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40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40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40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预防“非典“,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25m3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干
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通电时水分子变为氧分子、氢分子
4.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氯酸钾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
5.用“”表示某原子,用“”表示某物质的微粒模型,则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
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
6.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 )
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
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原子构成分子
B.分子比原子大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9.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
10.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
11.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观点有:
①在球体内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其中;
②原子是可分的;
③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④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⑤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的观点是( )
A.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2.疫情期间,同学们用眼增多,容易引发近视。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还可能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有关。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相对原子质量52,则铬原子的质子数为( )
A.24B.52C.76D.28
13.考古学家通过C﹣14测定法将我省宁波地区的文明发展史推到距今8000多年前。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B.8C.14D.20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5.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镁离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表示阴离子
16.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17.下列各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
C.D.
18.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和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①③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②④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族
20.元素X的阳离子Xm+的核外电子数为a,元素X的质子数与元素Y的质子数少1,请问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数是( )
A.a+m+n+1B.a﹣m﹣n﹣1C.m+n﹣a+1D.m﹣n﹣a﹣1
21.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FB.S2﹣C.D.
22.某些地区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常需要补碘,其中“碘”指的是( )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离子D.碘酸钾
23.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 )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化合价
24.半导体早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产业。下列可用于半导体材料且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25.下列关于元素符号“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氮元素
②表示氮气
③表示1个氮原子
④表示1个氮分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6.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铜、钙、氯B.锰、铂、镁C.氮、钠、氖D.金、铝、氩
28.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H2SB.P2O5C.AgNO3D.H2O
29.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B.Ti4+的核外电子数为22
C.钛的氧化物化学式为TiO2
D.钛属于金属元素
30.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氟、硫、氯的原子都容易得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二.填空题(共7小题)
31.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粒子D中的x= 。
(2)A﹣D粒子中表示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 。
(3)E中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位于第2周期ⅥA族元素的名称是 ,其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2)图2为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33.如图1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如图2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6)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如图所示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① ② ③ ④ 。
35.在下列粒子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氢分子、④氧分子、⑤水分子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当水变成水蒸气时, 粒子没有发生变化.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
(2)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 构成。
(3)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
37.在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粒子中,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能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
(3)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
(4)一定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
(5)一定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
(6)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
三.推断题(共2小题)
3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中A是 。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3)图2中A表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氧原子与 (填字母编号)化学性质相似;若A为氧离子,则方框内的数值是 。
(4)图2中A、B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5)图2中A、C两种元素能组成二氧化硫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氢硫酸(H2S)溶液中,生成硫单质沉淀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9.如果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6,中子是30,那么可以推算: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量大约是 ,这个数大约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的 倍.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二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答】解:A、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2.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但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的教室内充满了过氧乙酸的气味是利用了分子不断运动的事实。
故选:B。
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25m3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干
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通电时水分子变为氧分子、氢分子
【解答】解:A、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l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通电分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故选:A。
4.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氯酸钾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B、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用“”表示某原子,用“”表示某物质的微粒模型,则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
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
【解答】解:用“”表示某原子,用“”表示1个由2个“”构成的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分子。
故选:A。
6.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 )
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
【解答】解: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氧分子。
故选:C。
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原子构成分子
B.分子比原子大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
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故A错;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
C、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C错;
D、吹胀气球是由于进入气球的气体增加,使其膨胀,并不是分子空隙变大,故D错。
故选:B。
9.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
【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
故选:B。
10.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
【解答】解:A、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说法正确;
B、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接通过,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说法正确;
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说法错误;
D、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说法正确;
故选:C。
11.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观点有:
①在球体内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其中;
②原子是可分的;
③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④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⑤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的观点是( )
A.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解答】解:①在球体内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其中,错误,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②原子分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说法正确;③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说法正确;④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正确,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⑤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正确,因为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故选:D。
12.疫情期间,同学们用眼增多,容易引发近视。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还可能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有关。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相对原子质量52,则铬原子的质子数为( )
A.24B.52C.76D.28
【解答】解: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铬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为24。
故选:A。
13.考古学家通过C﹣14测定法将我省宁波地区的文明发展史推到距今8000多年前。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B.8C.14D.20
【解答】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故选:A。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解答】解:A.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变成阳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镁离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表示阴离子
【解答】解:A.四种粒子的质子数有8、12、11三种情况,所以表示三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B.②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C.④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D.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是阴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解: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②的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A叙述不正确。
B、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去;④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③④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B叙述不正确。
C、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故C叙述不正确。
D、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8,④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17.下列各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
C.D.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符合题意。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和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①③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②④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族
【解答】解:A.②和③都是原子,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1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说法正确;
B.①③均为原子,原子核外均为3个电子层,所以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选项说法正确;
C.④是氧原子,其最外层为6个电子,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选项说法正确;
D.②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7个电子;④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②④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不同族,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元素X的阳离子Xm+的核外电子数为a,元素X的质子数与元素Y的质子数少1,请问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数是( )
A.a+m+n+1B.a﹣m﹣n﹣1C.m+n﹣a+1D.m﹣n﹣a﹣1
【解答】解:因为Xm+的核外电子数为a,X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Xm+,所以X的质子数=a+m;
元素X的质子数与元素Y的质子数少1,故元素Y的质子数=a+m+1;
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数是:a+m+n+1;
故选:A。
21.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FB.S2﹣C.D.
