洲大陆轮廓特点是北部宽,南部窄,尤其是低纬度地区陆地宽阔,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沿海地区气候条件相对适宜。除此之外,沿海地区最早被欧洲的殖民者统治,开发历史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南美洲人口更集中在沿海地区。
(3)相比其他大洲,大洋洲岛屿众多,加上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大面积的沙漠,宜居条件差,而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因此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比例最高。
(4)相比内陆,沿海地区条件优越,比如海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且大多数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开发历史往往较早,经济比较发达。因此,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不足200千米的沿海地区。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C 图示该国20—59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明显大于女性人口比重,而该年龄段人口均为劳动年龄人口,故可能是产业结构偏向于发展男性就业人口多的行业,从而吸引大量外来男性人口迁入所致。
2.B 西亚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而该产业主要就业人口为男性。因国内男性人口不足而使大量外国男性人口迁到此地就业,形成如图中所示人口结构。
三年模拟练
1.D | 2.A | 3.A | 4.D | 5.B | 6.C |
|
|
选择题
1.D “中国市场这么大”反映了中国人口数量多;由于此话是在进博会上说的,且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强势,证明购买力强的人数较多,D正确。故选D。
2.A 进博会主要是展示进口商品的,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因此为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带动效应和增加影响力,上海市应打造成进口商品的集散地,A正确。上海市是我国最大城市,人口数量多,不需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港口建设已趋于成熟,重工业与进口商品关系不大,C错误。扩大城市占地面积与进博会无关,且盲目扩大城市占地面积还会导致城市病的出现,D错误。故选A。
3.A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动,说明人口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
4.D 结合材料可知,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丰富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便利的交通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
5.B 图中显示,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剩下的60%人口却分布在更大的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很不均衡,A错误、B正确;此图反映出天津市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很大,但无法反映出天津市的人口密度大小,C、D错误。故选B。
6.C 天津市人口分布很不均衡,40%的人口集中在市区,因此会引发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不受人口分布的影响,②错误;人口集中在市区,使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大,⑤错误。综上分析,C正确。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口分布精品课后复习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大洋洲人口分布特点,反映该大洲,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