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实验题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实验题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实验题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实验题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光2.1 光的反射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光2.1 光的反射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实验题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1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1)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把纸板 F 向后折,观察现象。改变入射光的位置,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发现相同的实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是否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在的平面内。2)在实验中小阳还发现,随着入射光位置的不断改变,反射光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  但是他们始终位于 ON 两侧,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3)接下来小阳逐渐增大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观察反射光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实验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正确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阳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入射角/203050607080反射角/706040302010  4)当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 OB 射向镜面时,此时的反射光将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2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改变AO入射角度,反射光线OB的角度也随之改变。但∠BON总等于∠AON,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2)如图乙,把F向后转动,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如图丙所时纸板上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活动中。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0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缎板上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_____(2)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M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选填不在)同一平面内。(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选填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 (选填不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4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EF 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光屏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A.向光屏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光屏射到O C.使光束贴着光屏射到O2)在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如图乙),保持入射光线 位置不变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EON”“NOF”)绕 ON 向前或向后弯折,观察现象.3)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可能是第_______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试验次数12345入射角60°45°30°15°反射角60°45°60°15°   4)另一位同学用图甲做实验时,整个光屏 ENFO 没有垂直平面镜,向后倾斜了 45°,如图丙,当光线仍然沿光屏AO方向入射时,在光屏 NOF _______(选填不能)看见反射光线OB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除图中的器材以外,小明还选用了刻度尺和笔。(1)实验中,准确确定像的位置至关重要,下列一些做法中,与此无关的是_____A.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B.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C.将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D.将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小明将蜡烛B换成一张白纸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当他在薄玻璃板的侧面观察白纸时,发现白纸上并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3)小明做了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记下蜡烛和像对应点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并将数据记录到下表,则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实验次数物到镜面距离/cm像到镜面距离/cm14.654.6523.123.1331.531.52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把一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画有直线MN的纸张上,如图甲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为了找到点燃蜡烛A的像的位置,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多次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______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3)蜡烛A位置不动,下列对玻璃板的操作能使蜡烛A的像位置发生变化的是______A.沿MN直线向左移动B.沿MN直线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向前移动4)小芳用厚玻璃板探究此实验,她让厚玻璃板前表面的底端与纸张上的直线MN重合,发现蜡烛A的像有两个:B1B2,如图乙所示,她应移动未点燃蜡烛B______(选填“B1”或“B2”)位置。7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明了什么?8勇勇同学在家里的一间黑暗房子里做了有关光反射的探究实验,他首先在黄色的桌子上放了一张试卷大小白纸,然后再在纸上面放了一块小平面镜,最后他打开手电筒正对平面镜,请你和勇勇同学一起在旁边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结果发现了以下现象:(1)镜子是_____(亮、暗)的,理由是_____(2)白纸是_____(亮、暗)的,理由是_____(3)桌面是_____(亮、暗)的,理由是_____(4)按亮到暗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5)此时桌子的颜色是_____的,理由是_____9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1)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大。(2)对载重汽车提出了限载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压力过大,造成____过大而损坏路面。(3)汽车晚上行驶时车内灯通常是________的,这样可以防止成像而影响到对路况的观察。1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时针方向转动;(2)如图乙所示,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前后转动,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__11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明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_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如果有厚度为2 cm1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度为_____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2)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他可以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呈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4)改变蜡烛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平面镜位置在MN处,由此知___________5)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___________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6)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1反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OA    【解析】【详解】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把纸板 F 向后折,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改变入射光的位置,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发现相同的实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是否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在的平面内;2)随着入射光位置的不断改变,反射光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它们始终位于 ON两侧,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 20°30°50°60°70°8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 20°30°50°60°70°80°,不是 70°60°40°30°20°10°,而 70°60°40°30°20°1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4)让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 OB 射向镜面时,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不能    【解析】【详解】(1)E. 