【解答】解:A、F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S2﹣需要失去2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氧离子需要失去2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铝离子,需要得到3个电子变成原子;
故选:D。
22.某些地区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常需要补碘,其中“碘”指的是( )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离子D.碘酸钾
【解答】解: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常需要补碘,其中“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23.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 )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化合价
【解答】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故选:B。
24.半导体早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产业。下列可用于半导体材料且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硅元素。
故选:B。
25.下列关于元素符号“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氮元素
②表示氮气
③表示1个氮原子
④表示1个氮分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答】解:N是氮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①③正确;
故选:C。
26.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答】解:H是氢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①③正确;
故选:C。
2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铜、钙、氯B.锰、铂、镁C.氮、钠、氖D.金、铝、氩
【解答】解:A、铜、钙、氯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u、Ca、Cl,第一个字母相同,故选项错误。
B、锰、铂、镁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Mn、Pt、Mg,第一个字母不同,故选项正确。
C、氮、钠、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Na、Ne,第一个字母相同,故选项错误。
D、金、铝、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Au、Al、Ar,第一个字母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8.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H2SB.P2O5C.AgNO3D.H2O
【解答】解:A、氢、硫分别带“气”字头、带“石”字旁,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磷、氧分别带“石”字旁、“气”字头,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是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氧均带“气”字头,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9.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B.Ti4+的核外电子数为22
C.钛的氧化物化学式为TiO2
D.钛属于金属元素
【解答】解:A、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该选项说法正确;
B、Ti4+的核外电子数为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钛元素化合价是+4,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钛的氧化物化学式为TiO2,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钛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0.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氟、硫、氯的原子都容易得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为9而不是中子数为9,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氟、硫、氯的原子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4,都容易得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同一横行叫一个周期,氟和氯不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31.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粒子D中的x= 8 。
(2)A﹣D粒子中表示同种元素的是 AB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 C 。
(3)E中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 。
【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
故答案为:
(1)8;
(2)AB;C;
(3)108。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位于第2周期ⅥA族元素的名称是 氧元素 ,其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
(2)图2为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五 周期。
【解答】解:(1)位于第2周期ⅥA族元素的名称是氧元素,其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故填:氧元素;8;得到。
(2)图2为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5,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五。
33.如图1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如图2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13 ;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3)铝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l2O3 (填化学式);
(6)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的序数,故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故填:13;
(2)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最下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填:26.98;
(3)铝元素的偏旁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4)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
(5)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
(6)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故填:2Al+6HCl=2AlCl3+3H2↑。
34.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如图所示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① 质子 ② 原子核 ③ 原子 ④ 分子 。
【解答】解:从右向左考虑,最右边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离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构成的是③,故③是原子,④是分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②是原子核,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①是质子。
故答案为:①质子;②原子核;③原子;④分子。
35.在下列粒子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氢分子、④氧分子、⑤水分子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⑤ ;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①、② ;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③、④ ;当水变成水蒸气时, ⑤ 粒子没有发生变化.
【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由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所以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当水变成水蒸气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⑤;①、②;③、④;⑤.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H2O 。
(2)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 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 构成。
(3)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Ar 。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构成。
【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故填:H2O;
(2)五氧化二磷分子化学式为,P2O5,可知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填: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
(3)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氩原子;故填:Ar;
(4)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37.在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粒子中,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能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①②③ ;
(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①②⑤ ;
(3)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⑥ ;
(4)一定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④ ;
(5)一定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⑥ ;
(6)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④⑤ 。
【解答】解:(1)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铁、锌、硫、镁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等是由离子构成,所以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
(2)中子不带电所以显电中性,因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又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也不显电性,所以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中子;
(3)一个质子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质量都约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质量最小的是电子;
(4)质子带正电荷;
(5)电子带负电荷;
(6)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
故答案为:(1)①②③;
(2)①②⑤;
(3)⑥;
(4)④;
(5)⑥;
(6)④⑤。
三.推断题(共2小题)
3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中A是 原子 。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NaCl (填化学式)。
(3)图2中A表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氧原子与 C (填字母编号)化学性质相似;若A为氧离子,则方框内的数值是 8 。
(4)图2中A、B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不同。
(5)图2中A、C两种元素能组成二氧化硫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氢硫酸(H2S)溶液中,生成硫单质沉淀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H2S=3S↓+2H2O 。
【解答】解:(1)原子能构成分子,故图1中A是原子,故填:原子。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填:NaCl。
(3)图2中A表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氧原子与C化学性质相似;若A为氧离子,则方框内的数值是8,故填:得到;C;8。
(4)A、B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5)二氧化硫气体能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故填:SO2+2H2S=3S↓+2H2O。
39.如果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6,中子是30,那么可以推算: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6 ,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6 ,相对原子量大约是 56 ,这个数大约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的 56 倍.
【解答】解: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6,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所以质子数为2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大约是26+30=5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可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的56倍.
故答案为:26;26;56;56.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医疗预防中所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用分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元素的种类主要决定于原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