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堂检测
展开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2.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3.关于池塘中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池塘中垂直分布主要受食物影响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5.如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关于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与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
C.图中X从上到下,图中Y从左到右构成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逐渐增多
D.影响图中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中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
6.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200~3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7.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8.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10.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 关系。
(2)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C.森林中的所有苔藓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3)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
A.群落的垂直结构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D.种群的海拔结构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选项D错误。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选项A、B、C正确。
2.
【答案】D
【解析】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度的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度的环境中,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3.
【答案】C
【解析】池塘中的群落结构,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水平方向上,池塘边缘由于雨水冲刷,具有较多矿物质,所以植物分布比较多;池塘中心矿质元素相对较少,所以植物分布比较少;由于植物分布存在水平结构,所以导致动物也有水平结构;动物的分布跟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所以动物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有不同的分布。
4.
【答案】C
【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故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故D选项正确。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
5.
【答案】D
【解析】A.X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X属于垂直结构,群落Y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分布,Y属于水平结构,A正确;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因为植物的种类相同,B正确;C.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生物种类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正确;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温度,还有水分、光照、地形、人与动物的影响等,D错误。
6.
【答案】C
【解析】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7.
【答案】A
【解析】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8.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9.
【答案】B
【解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统计土壤动物时应借助显微镜或实体镜对各类小动物进行统计。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10.
【答案】 (1)捕食 竞争 (2)B (3)A
【解析】 (1)血雉以昆虫为食,两者属于捕食关系;煤山雀和橙红鹤都是生活在森林中层,争夺相同的食物、空间等,存在竞争关系。(2)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昆虫、苔藓、树木都有许多物种。(3)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特点,水平方向上的特点是呈镶嵌分布。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精品随堂练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