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教版八上物理2.1《光的反射》第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2.1.1 光的直线传播.pptx
    • 原卷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原卷版).docx
    • 解析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解析版).docx
    • 视频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mp4
    • 视频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实验.mp4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1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2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3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4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5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6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7页
    2.1.1 光的直线传播第8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原卷版)第1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原卷版)第2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原卷版)第3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解析版)第1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解析版)第2页
    2.1.1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解析版)第3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21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1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211光的直线传播pptx、光的直线传播实验mp4、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实验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1.1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点燃的蜡烛 B发光的水母 C月亮 D太阳【答案】C【解析】ABD.太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水母,自身可以发光物体,因此都属于光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月亮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故选C2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是光源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实像【答案】B【解析】A.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错误;B.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m/s,故B正确;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光,故C错误;D.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3在下列条件中,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在同种介质中传播       在真空中传播在均匀介质中传播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解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故正确的是②④.故选D.4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若发光体与孔的距离不变,而改变屏与孔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屏越远,像就越大B不管如何移动光屏,像总是正立的C屏越近,像就越大D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像的大小总是不变的【答案】A【解析】ACD.若发光体与孔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屏是像的位置,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所以屏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故A正确、CD错误;B.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的倒立的,所以不管如何移动光屏,像总是倒立的;故B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5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是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答案】B【解析】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小,导致运动员成绩偏高;故选B6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的是A手影    B小孔成像C用遥控器看电视    D月食【答案】C【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解析】手影、小孔成像、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中用遥控器看电视,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7.一个人晚上沿马路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此时灯光照射到人身上,人的影子长短会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答案】D【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不变,但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解析】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8.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D【解析】因为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由于甲车的阻挡,行驶的乙车内驾驶员看不见丁位置的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即盲区指的位置是丁。故选D9发生月食的时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B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了,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答案】C【解析】【解析】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时,便形成月食。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故A错误。B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故B错误,C正确。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了,遮住了太阳光,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太阳,这是日食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关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半透明纸上成的是整个蜡烛倒立的实像B.像的形状不是三角形,而是圆形的亮斑C.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并向右拉动内筒,像变大D.其他不变,仅移动内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缩小的像【答案】D【解析】A.半透明纸上成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故A项错误;B.小孔成像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是倒立的烛焰的形状,故B项错误;C.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像会变小,向右拉动内筒,像会变大,而同时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并向右拉动内筒,像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故C项错误;D.其他不变,仅移动内筒,即物距不变,像距变大或变小,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缩小的像,故D项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11.在太阳、星星、月亮、萤火虫、霓虹灯、宝石、水母、白炽灯、蜡烛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可能属于光源也可能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④⑦    ⑤⑧⑨    ③⑥        【解析】(1)自然光源即自然存在的光源,区别于人工制造的光源,属于自然光源的是:太阳、萤火虫、水母;(2)属于人造光源的是:霓虹灯、白炽灯、蜡烛,这些是人类制造的光源;(3)不属于光源的是:月亮、宝石,它们是反射其它光源的光线,故不是光源;(4)星星有恒星和行星以及卫星之分,恒星自身发光是光源,而行星、卫星是反恒星的光线,不是光源,故星星可能是光源,与可能不是光源.12光线: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____的直线表示出光传播的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注意:光线____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为了描述光建立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法。光线____是真实存在的,____是真实存在的。【答案】箭头    径迹    方向        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            【解析】[1][2][3]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4][5][6][7][8]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描述光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是理想模型法。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光是真实存在的。1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______单位,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为3.9×105km,则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过______s可以收到返回信号。【答案】长度    2.6    【解析】[1]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种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2]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到收到返回信号的时间t=2t=2×1.3s=2.6s14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_____________【答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1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有:排直队、打靶时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2、解: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三点同线.故答案为是沿直线传播的考点:光焰直线传播的应用点评:光的沿直线传播原理,用途很广,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像小孔成像、手影、皮影戏等.15.如图所示,甲、乙两幅图反映的共同物理规律是________;图乙演示的实验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选填)像.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甲图是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所以,两幅图反映的共同物理规律是:光沿直线传播.162019 12 26 日,日环食天象现身天宇。由于我国不处在环食带内,中国全境只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阳直径的比例)越大,如图所示日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位于中间位置的是______(选填月球地球太阳【答案】直线传播    月球    【解析】[1][2]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部分遮挡,就会形成日食。17.夏日正午,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的等边三角形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的距离为1m不变,用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卡片,使通光孔变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光斑形状是________形,继续移动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将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答案】变小    不变        不变    减弱    【解析】[1][2]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地表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光的量是一致的,所以此时光斑亮度与孔的大小无关,即光斑亮度不变光斑亮度不变;故减小孔的大小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光斑亮度不变;[3]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小孔成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4][5] 继续减小三角形孔的大小时,白纸上所成光斑的大小不变,但透过小孔的光变少,即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光的量减少,所以光斑变暗.18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天文奇观,它可以用_____来解释。右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_____处。【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1][2]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指地球、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根据此意可以判断金星的位置在丁的位置。