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设计
展开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以及王室衰微的表现;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以及诸侯争霸的影响,了解齐桓公能成为第一个霸主的具体原因。
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2.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争霸战争虽然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推行改革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必经之路,初步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启发
教具
课件、触控一体机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课件展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工具的图片,问:这些工具都是什么工具?又都是在什么时期使用?春秋时期又会使用哪些新的工具?又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变革?引入新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生: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青铜工具 夏商周时期
二、讲授新课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提出问题:如果回答春秋时期,你使用哪一种工具?(以此题引出铁农具的优势。)
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的牛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
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
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王室衰微
师:多媒体演示王室衰微示意图。
出示材料,分析问题: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师:周王室的地位开始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生:分封制得不到延续,并被逐渐瓦解。
生:势力大减,财政陷入困境。
诸侯
争霸
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并思考:
诸侯争霸使用的口号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些?
让学生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教师播放幻灯片加强记忆。
提出问题: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思考: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你怎么理解。
生1:挟天子以令诸侯;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生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生3: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考虑回答。
生4: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回答。
课堂小结
师: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促进民族交通的积极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东周建立,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知识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