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练习十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943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教案,共3页。
5.3.2练习十年级二学科数学主题练习十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课时1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达物体长度。导学方法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导学步骤导学行为(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学教师复备回顾旧知,引出新课知识再现1、同学们,这几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提问:这是什么?(线段)师:你知道线段的特征吗?3、让学生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4、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让学生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5、1米等于多少厘米?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单元知识回顾,点明今天的学习任务。 课堂检测1、 完成练习十第1题。 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说说用什么单位合适。提问:为什么床的长和旗杆的高要用米作单位,而粉盒的高和黄瓜的长却用厘米作单位?小结:一般情况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则用厘米作单位。2、完成练习十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了解学生的正确情况和错误原因。3、完成练习十第3题。提问:你认为哪条线段长?量一量,结果怎样?通过刚才的猜测,你想说点什么?4、完成练习十第4题。指名读一读,然后解答交流。5、完成练习十第5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目的信息,算出红红和明明的身高。指出:明明的身高,只要比92大又比98小的数都有可能。因此他的身高可能是93,94,95,96,97厘米。6、完成练习十第6题先分别出示如题图所示的三种物体(一个正方体、两个长方体),说说他们的名称。让学生说一说三个物体的高度(厚度)各是几厘米。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答案:7、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8、补充练习工人叔叔修一条9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36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王叔叔养了38只公鸡,45只母鸡,王叔叔一共养了多少只鸡?1、2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再通过交流初步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一题要重点说清楚选择长度单位的思考过程。 先凭直觉判断,在通过测量加以检验。 看清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重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解决问题。 感受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总结提升一般情况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则用厘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板书设计练习十本课作业完成67页动手做。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这节课我重视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解决问题。像第1题那种题型要反复练习,让学生能够清楚区分米和厘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九 期末复习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9.3.2 练习十 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五 厘米和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