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光现象综合练习(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2020年4月8日,年度最大超级月亮现身天宇,超级月亮是指满月的时候,月亮正好位于近地点的现象,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看到的月亮其实是虚像B.“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源C.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D.我们看到的超级月亮是放大的月亮的虚像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为我们展示了一副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荡,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类丽场景。关于此诗句所描述的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清澈的水底看上去要比实际位置更深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若雄鹰离水面的距离为1km,其像离雄鹰的距高也为1kmD.在清激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在如图所示 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邮票C.树林中透过的光束 D.故宫角楼在水中的倒影5.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6.小明戴着一副红色的墨镜,书上的一幅绿叶白花图,他看到的是( )A.绿叶白花 B.红叶白花 C.紫叶红花 D.黑叶红花7.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甲图中装在玻璃鱼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B.乙图中日晷用影子计时C.丙图中调节坝上的风雨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丁图中手影摆出动物造型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四名同学在方格纸上记录了一对同样大小的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黑点为记录下的蜡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面倒影 B.树的影子C.小猫照镜子 D.雨后彩虹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杯弓蛇影,妄自惊扰C.镜花水月,都是虚空D.海市蜃楼,如梦似幻11.如图所示的几个现象中,成实像的是( )A.平面镜成像B.眼睛“受骗”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12.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13.假期里,小明一家人自驾去晋阳湖游玩,湖边群山叠嶂,稻浪轻翻,蔬菜清鲜,瓜果飘香。站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鱼、飘动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鸭子的倒影。看到清澈的湖水中的景象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飘动的“云朵” B.游动的鱼 C.群山倒影 D.鸭子的倒影14.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二、填空题15.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在月球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地球上的科学家向它发射了一束激光,测量出激光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约为2.56s,则由此可计算出地 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不能用超声波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16.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月食过程持续5个多小时,其中全食阶段的“红月亮”将在20时51分持续到22时08分。普通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家窗前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下图是月全食的过程。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_________,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_______,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17.(1)一束光以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斜射入平静水面,则反射角是______度;(2)某同学站在水边俯视自己的倒影,他的脸离水面0.5m处,水中脸的像与水面相距______m,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18.汽车前大灯位置安装较低,是为了车灯灯光照到路面障碍物时,因为_____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城市建筑的外装饰限制使用玻璃幕墙,是为了减弱_____形成的光污染。19.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此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______ 。20.坐在电影院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银幕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教室里的一些同学感觉黑板反光,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三、简答题21.如图甲,是交警“监控”经常拍摄到的画面,司机在脸向前方的姿态下用靠近车门的手把车门打开,因看不到后面来的电动车,及易发生把电动车撞倒的事故.“荷式开车门法”可以有效避免因开车门不当导致的这类事故的发生.如图乙,这种开门法要求车内人员在下车时利用离车门较远的一只手开车门,能较方便的观察到后面的情况,在荷兰的驾照考试中,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开门,考试就不能通过.(1)甲图中的司机为何看不到后面的车辆?(2)为何乙图中的这种方法能较方便的观察到车后的情况呢.22.“冬不穿白,夏不穿黑”,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请你说说里面所包含的物理知识?23.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放一个盛水脸盆、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斜射在脸盆的水面上,这样会在竖直的墙壁上出现一个光斑,用手轻轻敲击桌面、光斑就会随着颤动。请你回答:(1)用手轻轻敲击桌面,墙上光斑会随着颤动可以说明什么问题?(2)看到墙上光斑的亮度和激光笔发光的亮度相比是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4.细心的人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会发现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25.电影或投影仪的银幕都是白色的,而且这些银幕都是粗糙的,为什么?(1)银幕都是白色的原因是什么? (2)银幕为什么是粗糙的?26.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为什么还能看到它的颜色?