19.如图所示,小亮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_(实像虚像”);(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_;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3)小亮知道树阴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光斑的直径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1.5×1011 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m.【答案】倒立    实像    C    1.4    【解析】(1) 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实像;(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形状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能否成像只与孔的大小有关,所以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小孔太大,故选C. (3) :设太阳的直径为s,根据题意,可得解得s≈1.420小明同学想要探究影响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视角越________(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__有关____ 越大视角越____【答案】距物体的距离 距离 小物体高度 高度 大【解析】【解析】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比如:物体高度是2m时,距物体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即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视角越小;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比如都观察者距物体距离是8米时,物体的高度由4m变为2m1m时,视角也变小.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物体高度有关高度越大视角越大。 三、作图题21如图所示,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范围。【答案】【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直线射入青蛙的眼中,图中阴影部分的范围就是青蛙观察到的范围。如图所示22如图所示, P为人眼位置,墙壁MN位于不透光挡板AB右侧,请在图中用斜线标出人眼所能看到墙壁MN的范围。______【答案】【解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作图,画出范围即可,作图如下23.如图所示,一天晚上,家住某小区的丁莉在街道边等候公共汽车去上晚自习,丁莉回头一看,公共汽车站牌顶端的路灯照在身上,并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请通过作图法确定影长L并将它标在图中.____【答案】【解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沿直线传播的光被物体所遮挡,在地面上形成的暗色区域,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经过人的头顶射到地面的光线,与地面的交点到人之间的距离即为形成的影长,如下图: 四、实验题24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钉上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是_____,塑料薄膜上成的是烛焰的_____(选填实像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则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3)将蜡烛向上移动,则薄膜上的像将向_____移动.4)若使烛焰所成的像缩小,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实像    D        减小像距    增大物距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以后成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无关,大小与物体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解析】(1)[1]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经孔形成的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2]塑料薄膜上能够承接得到烛焰的像,说明烛焰成的是实像;(2)[3]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的形状有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3)[4]将蜡烛向上移动,则薄膜上的像将向下移动;(4)[5][6]想要使烛焰所成的像缩小,可以将光屏靠近小孔或者将蜡烛与孔之间的距离拉开。25.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图示.1)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________ (选填甲、乙)处,此时月亮在________ 处(选填“ABC”).    2)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月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________ (选填甲、乙)处,此时月亮在________处(选填“ABC”).【答案】    B        C    【解析】(1)日食是我们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甲处,此时月亮在B处;(2)月食是我们看不见月亮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月亮,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月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乙处,此时月亮在C.【点睛】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日食是我们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月食是我们看不见月亮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月亮,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26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_____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_____有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答案】  小孔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  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解析】解:(1)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3)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点睛: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27.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________(2)该同学发现物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hs的关系图像_____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3.66.08.010.012.414.0像的高度h/cm1.01.83.04.05.06.27.0 (3)从图像中可看出hs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hs成正比(s2h)【解析】1)如图:2)如图:3)从图象中看出;hs的变大而变大,即hs成正比关系;故答案是:(1).     (2).     (3). hs成正比(s2h)【点睛本题探究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及像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只有做过此类的实验才能明白小孔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的,故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一定要做一下,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28小明从树荫下走过,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关于光斑的形状形成原因,他进行了探究,首先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_________ 传播的,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质;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他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 _________ 卡片;3)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 _________ (选填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____【答案】  不合理   直线    不可靠  见解析【解析】1)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所以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质,即光斑不可能是树叶的影子,可确定猜想a是不合理的。2)根据题意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乙卡片的小孔直径小且相等,且四个形状不同,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以用来探究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所以选用乙卡片。3)小明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一次得出结论,是不可靠的,要使实验更普遍性,具有说服力,应使用不同形状的小孔,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结论;可以将卡片设计成如图形状:29.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E”“F”“R”形状的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1)物理上将“F”“E”“R”形状的LED发光的字称为________,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 较明亮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2)同学们将“F”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倒立的“F”,如图所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3)同学们再换用“E”“R”形状发光字,分别按照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发光字小孔形状像的形状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1F圆形倒立 呈现2F方形倒立 呈现3E圆形倒立  呈现4E方形倒立 呈现5R圆形倒立 呈现6R方形倒立 呈现4)通过比较________,同学们验证了猜想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同学们通过比较123456,得出结论:___________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案】光源    直线    较黑暗    实像    135(或246    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控制变量法    【解析】(1)[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LED发光的字是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进行,成的像会比较清晰。(2)[4]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成在光屏上,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实像。(4)[5]通过比较135(或246)实验数据可知,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所成像的形状不同,说明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6]通过比较123456,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形状相同,小孔形状不同,所成像的形状相同,说明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6)[7]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物体形状和小孔形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五、计算题30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44×108k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答案】8min【解析】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答: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8min311607年,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他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的时间,用路程除以相应的时间就是光传播的速度(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请你计算光传播用的时间(保留一位小数);2)伽利略能否准确地测出光速,为什么?【答案】(1)(2)见解析【解析】解:(1)光传播4km的时间≈1.3×10-5s(2)伽利略无法准确测量出光速,因为光速太快,在4km的路程上运动的时间太短,当时条件无法准确测量出这段时间。答:(1)光传播4km用的时间约为1.3×10-5s(2)见解析。  

    相关课件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1力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31力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331力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21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1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213平面镜成像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2.1 光的反射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1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1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211光的直线传播pptx、光的直线传播实验mp4、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实验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