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光现象综合练习(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光的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B.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C.老师上课使用的“电子教鞭”,是利用红外线来指出重点内容D.紫外线能杀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阳光下的树影 B. 铅笔在玻璃砖后“错位”C.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春晚五彩缤纷的光柱3.如图,下列光现象及应用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凸面镜扩大视野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自行车的尾灯4.医者仁心,逆行而上。下列一些医护工作者的做法和用到的器械中都包含着相关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牙科医生常常需要把小平面镜放到火上烧一烧才放入患者的口中,目的是为了消毒B.耳科医生检查耳道时需要在头上戴一个平面镜,目的是要将目光会聚到耳道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因为听诊器能增大声源振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D.在人群密集区域,医生用体温枪快速检测行人的体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强5.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拱桥“倒影” B.放大镜把字放大C.汽车“后视镜” D.日食的形成6.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下图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手影游戏B.筷子“折断”C.镜中花D.海市蜃楼7.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夜晚人经过路灯时,地面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越来越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越来越长9.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10.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11.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A. B.
C.
D.
12.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水中倒影B. 手影游戏C. “折断”的铅笔D. 雨后彩虹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C.人看见地上的书D.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的为水坑B.人们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上方,这是折射的缘故C.月亮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D.太阳灶是利用凸面镜使光会聚的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树下的阴影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像B.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16.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反射角为∠_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_(选填“①”“②”),分界面的______方为空气。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17.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像,当走近玻璃幕墙时,人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我国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订了限制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18.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此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______ 。19.若某同学以0.6m/s的速度垂直向一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镜子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0.在水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图中没有画出);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P点在S点的______,Q点在S点的______。(两空均选填“上方”、“下方”或“原处”)21.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三、简答题22.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闪电刺眼,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23.如图所示,EF为一平面镜,A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A'为发光点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O为发光点到平面镜上的一条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OB为A'O的延长线,NO与平面镜垂直。请你根据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这一特点,证明:∠NOB=∠AON(即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4.晚上,当室内的灯打开后,在室内的人可以通过透明的窗户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请解释为什么?25.解释河水看上去比实际浅的原因?2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灯?27.如图所示,湖边漫步,欣赏美丽风景,水面呈现岸边树木的倒影。细心观察会发现,倒影比实际物体暗一些。请结合物理知识解释倒影形成的原因以及倒影比实际物体暗的原因。
参考答案1.D【详解】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 红色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因为它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红色光线进入人眼,感到它是红色。故B错误;C.红外线眼镜看不到,故老师上课使用的“电子教鞭”,不是利用红外线,故C错误;D.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故D正确。故选D。2.C【详解】A.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被树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从而形成树影,故A不符合题意;B.铅笔在玻璃砖后“错位”,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赵州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五彩缤纷的光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不D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结合学生实际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C【详解】A.凸面镜对于平行光是发散,但看物体的反射光不是平行光,正是这种发散导致成像位置显得更远更小,视角就更大,视野就开阔了,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后边来车的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上,被反射回去就能让后边来车看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A.把镜子烤过后,镜子温度升高,探入口腔,水蒸气不会因遇冷而变成小液滴,方便观察,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故A错误;B.耳科医生检查耳道时需要在头上戴一个凹面镜,利用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光线会聚到耳道中,从而照亮耳道,故B错误;C.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故C错误;D.医生用体温枪快速检测行人的体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故D正确。故选D。5.D【详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拱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A.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筷子“折断”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B.潮湿路面相当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干燥地面发生漫反射,故AB不符合题意;C.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如题图所示灯光照射后反射到右边,没有光线反射回眼中,驾驶员看到路面更暗,故C符合题意;D.