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标要求】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文明扩张的前提、表现、方式和影响;2、上古时期的三大世界性帝国的疆域(根据地图)、统治;3、文明扩张与帝国统治的相互作用关系;4、文明交流的具体表现。【教学重点】重点: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难点:文明间的交流【导入】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那些古代文明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交集?3.如果有,能否举例说明?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 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但农耕文明区 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 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中外历史纲要(下)》思考:农耕文明区扩大范围和影响的前提是什么?1、 前提条件:农耕文明的优势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材料 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 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中外历史纲要(下)》2. 古埃及文明的扩展: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3古代两河文明的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4.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古代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就社会发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农业文明。由于农业生产的地点是固定的,生产条件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不需要与外界有太多的交往,因而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因此,各个文明出现后,大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从城邦到王国到帝国是很常见的一种发展趋势。文明的这种内在发展势必要同其他文明展开交往,因此文明间的联系是存在着的,尤其是相邻各文明之间……文明间联系的极端形式是扩张战争。条件表现影响农耕文明的优势--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古代埃及文明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西亚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扩张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扩张到埃及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海洋文明的特色工商业较发达;多优良港口;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古希腊文明用移民方式建立殖民城邦,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 思考:古代文明区域扩张的方式有哪些?文明的扩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方式:武力扩张、对外移民、商贸往来等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 波斯帝国(前553年—前330年)1)兴起:公元前6世纪,伊朗高原2)疆域: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材料  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3)统治方式:  A.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  B.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制约。  C.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材料  总督在有关辖区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以及对外交往中,享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时候,与一个独立的君主无异…...在波斯行省之下,并无县、乡等更基层的行政体系(与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完备的官僚体系形成对照)随着地方总督世袭变得越来越普遍,总督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晏绍祥《 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    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没有整齐划一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原则上讲行省的居民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臣服于罗马......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有自治权,罗马帝国得以使用较少的官吏来统治广大的疆域。(其官吏是同时期中国的二十分之一)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行省制有何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何在?2、 马其顿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分裂后的亚历山大帝国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波斯帝国2)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并扩张至印度河流域,地跨亚非欧三洲3)统治方式:    A.政治:继承波斯制度,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行省制。B.文化: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要职,推广希腊文化。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                                     ——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3、 罗马帝国(前509~前27年~476年)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 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 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 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 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 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 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统治:    A.帝国在1—2世纪保持了200年的和平与繁荣。B.基督教在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材料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 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 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 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3世纪 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 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 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灭亡:3世纪陷入危机,4世纪末分裂,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材料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罗马帝国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材料 公元1世纪30—40年代,由耶稣使徒以领受圣灵为“灵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开始传教,建立初期基督教教会。4 0年代后期,随着保罗等人向非犹太人的传教,教会相续在叙利亚的安提阿、埃及的亚历山大、罗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在思想信仰上和组织结构上逐步走向完备。 早期基督徒曾受到罗马帝国的10次大迫害,后因教会不断传播而使罗马执政当局最终取消反教政策,并于392年被定位帝国国教。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天主教传统,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正教传统。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依据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建立的影响?合作探究   文明扩张与帝国统治的关系: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三、文明的交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的交往总趋势是不断加强,互相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欧洲、中亚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地方都模仿埃及。1、西亚北非的贡献1)西亚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2)西亚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3)西亚的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模仿埃及。 2、字母文字:西亚的腓尼基文字1)向东演化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2)向西形成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这两种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字母文字的源头。3、东西方经贸联系材料  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后汉书》1)汉朝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2)2世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往--丝绸之路         ◎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及反思,共5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子目是重点,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扩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