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改变AO入射角度,反射光线OB的角度也随之改变。但∠BON总等于∠AON,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后振动,则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点睛】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同一平面内    不能    可逆的【解析】(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是因为硬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从图中可以很清晰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即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M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故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故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3)当让光线沿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时,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即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故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故需要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才能验证一个现象是否必须在在某一条件下才能成立,实验时只要让这一条件不满足,观察是否出现这一现象即可4C    NOF    3    见解析所示    不能    【详解】(1)[1]为了使光线能在光屏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应该使光束贴着光屏射到O点,然后反射光线也会贴着光屏射出,在光屏上能看到反射光线;故选C;(2)[2]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那么就应该保持光屏EON不动,向前或向后弯折反射光线所在的光屏NOF,观察现象;(3)[3][4]应该是第3组数据出错了,因为这个入射角不等于反射角;(4)[5]当光线仍然沿光屏AO方向入射时,在光屏NOF上不能看见反射光线OB,因为法线不在光屏ENFO上,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那么反射光线也不在光屏ENFO上.5B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操作步骤,逐项分析其目的是否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3)根据物到镜面距离和像到镜面距离数据可得出结论.【详解】(1)[1]AD.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将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D不符合题意;B.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符合题意;C.将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才可以使蜡烛B与蜡烛A成的像完全重合,由此便可确定像的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2)[2]小明将蜡烛B换成一张白纸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白纸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6大小        D    B1    【详解】1[1]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2]光屏能够承接的像都是实像,承接不了都是虚像,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3] ABC.蜡烛A位置不动,沿MN直线向左、向右、竖直向上移动玻璃板,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变,像的位置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蜡烛A位置不动,向前移动玻璃板,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变小,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相同,则像的位置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4[4]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相同,所以B1是前面的反射面成的像,故她应该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B1位置。7(1) 40° 见解析所示 (2)将纸板B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有无漫反射光线.(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解析】(1)如图:   
     (2)将纸板向后(),观察在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转动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内.
    (3)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本题答案为: (1) 40° 见解析所示 (2)将纸板B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有无漫反射光线.(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8    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        白纸发生了漫反射        桌面发生了漫反射    白纸    桌面    镜子    黄色    它只反射黄色的光,其它颜色都被吸收了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物体颜色一致的光线;白色物体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不反射光线.【详解】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白纸、桌面发生漫反射,镜子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进到人眼,而漫反射的光有一部分进入人眼,所以白纸、桌子比镜子亮;由于白纸反射所有光线,而桌子只反射黄色光线,因此经白纸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要多;故按亮到暗依次排列是白纸,桌面,镜子;并且看到桌子的颜色由桌子的反射光线决定的。故答案为:(1)暗,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2)亮,白纸发生了漫反射;(3)亮,桌面发生了漫反射;(4)白纸,桌面,镜子;(5)黄色,它只反射黄色的光,其它颜色都被吸收了。9  比热容  压强  关闭【解析】(1)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介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水的比热容胶大,带走的热量较多;(2)对载重汽车提出了限载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压力过大,造成压强过大而损坏路面;(3)汽车晚上行驶时车内灯通常是关闭的,这样可以防止成像而影响到对路况的观察。考查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压强影响因素等。10垂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1]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才能让反射光线、入射光线都在纸板上呈现出来。[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那么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反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3]如图乙所示,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前后转动,观察右侧纸板上是否呈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4]在图甲中,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不能在纸板上呈现,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在纸板前方,故C选项正确。(4)[5]小明和小刚都没做到,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11B    1mm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不能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A    【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玻璃板厚了容易两面成像产生重影影响实验,所以应该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即选择1mm的玻璃板。2[3]蜡烛AB大小相同,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当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4][5]光屏能够承接的是实像,承接不到的是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6]由图乙可知,三次实验中,物、像位置点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7]如图丙所示,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对称的关系可知,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竖直向下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8]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只有C的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用它们三个无法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测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