参考答案1.A【详解】A.我们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反射的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正确;B.月亮自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影子,故C错误;D.我们看到的超级月亮是等大的月亮的虚像,超级大是因为离地球较近,故D错误。故选A。2.B【详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光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就会形成影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故B错误,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造成的奇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A.清澈的水底看上去要比实际位置更浅,故A错误;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C.若雄鹰离水面的距离为1km,其像离水面的距高也为1km,像离雄鹰的距高为2km,故C错误;D.在清激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小孔成像、树林中透过的光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放大镜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5.C【详解】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图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D.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浙江省宁波太阳高度最大,昼长夜短,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书上的绿叶白花图,叶子反射的是绿光,白花反射所有色光;小明戴着一副红色的墨镜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他色光,故叶子反射的绿光被吸收,呈黑色,白花呈红色。故选D。7.A【详解】A.甲图中装在玻璃鱼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是由于光线从鱼缸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这是折射现象,选项A符合题意;B.乙图中日晷用影子计时,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不是折射,B项不合题意;C.丙图中调节坝上的风雨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C项不合题意;D.丁图中手影摆出动物造型,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影子,D项不合题意。故选A。8.B【详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即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A.图中两个黑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故A错误;B.图中两个黑点关于平面镜对称,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正确;C.图中两个黑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故C错误;D.图中一个黑点在平面镜所在的方格纸的位置上,两个黑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9.D【详解】A.水面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树的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小猫照镜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视野范围有限,故A符合题意;B.杯弓蛇影,妄自惊扰,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镜花水月,都是虚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如梦似幻,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折射而形成的幻象,其产生原因是太阳使地面温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产生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详解】A.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人眼看到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B【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A【详解】水中的云、鸭子的倒影、群山倒影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云到水面的距离最远,故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较大;鸭子、群山都靠近水面,与水面的距离较小,故所成的像到水面距离较小。故选。14.B【详解】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故C错误;D.声音的三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D错误。故选B。15.3.84×108m 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小,真空中的光速取v=3×108m/s;当测得激光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光源之间的距离;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由可得,在2.56s内激光传播的路程s=vt=3×108m/s×2.56s=7.68×108m地球和月球大约相距[2]向月球发射超声波的办法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没有传声的介质。16.一条直线 散射 【详解】[1]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月球不能发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全食。
[2]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可知,在本影里太阳发出的光线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我们看不见明亮的月亮,但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太阳光中就有一部分单颜色光照射到月球上,经过月球反射会进入人眼,这样看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17.60 0.5 不变 漫反射 【详解】(1)[1]一束光以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斜射入平静水面,入射角为60°,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2)[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脸离水面0.5m处,水中脸的像与水面相距0.5m。[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不变。(3)[4]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就是黑板发生了漫反射,故选填漫反射。18.光的直线传播 镜面反射 【详解】[1]灯泡照射到障碍物时,会形成影子,而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当平行光照射到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出平行光,照射到人眼中会非常难受,所以限制玻璃幕墙的使用是为了减弱镜面反射形成的光污染。19.折射 变大 同种均匀介质 【详解】[1]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因为浓糖水的加入,使液体浓度发生改变,当激光从侧壁照射后,光在不同浓度液体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缸内光的路线。[2]加入浓糖水后,浓糖水密度大向下运动,液体中下方浓度大,上方浓度小,光从侧壁下方射入后,由浓度大的区域到浓度小的区域,因此光的传播速度将逐渐变大。[3]当搅拌缸中的水后,液体的浓度相同,属于同种均匀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20.漫反射 镜面反射 【详解】[1]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21.(1)见详解;(2)见详解;【详解】(1)[1]甲图中的司机在脸向前方的姿态下用靠近车门的手把车门打开,而距离车门较近的电动车反射的光因为镜面反射不能进入司机的眼睛(电动车在盲区以内),故司机不能看见后面的车辆;如图:(2)[2]乙图中“荷式开车门法”,即车内人员在下车时利用离车门较远的一只手开车门,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后方的光通过后视镜经过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当人转身向后看时,由于车后的物体发生漫反射,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22.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一切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一切色光【解析】由于光具有能量,“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太阳光是白光,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2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物体发声时振动。(2)入射光线斜射到水面,有一部分发生反射,有一部分发生折射。【详解】(1)用手轻轻敲击桌面,桌面振动,桌面振动引起水的振动,水的振动引起反射光线变化,引起光斑颤动,实验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2)墙上的光斑亮度小于激光笔发光的亮度。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有一部分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照射到墙上,有一部分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到水底,所以墙上的光斑亮度小于激光笔发光的亮度。24.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是由于空气的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一直发生改变的缘故,因此属于折射现象.【解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是由于空气的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一直发生改变的缘故,因此属于折射现象.故答案为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是由于空气的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一直发生改变的缘故,因此属于折射现象.25.(1)使用白色的银幕能反射所有色光(2)粗糙的银幕可以使射向银幕的光发生漫反射【详解】(1)因为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使用白色的银幕能反射所有色光,从而还原出真实的画面色彩;(2)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所以粗糙的银幕可以使射向银幕的光发生漫反射,从而使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清楚银幕上的图像.26.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由于物体表面反射了某种色光.【解析】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反射了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故答案为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由于物体表面反射了某种色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