不管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人在路灯下经过时一部分灯光照在人体上,被人体挡住,在人体没有光照的另一侧路面上留下人的影子,人离灯越远,影子越长;离灯越近,影子越短,所以夜晚人经过路灯时,人与灯的距离由远到近,再变远,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A。9.D【详解】A.手影是影子,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幕墙晃眼是因为玻璃幕墙表面很光滑,当光射到玻璃幕墙上发生镜面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从树上出来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在水杯中倒入水后,杯底看起来升高了原因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B【详解】压在厚玻璃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反射的光,通过玻璃进入人眼,发生折射,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报纸上的文字比实际位置高。AB.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详解】岸上教练看到水下的小明是因为小明反射的光进入教练的眼中,故入射光线是由水中反射的光线,根据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B【详解】“金边”日环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手影游戏形成原理与其相同;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折断”的铅笔与雨后彩虹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选B。13.B【详解】A.图示中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这是光的反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人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线在物体向上发生了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面处看起来像是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A【详解】A.当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射到水面上,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故A正确;B.人们叉鱼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渔民看到的“鱼”并不是真正的鱼,而是鱼的虚像,虚像总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有经验的人叉鱼时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叉,不是对准看到的“鱼”上方叉,故B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来会聚太阳光的,故D错误。故选A。15.A【详解】A.树下的圆形小光斑才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像,即小孔成像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放大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1 ② 下 大 【详解】[1][2]由图可知,∠1等于∠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①是法线,②是界面,又因为折射光线方向,所以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1是反射角,∠2是折射角,∠3是入射角。[3]因为∠2大于∠3,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下方是空气,上方是玻璃。[4]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变小,折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17.不变 镜面 【详解】[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当人走近玻璃幕墙时,人的大小是不变的,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18.折射 变大 同种均匀介质 【详解】[1]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因为浓糖水的加入,使液体浓度发生改变,当激光从侧壁照射后,光在不同浓度液体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缸内光的路线。[2]加入浓糖水后,浓糖水密度大向下运动,液体中下方浓度大,上方浓度小,光从侧壁下方射入后,由浓度大的区域到浓度小的区域,因此光的传播速度将逐渐变大。[3]当搅拌缸中的水后,液体的浓度相同,属于同种均匀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因此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19.1.2 不变 【详解】[1]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某同学以0.6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也是0.6m/s,故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1.2m/s。[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同学们走近该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20.下方 上方 【详解】[1][2]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图所示:即P点在S点的下方;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侧壁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再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Q点如图所示:即Q点在S点的上方。21.直线传播 实 无关 【详解】[1][2]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小孔所成的像是物体本身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2.见详解【分析】要知道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要知道哪个现象到达人耳人眼的时间是关键。【详解】我们知道光速c=3×108m/s,声速v=340m/s ,距离s一定,根据速度公式变形,速度大,时间短,所以先看见闪电。因为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闪电,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23.见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定∠NOB和∠EA'O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知∠EA'O=∠EAO,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判定∠EAO与∠AON的大小关系,从而做出证明。【详解】证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A'与A是对称的,所以AA'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且法线NO与镜面也是垂直的,所以AA'与NO平行;∠NOB与∠EA'O是平行线AA'、NO的同位角,同位角相等,则∠NOB=∠EA'O因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AEO与△A'EO是全等三角形,则∠EA'O=∠EAO由于AA'与NO平行,∠EAO与∠AON是内错角,则∠EAO=∠AON所以∠NOB=∠AON24.电灯发出的光照在人身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窗户玻璃反射成像。晚上,室外暗,人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大,能看清自己的像。【详解】电灯发出的光照射在人身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经过窗户玻璃反射成像,此时的窗户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晚上,室外暗,人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大,所以能看清自己的像。25.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由于人是根据光直线传播去看物体的,所以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浅。【详解】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人是根据光直线传播去看物体的,所以看到的河底上升了,即比实际的浅。26.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将车内物体成像,反射光照射到司机眼中,影响驾驶安全。【详解】汽车夜间行驶时,车外光线较暗,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7.射到水面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折射入水里的缘故【详解】来自物体的光线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其中反射光线使我们看到了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像),而折射光线部分进入了水中;所以来自物体的光线只有反射光线才进入了我们的眼中,而折射光线却没有进入我们的眼中,故看到的物体在水中的倒影要比实际物体本身要暗一些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